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simplorerGSG中文帮助.pdf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资料共2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SimplorerGSG 中文意译吐槽版 译者:nuaa 庞正切 说明:本文是在仿真间隙所作。因当时遍寻 Simplorer8 教程而不得,最后只找到了英文版的 GSG,希望后来者不需重蹈我的悲剧,故翻译之。因笔者水平所限,加上笔者很懒,错漏在 所难免,还请诸位看官轻拍。如能对初学者提供一丝丝的帮助,笔者就心满意足了。 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啊喂,就你这篇烂文还想让人用于商业用途,太 narcissistic 了 吧 。。。) 一、简介 Simplorer 面板简介(略) 二、创建新工程 1、本章默认您已经安装了 Simplorer8(破解安装方法在别处找吧。。。) 在本章中您将学习(1)创建和保存新工程(project,下同,类似的略); (2)改变工程中 Simplorer 设计(design)的名称。 2、关于三相整流器(介绍略,用这个软件的应该都学过吧。。。附图) 预期结果:
3、使用 Simplorer 创建并改善设计(这段概要的东西还是可以看看的):
当你开始接受本教程的指导时,你将明白如下的几个关键理念: (1)大多数任务都可以用多种方法实现。例如,展示了选择参数并为其赋值的几种方法(条 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我很懒,所以可能只翻译一种。。。); (2)创建工程时并不需要固定的顺序:下面介绍的创建三相整流器是一种较为方便的方法 , 但是创建的顺序可以凭各种逻辑顺序实现; (3)你可以随时改变设计的属性(properties); (4)你可以在工程树中快速的管理设计(左边 Project Manager); (5)你可以随时改变工程的视图,如 Ctrl+D(很实用。。而且用快捷键的话看起来很高端。。。 效 果 的 话 试 一 下 就 知 道 了 。。。); (6)你可以用参数化的方法设计 design 的性质来节约时间 (7)你可以用 Simplorer 中扩展性的后处理特性来评估结果(Results) 4、创建新工程(正戏开始) (这一段可无视)使用 Simplorer 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创建一个工程来保存问题相关的所 有数据。一个 Projcet 可以包含数个 Design,保存在单一的.asmp 文件里。创建一个新工程会 默认的产生一个名为 ProjectN 的工程(同 word。。。) (1)添加新工程(同 word。。。。) 新工程如下,包含图中内容(喂,你还真是会偷懒啊。。) (2)重新命名 Design 和 windows 下大部分程序一样,快捷键也一样(F2),在本例中,将那个新的 Design 命名为 Rectifier(这是方便记忆,方便说明用的,也是规范化的设计方法吧。。。偷懒或记忆力超群 可以无视) (3)编辑 Design 注释(Notes)(可选) 大部分和我一样懒的同学无视好了。。。勤快的自己应该也能找到。。(啊喂,明明是自己想偷
懒而已) (4)保存工程 依然和 word 一样,或者 ctrl+S。 三、建立三相整流器模型(这个是例子) 在本章中您将学习到:(以下略。。喂,想偷懒的话这句不翻译不就行了吗) 1、三相全桥整流电路结构如下: 小提示:如果您操作失误,可以撤销(Undo,同 word。。。) 2、选择、排列器件 (1)在 Project Manager 窗口(左边),选择 Components 标签(PM 窗口下边),并展开; Elements Passi ve Passi ve Elements Passi ve Elements (2)在 Basic Elements(基本器件)—>Circuit(电路)文件夹—>Passi ve Elements (无 源元件)中找到 R:Registor; (3)将上面找到的 R 拖出来放到编辑面板上,贴四个,按 ESC 退出选择;
(4)选中器件,按 Ctrl+R 可以旋转; (5)之后按下表找到其他器件 Quantity 是需要的元件数目 (6)根据三相全桥整流电路的结构图放置 选中器件后,可以在工具栏中按这几个按钮改变器件摆放情况 试试吧(话说看图也应该明白的啊喂) ,具体效果自己 小提示:可以通过 Schematic View 中的按钮改变视图,和大部分同类软件类似 (7)选择 Draw(最上面)>Ground 在面板上放一个接地 3、连接器件 鼠标在器件两边的方框上,变为 X 型, ,单击,连接到另外一个器件的方
框上,如果连接正确的话,会成为这样子 。。。之后按三相全桥电路的结构图连 接 即可 4、定义(define)器件属性 (1)定义三相电源属性:双击电源器件,打开其参数设置窗口。将 Name(名称)属性改 为 ET1,在 Time Controlled(时间控制)前打钩,选择默认的 sine(正弦),Phase(初始相 位角)保持为 0 度; (2)对于其他两个电源做类似设置,Name 分别为 ET2,ET3,相角分别为 120,240(三相正 弦,你懂的。。),波形为正弦; 注 : 可 以 在 左 边 的 Properties 里 看 到 更 改 后 情 况 (3)然后,更改相电阻的参数:双击电阻,在出来的电阻属性窗口中,将 Name 改为 R_A, 将 Resistance(电阻值)从 1000 ohm(欧姆)为 10 mohm(微欧),点确定(或 ok)使设置 生效。同样地,将另两个相电阻,Name 改为 R_B 和 R_C,阻值同 A; (4)定义电感:同样地双击,Name 改为 L_A,Inductance(电感值)从 0.001h 改变为 0.3mh, 在 Initial Value(初始值)前打钩,并设其值为 0,点确定;另两相改为 L_B 和 L_C,其他 同 A; (5)定义二极管:在本例中,二极管都用的是静态模型,特性曲线为指数型。(其实无所谓 的) 双击,改名为 D1,在下拉窗口中选择 Type(类型)为 Exponential funcation,其他不变,点 确定,D2——D6 类似设置; (6)设置滤波电容:双击,改名为 CD,改变 Capacitance(电容值)为 1mf,确定; (7)设置负载电阻,名字为 R_Load,阻值为 1.2 ohm (8)设置负载电感,名字为 L_Load,电感值为 9.5 mh,初始值为 0 所有器件的设置情况可以参照下表:
4、器件显示(就是配置器件在页面上的显示情况) 不是必须的,和我一样懒的同学无视好了,勤奋的同学请参考原文 Property Displays for Components 部分。 5、细化仿真结果 同 4,这一 步设 置没 特殊 要求 的话 其实 就是 节省 一点 仿真 时间 而已。。。。。。Specifying Simulation Outputs 6、设置 Solution(不好翻译啊,意会吧。。。)选项、分析参数 仿真参数控制着仿真过程。对仿真来说,选择正确的参数是很重要的。仿真中获得的值能为 仿真结果的质量提供有效信息。 (1)右击 PM 中的 Analysis,选择 Add Solution Options; (2)在 TR 标签,将 Integration formula(积分公式,个人感觉叫拟合公式可能更合适一点) 改为 Euler(欧拉,大神啊),Maximum number of iterations(最大迭代次数)改为 20,Local truncation error(精度)改为 0.1,Name 改为 ThreePhaseOptions,其他不变,点确定; (3)右击Analysis,选择Add Solution Setup>Transient(瞬态)。在新产生的 Transient Analysis
Setup窗口中,将End time(结束时间)改为0.1s,Min Time Step(最小步长)改为1 μs(晕 , 搜狗还是比较智能的哈,竟然能打出 μ。。。), Max Time Step(最大步长)改为0.5 ms; (4)单击Analysis Options按钮,选择ThreePhaseOptions,点确定。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要开始仿真了。。。。 7、开始仿真 法1: 法2:F12 法3:在Analysis下选择,并Analyze。。。 之后,泡杯咖啡,等吧。。。。(啊咧,其实很快的说) ,点画圈的; 8、绘制整流器模型的仿真结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