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1 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说 明: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注意事项: 1、 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2、 要作图(含辅助线)或画表,先用铅笔进行画线、绘图,再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等描黑。 3、 其余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 2 的倒数是( ) A、 2 B、2 2、计算 3 2   的值是( ( 2) 3 C、  1 2 ) D、 1 2 A、0 B、12 C、16 D、1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一定是正数 B、 ) 2011 3 是有理数 C、 2 2 是有理数 D、平方等于自身的数只有 1 4、若 O 的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为 60 ,则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是( ) A、30 B、 60 C、12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在○1 4 a a ;○2 2 ( 2 3 )a ;○3 12 a 2 a ;○4 a a 中,计算结果为 6a 的个数是() 2 3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6、依次连接菱形的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7、一个图形无论经过平移还是旋转,有以下说法( ) ○1 对应线段平行; ○2 对应线段相等; ○3 对应角相等; ○4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A、○1 ○2 ○3 B、○1 ○2 ○4 C、○1 ○3 ○4 D、○2 ○3 ○4 8、下列函数的图像在每一个象限内, y 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A、 y x   1 B、 y x   1 C、 y  1 x D、 y ) 1 x   9、如图,一个小立方块所搭的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看所得到的平面图形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 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不正确的是( ) 1 2 1 4 2 1 2 2 4 2 A 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1 1 1 2 3 C 1 1 1 1 23 11 D A、“作线段CD AB ”是一个命题; B、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为三角形的内心; C、命题“若 1x  ,则 2 x  ”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1 D、“具有相同字母的项称为同类项”是“同类项”的定义;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1、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 361 000 000km ,则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2 2km ; AB  ,若C 为 AB 中点,则 AC  6 12、已知线段 ; 13、在矩形 ABCD 中,两条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O ,若 14、某生数学科课堂表现为 90 分、平时作业为 92 分、期末考试为 85 分,若这三项成绩分别按30% 、 30% 、 40% 的比例计入总评成绩,则该生数学科总评成绩是 15、如图物体从点 A 出发,按照 A A   则第 2011 步到达点 处;        的顺序循环运动, B (第 1 步) C (第 2)  ,则 AD  ; AB OB 4 分; E F G D A E G B D F A B C 三、解答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出必要的步骤。16~20 题每小题 6 分,21~23 题每小题 8 分,24 题 10 分,25 题 11 分,共 75 分) 16、化简: 2 x x 4  2   4 x 2 x  ;
17、解不等式组: x    1  2    (3 x x  x 1)    5 18、如图,D 是 ABC 的长; 的边 AB 上一点,连结 CD ,若 AD  , 2 BD  , ACD  4 C   ,求 AC B A D B 19、某市 2010 年的用电情况如下图 1: 用电量(百万千瓦.时)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商业 工业 住宅 用电量(百万千瓦.时) 商业 工业 住宅 (1) 求商业用电量与工业用电量之比是多少? (2) 请在图 2 上作出更加直观、清楚反映用电比例情况的条形图; 20、如图,已知 AB 是 O 的弦,半径 OA  20 cm , AOB  120  ,求 AOB  的面积; A B O
2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y  2 ax  bx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 的图像经过 ( 1, 1) A   、 (0,2) c B 、 (1,3) C ; y B o A C 1 x 22、如图,一张纸上有线段 AB ; (1)请用尺规作图,作出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若不用尺规作图,你还有其它作法吗?请说明作法(不作图); B A 23、现在初中课本里所学习的概率计算问题只有以下类型: 第一类是可以列举有限个等可能发生的结果的概率计算问题(一步试验直接列举,两步以上的 试验可以借助树状图或表格列举),比如掷一枚均匀硬币的试验; 第二类是用试验或者模拟试验的数据计算频率,并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概率计算问题,比如掷图 钉的试验; 解决概率计算问题,可以直接利用模型,也可以转化后再利用模型; 请解决以下问题 (1) 如图,类似课本的一个寻宝游戏,若宝物随机藏在 某一块砖下(图中每一块砖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则 宝物藏在阴影砖下的概率是多少? (2) 在1 ~ 9 中随机选取 3 个整数,若以这 3 个整数为边
长构成三角形的情况如下表: 第 1 组 第 2 组 第 3 组 第 4 组 第 5 组 试验 试验 试验 试验 试验 构成锐角三角形次数 构成直角三角形次数 构成钝角三角形次数 不能构成三角形次数 小计 86 2 73 139 300 158 5 155 282 600 250 8 191 451 900 337 10 258 595 420 12 331 737 1200 1500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估计构成钝角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精确到百分位) 24、商场对某种商品进行市场调查,1 至 6 月份该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如下: p (元/千克) ○1 销售成本 p (元/千克)与销售月份 x 的关系如图所示: x 3 2 200  9 4 o ○2 销售收入 q (元/千克)与销售月份 x 满足 q   15  ; ○3 销售量 m (千克)与销售月份 x 满足 m  100 x ; 试解决以下问题: (1) 根据图形,求 p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求该种商品每月的销售利润 y (元)与销售月份 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哪个月的销售利润 6 x (月份) 1 最大? 25、阅读材料 我们经常通过认识一个事物的局部或其特殊类型,来逐步认识这个事物; 比如我们通过学习两类特殊的四边形,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继续学习它们的特殊类型如矩形、 等腰梯形等)来逐步认识四边形; 我们对课本里特殊四边形的学习,一般先学习图形的定义,再探索发现其性质和判定方法,然 后通过解决简单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请解决以下问题: 如图,我们把满足 AB AD 、CB CD 且 AB BC 的四边形 ABCD 叫做“筝形”; (1) 写出筝形的两个性质(定义除外); (2) 写出筝形的两个判定方法(定义除外),并选出一个进行证明; D B A C A A A B D B D B D C 备用图 1 (写性质用) C 备用图 1 C 备用图 1 (写判定方法用) (证明判定方法用)
说明:1、以下评分细则为“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补充; 2、各区阅卷的评分标准以此为准,不得随意更改。 参考答案 13 题(3 分) 写为 48 ,给 3 分;写成近似值 6.9、6.93 或 6.928,均给 3 分。 16 题(6 分) (1)答案正确,缺第 1、2 步,不扣分;缺第 3 步,扣 1 分; (2)只有答案,没有过程,给 1 分; (3)答案错,按步骤给分; (4)答案正确,过程有部分错误,给 2 分。 17 题(6 分) (1)解每一个不等式,结果正确,给 2 分;有正确步骤,但结果不正确,给 1 分; (2)解不等式(2),无等号,扣 1 分;最后答案无等号,扣 1 分; (3)若不等式表达的方向为由大到小,不扣分; (4)不要求画数轴,若画了数轴有误的,不扣分。 18 题(6 分) (1) 没写 ∠A=∠A,扣 1 分; (2) 对于三角形相似的表述,若字母的对应位置不正确,扣 1 分; (3) 直接写三角形相似,后面全部正确,扣 1 分; (4) 如写 AC= 12 ,未化简,不扣分。 19 题(6 分) 第一问 (1)第一问直接写出 3:4,不扣分;结果不化简,扣 1 分; 第二问 (2)y 轴不写 0,扣 1 分;y 轴数值都正确,但起始值不是 0 的,扣 4 分。 20 题(6 分) (1)须指明 C 点是如何得到的(垂直或中点),没写出解答过程,扣 1 分; (2)得出 AC=CB,给 1 分; (3)求出∠AOC=60 度或∠A=30 度,均给 1 分; (4)求出 AC 值,OC 值,各给 1 分;没写单位不扣分; (5)没写△AOB 的面积单位,不扣分; (6)△AOB 的面积计算正确,但未化简,不扣分。
21 题(8 分) 第一问 (1)方程组全对,给 2 分,若只列对 1 个,可给 1 分; (2)求出 a 或 b 的值,各给 1 分; 第二问 (3)观察图像,点 C 为抛物线顶点,给 1 分; (4)A、B 两点的对称点要均在格点上,给 1 分; (5)图像光滑,且抛物线在 A 点处有延长,给 1 分(若 A 点处不延长,扣 1 分); (6)函数解析式求错,图象做对,给 2 分。 22 题(8 分) 第一问 (1) 每画对一个点,给 2 分; (2) 连线给 1 分;连线不出头不扣分; (3) 不写“……即为所求”,不扣分; 第二问 (4) 可以用刻度度量找中点,可以用直角三角板或其他工具找垂直; (5) 作法说明清晰,体现中点、垂直、直线三要素,给 3 分; (6) 作法说明中体现了中点、垂直等要素,但说明不清晰,给 2 分; (7) 此题有开放性,其他情况本着以上原则酌情给分。 23 题(8 分) 第一问 (1) 此题的得分要点在讲明“等可能”、“所有可能的结果有多少个”、“符合题目条件的结 果有多少个”,若少了一个,扣 1 分;若没有任何说明,扣 2 分; (2) 未写事件名称,不扣分; 1 (3) 若前面写清了所有情况,结果直接写 P= 4 ,不扣分; 1 = 4 2 (4) 结果写成 P= 8 4 (5) 结果写成 P=16 ,不扣分; ,没化简,扣 1 分; 第二问 73 (6) 若写成 P=( 300 155 + 600 191 + 900 258 +1200 331 +1500 )/5 =(0.24+0.26+0.21+0.22+0.22)/5=……,给 2 分;
331 (7) 若说明了“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 故 P= 1500 331 P=1500  0.22,扣 2 分; 73 155 191   600 900 300   (8) 若写成 P=   331 258  1200 1500   22.0 ,扣 2 分。  0.22,扣 1 分;若只写 24 题(10 分) 第一问 (1)方程组至少列对一个,给 1 分; (2)方程组全部解对,给 1 分;k 和 b 有一个错,扣 1 分;没有大括号(方程组解的形式)不 扣分; (3)函数关系式无文字说明,例如:∴ kx  y  b ,不扣分; 10 x y (4)整个过程正确,但函数设为 (5)若直接根据图形得出 k ,进而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不扣分; ,并解得 ,扣 1 分; p 10 x 第二问 (6)没有写 )( mp q pm qm  ,不扣分; qm  pm  或者 y q ,给 1 分; q  ,算对给 2 分,算错了但列出了 ) mp p 或 (7)有 y ( (8)若先算 q  ,给 1 分; p (9)化为一般式 y  50 2 x  400 x  1000 ,给 1 分,用对称轴公式求出 x  b 2 a =4,给 1 分; x  ( 10 ) 化 为 交 点 式 x 1 10 x 2 )2(  2   2  y 1(  2 x  )(5 100 x  200 ) , 给 1 分 , 求 出 10 x )2(  2  4 或 4 ,给 1 分; (11)直接化为顶点式 y  (50 x  )4 2  1800 ,给 2 分,错了不给分; (12)得出结论“4 月份利润最大”,给 1 分;学生结论正确,但最大利润算错,不扣分; (13)若第一问中的一次函数求错,用此结论计算第二问的方法、结果(以求错的函数为基础 的运算)均正确,则给 4 分。 25 题(11 分) 第一问 (1)性质 3 补充说明:只说明其中一点就给满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