研究探讨
煤 炭 工 程
2011 年第 7 期
FC + TCR 控制装置的研究及 simulink 仿真
李春阳,公茂法,张立军,王永清,张 鑫
( 山东科技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
266510
摘 要: 文章在研究 SVC 的原理基础上,探讨与比较了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几种检测控制
方法,并利用 MATLAB / SIMULINK 对各种方法进行了仿真与对比,实验得出 SVC 装置的无功补
偿效果,并验证了基于 C P. Steinmetz 平衡化原理的负荷补偿算法对于负荷的无功补偿效果是显
著有效的。
关键词: SVC; MATLAB / SIMULINK; 瞬时无功理论; 仿真与对比
中图分类号: TD5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 - 0959( 2011) 07-0090-02
1 概 述
、
、
、
、
轧机
电力机车
大量使用并日益增长的电弧炉
提
升机等电力电子装置,会对电网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导
致电网严重三相不平衡
电压闪变和功率因数降低,产生
负序电流及高次谐波,严重时使电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降低了生产效率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安装具有快速响
应速度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系统可以向电网快速提
供无功电流并且稳定电网电压,增加有功功率的输出,提
高生产效率,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闪变的影响
具有
的分相补偿功能可以消除负载造成的三相不平衡,滤波装
置可以消除有害的高次谐波及改善电能质量,并通过向系
统提供容性无功来提高功率因数
。SVC
SVC
。
。
2 FC + TCR 型 SVC 的控制系统设计及其算法
2. 1 控制系统基本构成
SVC
的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的各项参数,根据检测值与
给定输入值的差值大小,来计算并得出晶闸管的控制角,
从而调节
控制系统主要有以下四部
分构成
吸收的无功功率
SVC
。
。
) 系统变量检测装置
1
、
电流,在经
载的电压
该装置一般包括信号接入电路
模拟数字转换电路等等
AD
。
。
按照算法需要检测系统或者负
转换成数字量输入到单片机,
电隔离电路
放大电路
、
、
、
2
) 补偿电纳计算装置
控制系统
该装置是整个
的核心部分,决定了控制策略的实现和效果
单片机根据
检测值,按照算法得出电网系统或者负荷的无功功率,进
而计算出
的补偿电纳
SVC
。
。
SVC
。
) 晶闸管控制角计算
3
这部分装置根据
的补偿
SVC
。
4
电纳值变换而得到晶闸管的触发控制角
) 同步定时及触发脉冲产生装置
。
控制系统根据同步
装置提供的基准信号产生晶闸管触发脉冲,在适当时机导
触发脉冲产生装置根据单片机发送过来的控制
通晶闸管
角二进制数码,产生触发脉冲送给电光转换单元
触发脉
冲产生电路原理图如图
所示
。
。
。
1
。
PT
由
来的交流电压信号经输入限幅,同向整形后变为
占空比的同步方波信号
位同
50Hz 50%
步计数器计数,计数器输出值与单片机发来的二进制数值进
行比较
当比较相等时输出脉冲开通封锁控制电路及脉冲展
宽电路,最后形成晶闸管触发脉冲
,送往电光转换装置
,由它控制
CLR +
。
12
J +
。
图 1 触发脉冲产生电路原理图
控制器的设计是整个
SVC
的核心,它包括三个方面的
) ,男,山东邹城人,
2008
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现研究方向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
2. 2
SVC 控制系统设计
收稿日期: 2010 - 09 - 18
作者简介: 李春阳(
1987 -
09
中国煤炭期刊网 www.chinacaj.net
2011 年第 7 期
煤 炭 工 程
研究探讨
。
SVC
根据
SVC。
内容: 首先是确定恰当的控制目标,然后是选择快速稳定
装
的控制算法,还有便是快速可靠的信号检测
置控制目标的不同,可以将它分为面向电力系统
和面
向负荷型
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接
入点电压的稳定,由于系统正常情况下可以看作是对称的,
故常采用三相对称的控制策略
主要针对
负荷的功率因数及不平衡性进行补偿,大量应用于大功率
轧机
电焊机等冲击性工业负荷中
面向电力系统型
、
对不平衡负荷进行补偿时,快速是重要目标之一,为
面向负荷型
电弧炉
SVC
SVC
SVC
、
。
。
此常采用开环控制系统,如图
所示
2
。
开环控制由于模型的精度存在误差,虽然满足了快速
性的要求,但在功率因数补偿方面的精度难以达到要求
。
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可采用闭环控制方式
闭
。
环控制虽然保证了补偿的精度,并且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性
、
稳定性和准确性,但与开环控制相比降低了补偿的速度,
故可以采用 局 部 开 环,整 体 闭 环 的 方 法
所示
其 原 理 如 图
。
3
。
图 2 补偿电流开环控制原理图
3
由图
可知,补偿电纳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与
正序电流有关,用于补偿相位差,另一部分与负序电流有
中将补偿电纳分为两部分,
关,用于补偿三相不平衡
对补偿相位差的部分采用闭环精确控制
补偿三相不平衡
部分进行开环开环控制,这种方法既保证了快速性,又保
证了精度
图
。
。
3
。
图 3 局部开环、整体闭环控制原理
Simulink 仿真与分析
3
是
Simulink
MATLAB
负荷模块
的一个分支产品,具有很强的仿
真计算功能,利用它丰富的仿真库元件可搭建仿真模型
。
系统由电源模块( 提供三相工频电源)
负荷无
功及补偿电纳计算模块( 运用瞬时无功理论测量计算负荷的
正序及负序有功功率
脉冲触发模
系统的补偿对象,定时定量
块
晶闸管控制电抗
提供平衡的或不平衡的感性或容性负荷)
器模块
并滤
除
模块( 向负荷提供固定的容性无功功率
控制角查表计算模块等组成
、FC
产生的谐波)
无功功率及补偿电纳)
三相开关模块( 提供
SVC
、
、
、
、
、
、
、
、
。
的仿真分析分为平衡负荷情况和不平衡负荷情况
TCR
SVC
。
仿真
3. 1 平衡负荷仿真分析
在
TCR
设定负荷为三角形接法,通过仿真得出,
系统电流值
0. 04s
投入后,系统电流显著减少,无功功率调节到零,达到了
无功补偿的目的
补偿电纳值
和
的控制角都要经过一个周期多一点的过渡时间才能
达到稳定状态,系统的响应时间为半个周期
3. 2 不平衡负荷仿真分析
无功功率值
TCR
。
、
、
。
TCR、FC
再合上
B
及 负 荷
相,观察系统电流
0s
时 全 部 投 入,
0. 04s
系统无功功率
断 开
相,
B
补偿电
、
、
0. 08s
纳
、TCR
控制角的变化过程
。
及负荷投入后,仍将经过一个周期多一点的
TCR、FC
时间,系统的电流有效值
无功功率值等达到稳定
、
。
当负荷不平衡时,由于有序电流的存在,三相补偿电
纳不再是同一个值,而是三个不同值进而
角也不再相同,
给系统带来的影响
应,在一个周期后,又将系统无功功率补偿到零
的三相控制
处于不平衡状态,以抵消负荷不平衡
当负荷恢复平衡时,
马上做出响
TCR
TCR
TCR
。
。
为了使系统的三相功率平衡,系统的无功并不是补偿
到零,而是达到一个容性无功功率值,即出现了无功倒送
4 结 语
。
C P. Steinmetz
文章根据瞬时无功理论和
平衡化原理并
结合负荷无功功率和电流的变化特点推导出系统补偿电纳
的计算方法
模块搭建了仿真模
型,并对平衡负荷和不平衡负荷的无功补偿状况进行了仿
真,仿真表明基于
平衡化原理的负荷补偿算
法对于负荷的无功补偿效果是显著有效的
C P. Steinmetz
Simulink
Matlab
利用
中的
。
。
SVC
结合了电力电子
计算机及模糊控制等众多领域,
涉及的面比较广,由于时间有限,对补偿装置的设计与调
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完备
、
。
参考文献:
[
]
1
George J Wakileh.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
] 王晶,翁国庆,张有兵
2
.
电力系统谐波 [
]
.
M
徐政,译
.
北京:
电力系统的
MATLAB / SIMULINk
真与应用 [
]
.
M
面向不平衡负荷的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的研究与设计 [
D
.
SVC
2008.
[
] 王伟甲
3
.
仿
长
沙: 中南大学,
[
] 董 礼 涛
4
. SVC
,
[
]
C
. 2008
24 ~ 28.
2008.
的 优 化 设 计 及 基 于
MATLAB
的 仿 真 研 究
( 责任编辑 赵巧芝)
19
中国煤炭期刊网 www.chinaca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