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保险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真题及答案
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保险市场发达程度的常用指标是()。
A.保费规模和保险深度
B.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C.保费规模和保险密度
D.保险金额和保障成份
(答案:B.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P125)
2.“保险只是今日作明日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小时
作儿女长大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豁达;
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做是现代人。”这段关于保险的精
辟论述出自胡适先生。()
A.对
B.错
(答案:A.对;导言)
3.自保公司出于避税的考虑,通常将百慕大、开曼岛等自由港作为公司注册地。()
A.对
B.错
(答案:A.对;P33,倒 11 行)
4.在保险领域中,火灾、水灾、爆炸、地震等均属于典型的()。
A.风险因素
B.风险事故
C.损失
D.风险
(答案:B.风险事故;P2)
5.在以下四项中:①期望损失成本,②损失控制成本,③损失融资成本,④内部风险
控制成本,哪些属于纯粹风险成本?()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①②③④;P11 倒 9-8)
6.随着认识风险、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的危害
程度,有效控制和化解某些风险,而科学技术进步、生态环境改变等因素又可能导致网络
风险、核污染等新风险的产生。这种现象能反映风险的()。
A.客观性
B.能动性
C.社会性
D.可变性
(答案:D.可变性;P5,2-7 行)
7.以下陈述涉及个人处理风险的各种方法,不属于转嫁风险的方法是()。
①张三开设了一个银行存款帐户,每月存款 1000 元,以便在失业或伤残后生活有所保
障
②李四很注重饮食习惯,并经常锻炼,以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③王五为自己购买了一张寿险保单,以便身故后,能为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④赵六停车、倒车时经常让人指挥,以免车辆剐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①②④;P17-18)
8.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
①保证组织的各项活动恢复正常运转②维持组织及其成员的生存
③尽快实现企业或组织稳定的收益④减少忧虑和恐惧,提供安全保障
⑤通过风险成本小化实现企业或组织价值化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①②③④⑤;P11,11-29 行)
9.团体短期残疾收入保险在给付保险金之前通常有为期一个月的免责期间。()
A.对
B.错
(答案:B.错;P282,倒 16 行)
第 10-14 题为套题:张先生一家生活在大城市。本人在某中央部委工作 8 年后下海经
商,现年 36 岁,税后年收入约 20 万元;因工作需要,喝酒吃饭应酬多,经常深夜回家,
异地出差很多;每天吸烟 1 包;一直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经商 3 年来均未去医院体检,
觉得定期体检意义不大,不是白花体检费,就是发现绝症后无济于事;享有基本的社会保
险;除每次坐飞机时购买一份航空意外险外,没有投保任何其他商业人身保险。太太,32
岁,在某事业单位工作,月收入 2000 元,工作稳定,生活有规律,经常生一些小病,但每
年体检结果基本正常。张太太享有所在单位按国家规定提供的各项社会保险保障以及一些
员工福利计划,认为自己的保险保障全面充足,至今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人身保险。独生子
张敏,4 岁,一年前已进某著名实验幼儿园。全家很关注张敏的成长,很舍得投入。张先生
找到某保险代理人,要求为孩子购买保额 30 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险、趸缴保费为 20 万元的
养老保险,趸缴保费为 20 万元的少儿教育保险。该代理人本着客户是上帝的原则,完全遵
从张先生的要求,为其办理投保业务。3 年前贷款购买商品房一套,每月还款 4000 元,分
期付款期限还有 12 年。近期贷款购车一辆,每月还款 3000 元,贷款期限五年。汽车保险
年缴保费 5000 元。
10.张先生经商三年未去医院体检、且确实没有生病的事例表明,定期体检仅对一部
分人有现实意义。()
A.对
B.错
(答案:B.错)
11.张太太所在单位按国家规定提供社会保险,其项目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
生育保险。()
A.对
B.错(答案:B.错;P268,18 行)
12.张太太已享有国家规定各项社会保险,而且工作很稳定,生活有规律,每年体检
结果基本正常,从稳健的家庭财务规划角度看,仍有必要购买一些商业人身保险。()A.对
B.错
(答案:A.对)
13.在当前的家庭结构和财务状况下,关于张先生为儿子的投保要求和代理人的做法,
正确选项是()
A.张先生为儿子的投保要求合适,代理人的做法合适。
B.张先生为儿子的投保要求合适,代理人的做法不合适。
C.张先生为儿子的投保要求不合适,代理人的做法合适。
D.张先生为儿子的投保要求不合适,代理人的做法不合适。
(答案:D.张先生为儿子的投保要求不合适,代理人的做法不合适。)
14.该家庭面临的风险是张先生本人的保险保障严重不足,其理由是()。
①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者,一旦发生意外,将给家庭造成严重的财务困难
②每天吸烟 1 包,而且喝酒吃饭应酬很多,这种生活习惯和方式使张先生面临较高的
健康风险
③因工作需要,经常很晚回家,经常出差在外,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较高
④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张先生,退休后的生活仅仅依靠社会保险是远远不够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①②③④)
15.风险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不同风险之间的关联性。考虑这一因素有助于防
止由一种风险引发多种风险而导致措手不及,还有助于某些风险相互抵消不良后果,降低
风险管理成本。()
A.对
B.错
(答案:A.对;P17,16-18 行)
16.以下关于整合性风险管理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整合性风险管理是近年来风险管理领域的新发展
B.整合性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企业面临的诸多风险不是彼此孤立的,应从企业整体角
度分析和管理
C.整合性风险管理通常以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的创新及相互融合为基础
D.整合性风险管理对管理企业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对管理个人风险而言,意义不
大
(答案:D.整合性风险管理对管理企业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对管理个人风险而言,
意义不大;P20)
17.目前,国内有些寿险公司已着手在不同地区建立后援中心和数据管理中心,其功
能之一是建立(),限度化解风险及可能造成的危机。
A.灾难备份系统
B.风险转嫁系统
C.风险识别系统
D.风险监控系统
(答案:A.灾难备份系统;P34-35)
18.如果某风险经理认为,某幢装有自动喷洒装置和防火墙的大楼在发生火灾时,其
损失不会超过楼房价值的 30%,则该大楼的可能损失就是其价值的 70%。()
A.对
B.错
(答案:B.错;P60,10-11 行)
第 19-20 题为套题:2007 年 3 月 12 日,顾先生通过保险代理人董某,以妻子王某为
被保险人,向某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缴费期限为 20 年的终身寿险,年缴保费 2000 元,指
定女儿顾洋为受益人。在缴纳首期保费时,顾先生手头暂缺 1000 元,向董某借了 1000 元,
五天后归还。
19.以下哪一个属于该寿险合同的当事人?()
A.顾先生
B.女儿顾洋
C.妻子王某
D.顾先生和代理人董某
(答案:A.顾先生;P154,倒 6 行)
20.该寿险合同的关系人是()。
A.女儿顾洋和代理人董某
B.女儿顾洋和妻子王某
C.女儿顾洋、妻子王某和代理人董某
D.顾先生本人、女儿顾洋和妻子王某
(答案:B.女儿顾洋和妻子王某;P155,倒 22-3 行)
21.下图是识别风险时常用的分解分析图。()
A.对
B.错
22.冷冻室的新鲜食品可能因意外事故引起输电线或变压器故障,并因长期断电而变
质腐烂,则()。
A.这种风险损失称为实物资产风险损失,修复输电线和变压器的费用属于意外事故的
直接损失
B.这种风险损失称为实物资产风险损失,修复输电线和变压器的费用属于意外事故的
间接损失
C.这种风险损失称为责任风险损失,修复输电线和变压器的费用属于意外事故的直接
损失
损失
D.这种风险损失称为责任风险损失,修复输电线和变压器的费用属于意外事故的间接
(答案:A.这种风险损失称为实物资产风险损失,修复输电线和变压器的….;P42,
倒 2 行)
23.调查研究表明,将股民和非股民相比,后者认为“投资股票风险很大”的占比远
远高于前者认为“投资股票风险很大”的占比。这种现象有力佐证了()是影响人们风险判断
和认知的重要因素。
A.风险损失的严重程度
B.人们能否控制风险
C.人们对风险的熟悉程度
D.风险损失是否会立即发生
(答案:C.人们对风险的熟悉程度;P41,倒 20 行)
24.李某在骑自行车上班途中被一辆卡车撞倒,造成伤残并住院治疗。在接受治疗过
程中,李某因先天性心脏病发作而身故。李某身故的近因是()。
A.被卡车撞倒
B.伤残并住院治疗
C.先天性心脏病
D.骑自行车
(答案:C.先天性心脏病;P140,第 10-19 行)
25.按照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理论,相当数量的灾害事故是由五个因素按一定的逻
辑顺序相继发生的结果,其中正确的逻辑顺序是()。
A.人为过失→人的素质→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伤害→事故
B.人为过失→人的素质→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C.人的素质→人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伤害→事故
D.人的素质→人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答案:D.人的素质→人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P67,3
行)
26.避免风险可以彻底消除某种特定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可能产生的恐惧心理,是一种
积极的风险控制方法。
()
A.对
B.错(答案:B.错;P71,14 行)
27.风险的重要性往往更多地取决于其潜在损失严重程度而不是损失频率,因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