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四川贡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综合素质(二)由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学科组成,总分 80 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各
4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学科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
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
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1 分。
1. 《中国官制大辞典》对古代某选官制度的解释:“一种允许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
科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分别任官的制度。”该制度始创于(
)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A. 隋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始于隋朝。科举制的特点是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择优
录取。由材料“一种允许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分别任
官的制度”,可知描述的是始于隋朝的科举制,排除 BCD,A 项正确。故选 A 项。
2. 孙机在《中国古舆服论丛》写到:“唐代前期,人们此较欣赏胡服,男、女皆有穿胡服、
戴胡帽者,胡帽的样式更是多种多样。”下列诗歌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
B.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陆龟蒙)
C.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
D.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反映少数民族的音乐和服饰的流行,与
“胡帽的样式更是多种多样”相关,C 项正确;材料“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反映的是唐代的饮食,材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反映的是唐代的瓷器,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料“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的是唐代农业丰收,排除 ABD。故选 C 项。
3. 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重文
轻武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为(
)
A. 促进阶层流动
B. 强化中央集权
C. 推动教育发展
D. 加强思
想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并结合所学可知赵匡胤的这些
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项正确;科举制有利于促进阶层流动,排除 A 项;赵匡胤的
措施主要是政治领域的集权措施,并没有涉及教育发展、加强思想控制等信息,排除 C、D
两项,故选 B 项。
4. 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
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
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
A. 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C. 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答案】A
【解析】
B. 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D. 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传说岳飞临走抗金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
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A 项正确;文天祥组织抗击元军,被
俘后宁死不屈,排除 B 项;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中国主权,排除 C 项;康熙皇帝与沙俄作
战,阻止了沙俄的侵略,捍卫了祖国统一,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5.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
图示信息反映的治理地区是(
)
B. 西藏
C. 蒙古
D. 台湾
A. 新疆
【答案】B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元朝时期,设立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
事务。驻藏大臣是清代中央政府定制式派驻西藏并参与西藏和清政府中央交流的驻扎大臣。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是清代改革西藏地方行政体制的法规文件,由此可见,上述图示信息
反映的治理地区是西藏,排除 ACD,B 项正确。
6. 有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宏伟工程有如下描述:作为一项军事防御工程,蜿蜒于高山、深
谷、平原、戈壁中,总长万余里,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据此推断该工程为(
)
B. 赵州桥
C. 北京城
D. 明长城
A. 大运河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长城是明朝北部地区的军事防御工程,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于高山、
深谷、平原、戈壁中,总长万余里,故 D 项正确;大运河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赵
州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北京城是明清的政治文化中心,排除 ABC。故选 D 项。
7. 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里记录到:“……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
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与这段回忆相关
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
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1895 年,战败的清王朝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开放
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等地,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由材料“割去了台湾之后,
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可知与《马关条约》有关,排除 ABD,C 项正确。
故选 C 项。
8. 某校历史社团组织成员参观“吴玉章故居陈列馆”,该馆由“立志救国救民、投身辛亥革
命、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归国抗战等”部分组成。社员能在“投身辛亥革命”部分中看到(
)
A. 拥护维新变法
B. 参加同盟会
C. 加入中国共产党
D. 维护国
共合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盟会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指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团结革命志士投身辛亥
革命的政治组织,故 B 项目正确;由材料“投身辛亥革命、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归国抗战等”,
可见与维新变法无关,排除 A 项;辛亥革命爆发于 1911 年,而中国共产党诞生于 1921 年,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辛亥革命时不存在国共合作,排除 CD。故选 B 项。
9. 下图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绘画作品。该图以人民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
途中召开的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该会议(
)
A.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
D. 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片反映的是遵义会议的场景。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
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
成熟”,D 项正确;1922 年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
A 项;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但不是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的依据,排除 B 项;1929 年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排
除 C 项。故选 D 项。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
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
A.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C. 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
B. 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土地改革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
政权,两者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A 项正确;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1951 年西藏
和平解放,排除 B 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中国的
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但土地改革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无关,排除 C 项;土地改革满足农民土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地要求,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抗美援朝与解放农村生产力无关,排
除 D 项。故选 A 项。
11. 小李同学正在搜集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板报素材,下列书籍可供参阅的是(
)
A. 《焦裕禄:把我埋在沙丘上》
B. 《袁隆平:东方“稻神”》
C. 《邓稼先:腾空而起的蘑菇云》
D. 《雷锋:大海里的一滴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腾空而起的蘑菇云”指原子弹爆炸。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两弹一星”元勋,
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C 项正确;焦裕禄是新中国成立后一心一意服务老百姓
的党的好干部,排除 A 项;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是水稻育种专家,排除 B 项;雷锋是毫
不利己专门做好事的共产主义战士,排除 D 项。故选 C。
12. 下图反映了我国 1978-1987 年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导致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C.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
B. 进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直
D. 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可以看到,1987 年对比 1978 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结合所学
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扩大对外开放,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外企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D 项正确;1950 年,我国实行新解放区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 A 项;1956 年,我国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进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排除 B 项;题干涉及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3.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与某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制
度密切相关。该制度为(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政治协商制度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B
【解析】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促进了少数民族繁荣
发展,B 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
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
主协商的一种制度,排除 A 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排除 C 项;“一国两制”是我国针对港澳台问题,为了中国统一
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政策,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4. 据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仅西班牙在 1500-1650 年间就从美洲搜刮了 1.6 万吨白银和
180 吨黄金。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促使西班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C. 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
D. 推动美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仅西班牙在 1500-1650 年间就从美洲搜刮了 1.6 万吨白
银和 180 吨黄金”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搜刮了大量的黄金白银,这些有
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A 项正确;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排除 B 项;材料主旨强调
资本原始积累,并不是强调全球物种的大交换,排除 C 项;世界贸易的中心是欧洲,不是美
洲,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5. 14 世纪的佛罗伦萨诗人彼特拉克在他的抒情诗《歌集》中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
是充满欺骗的场所”,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这体现了当时的(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自由主义思想
B. 禁欲主义思想
C. 人文主义思想
D. 蒙昧主
义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4 世纪的佛罗伦萨诗人彼特拉克在他的抒情诗《歌集》中抨击教会”、
“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讴歌
爱情,注重对人的喜怒哀乐的描写,体现人文主义思想,C 项正确;自由主义主要是在第一
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 A 项;禁欲主义思想主要是抨击教会的,与讴歌爱
情无关,排除 B 项;材料主旨强调人文主义的发展,并不是描述蒙昧主义,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6. 17 世纪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在这种政治模式下,国王不
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下列对国王“临朝不理政”产生重大影响的文
献是(
)
A. 《大宪章》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1787
年宪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从法律上限制了王权,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
立的标志。由材料“17 世纪英国”“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无权废除任何法律”,B
项正确;1215 年的《大宪章》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1776 年的《独立宣言》
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的文告,《1787 年宪法》是美国 1787
年制定并于 1789 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排除 ACD。故选 B 项。
17. 《全球通史》对下图有如下描述:“1943 年 2 月,苏联人接受了 12 万德军的投降。此
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说明该战役(
)
A.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 粉碎了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C. 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D.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43 年 2 月,苏联人接受了 12 万德军的投降。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
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
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 1942 年 6 月 28 日至 1943 年 2 月 2 日为
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
的根本变化,D 项正确;1939 年 9 月,德国突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
发,排除 A 项;1941 年--1942 年的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 B
项;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8. 据新华社报道,历时近 10 年的中美贸易争端案,经世界贸易组织仲裁庭裁定中国胜诉。
这不仅维护了中国的合法利益,而且捍卫了多边贸易体制。这说明世界贸易组织(
)
A. 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 带有明显大国强权色彩
C. 具有解决世界贸易争端职能
D. 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
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达到推动和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由材料“历时近
10 年的中美贸易争端案,经世界贸易组织仲裁庭裁定中国胜诉”,可知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解
决世界贸易争端职能,C 项正确;材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没有偏袒美国,不能说带有明显的
大国强权色彩,排除 B 项;联合国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排除 A 项;材料与欧洲一体
化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9. 大历史观是指长时段、宽视野,通过大概念对课程内容进行较长时空的纵向整合和较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22 分)
时空的横向整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主题一——【碰撞的世纪】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套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像是
一块大石投入了晚清社会这潭积水,使之①“激荡..”起来。中国人民在炮声中逐渐觉醒,开
始了早期②“探索..”。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时间
重大事件
口号了纲领
19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 太平天国运动 《资政新篇》
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
洋务运动
▲______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