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陕西咸阳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20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微粒的尺度最大的是(
)
B. 质子
C. 原子核
D. 原子
A. 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原子内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由有质子和中子组成,因此原子尺度最大,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2. 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学们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B. 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传播
C. “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
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空气传播,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 B 错误;
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高,故 C 错误;
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A。
3.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 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图-2 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来观察物体
C. 图-3 中,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 图-4 中,吸光“错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错误;
B.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线反射原理所制成的光学仪器,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故 B 错误;
C.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 C 正确;
D.会形成“错位”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 C。
4. 如图所示为拉弓射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力将弓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箭被射出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C. 射出的剑可以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D. 斜向上射出的箭在空中飞行时重力势能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用力将弓拉弯,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A 正确;
B.箭被射出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小,动能变大,故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 B 错误;
C.射出的剑可以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而不是惯性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故 C 错误;
D.斜向上射出的箭在空中飞行时,高度变大,故重力势能变大,故 D 错误。
故选 A。
5. 如图所示,物理小组利用体积为 170
3cm 的潜水艇模型(忽略进气排气管的体积)探究潜水艇在水中如
何实现上浮或下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水
1.0 10 kg/m
3
3
,取
g
10N / kg
)(
)
A. 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1.7N
B. 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C. 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进水
D. 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gV
排
故 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
1 10 kg/m 10
=
3
3
-6
N/kg 170 1
0
3
m =1.7
N
B.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浮力大小不变,故 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
C.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排水,减轻潜水艇的重力,小于浮力,从而实现上浮,故 C 错误,C
符合题意;
D.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排水时,重力小于浮力,故上浮,进水时,重力大于浮力,
故下沉,故 D 正确,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 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
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
B. 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 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 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防止冷藏车内温度上升,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差
的材料做成,故 A 错误;
B.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故 B 正确;
C.白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是凝华现象,故 C 错误;
D.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故 D 错误。
故选 B。
7. 如图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可实现与手机的无线信息传递,底座通电后,上面的磁体音箱就会在底座
产生的磁场作用下悬浮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音箱悬浮时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即重力和磁场的作用力
B. 底座通电后能产生磁场,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C. 音箱悬浮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 无线信息传递利用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音箱悬浮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磁力的作用,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底座通电后能产生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 B 错
误,符合题意;
C.音箱悬浮是受到磁体间排斥力的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无线信息传递利用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光速,为 3×108m/s,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 选用大空隙结构渗水材料铺装的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可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
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也能有效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同时路面呈微小凹凸且不积水,可较好地防
滑和防反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渗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与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性有关
B. 减弱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是在人耳处进行的
C. 路面反光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D. 路面呈微小凹凸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通过渗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与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有关,故 A 错误;
B.减弱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是在传播过程中进行的,故 B 错误;
C.路面反光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故 C 错误;
D.路面呈微小凹凸是当压力大小相同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 D 正确。
故选 D。
9. 2021 年 1 月,使用中国自主研发核电技术的“华龙一号”5 号机组正式投入运行。核反应堆内发生核反
应后产生大量的热,使第一回路中的水成为高温高压水后进入蒸汽发生器,在其中将第二回路中的水加热
成为高温高压水蒸气,驱动汽轮机运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堆是利用核裂变产生核能的
B. 蒸汽发生器内通过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
C. 汽轮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核反应堆是利用裂变产生核能的,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蒸汽发生器内水通过吸收热量增加内能的,所以是热传递的方式的改变内能,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汽轮机工作时,是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0. 如图 1 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 R1 的阻值为 20Ω。滑动变阻器 R2 的最大阻值为 100
Ω。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如图 2 所示,R2 的功率为 1.75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阻 R1 与滑动变阻器 R2 并联
B. 电压表 V1 测量电源电压
C. 电流表的示数为 0.05A
D. 电源电压为 12V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等于导线,故此时电阻 R1 与滑动变阻器 R2 串联,故 A 错误;
B.电压表 V1 并联在电阻 R1 两端,故测量的是电阻 R1 的电压,故 B 错误;
C.若电压表的示数为 1V,则电流为
根据
P UI
2=
I R
,R2 的功率为 1.75W,电阻 R2 的阻值为
I U
R
1V=
20
Ω
=0.05A
R
2
=
P
2
I
1.75W
0.05A
2
=700
不符合 R2 的最大阻值为 200Ω,故电压表的示数为 5V,则此时的电流为
I U
'
R
5V=
0
2
Ω
=0.25A
R
2
=
P
2
I
1.75W
0.25A
2
=28
U I R
2
2
'
0.25A 28Ω=7V
故 C 错误;
D.则此时电阻 R2 的阻值为
此时 R2 两端的电压为
则电源电压为
U U U
2+ =5V+7V=12V
1
故 D 正确。
故选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 7 小题,计 22 分)
11.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C 。
【答案】
(1). 热胀冷缩
(2). 36.5
【解析】
【分析】
【详解】[1]物体材料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不同温度下,体积会发生变化,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
缩,当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不同温度下,体积不同,根据对应的体积和温度关系,标记出对应温度即
可测量温度。
[2]图中温度计量程为 35 C ~42 C ,分度值为 0.1 C ,读数为 36.5 C 。
12. 如图所示为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场景。跑步过程中以城墙上的标语牌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西安城墙全长约为 13.74km,某选手跑完全程用时约 1.2h。他的平均速
度约为 ______ km/h。
【答案】
(1). 运动
(2). 11.45
【解析】
【分析】
【详解】[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当以城墙上的标语牌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2]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v
s
t
13.74km 11.45km / h
1.2h
13. 小明用气球做了以下三个实验。如图-1,吹风机在工作时,吹风口能“吸”住气球,是利用了气球上
放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如图-2,气球放在热水烫过的玻璃瓶口,过一会在______的作用下被“吸”
入瓶中。如图-3,在头发上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细水流,水流偏离竖直方向,是因为该气球带了______,对
细水流产生了吸引力。
【答案】
(1). 小
(2). 大气压(强)
(3). 电(荷)
【解析】
【分析】
【详解】[1]气球上放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与重力平衡,故可以被吸住。
[2] 气球放在热水烫过的玻璃瓶口,热水变冷,玻璃瓶内的气体温度变低,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时,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引住了。
[3]在头发上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细水流,水流偏离竖直方向,是因为该气球带了电荷,吸引轻小物体。
14. 2021 年 5 月 15 日,“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上。降落过程中着陆器与火星大气摩擦,
防护罩温度______ (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変”) ,机械能转化为______能。接着利用减速伞减速
后抛去防护罩,再启动推力发动机向下喷气,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喷气対着陆器产生的作用力方向_______
( 选填“向上”或“向下”),使着陆器悬停在空中,寻找合适的位畳后降落。
【答案】
(1). 升高
(2). 内
(3). 向上
【解析】
【分析】
【详解】[1][2]降落过程中着陆器与火星大气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自身内能增大,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