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卷Ⅰ(选择题,共 28 分)
化学试卷
C.米饭
D.牛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 C 的是
A.鸡蛋
B.西红柿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分子:2N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5.图 1 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D.空气中的氧气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B.钙离子:Ca2+
C.两个氢原子:2H2
D.氧化镁:MgO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
B.O2 和 O3 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酸雨的 pH 小于 7,所以 pH 小于 7 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7.等质量的 X、Y 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t2 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 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A.t1 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C.t3 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8.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纸张要双面使用
C.尽量不用一次性物品
9.图 3 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 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B.随手关闭水龙头
D.少用自动铅笔,多用木制铅笔
10.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给轮胎打气
11.图 4 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粮食酿成酒
C.铁水铸造成锅
D.过滤粗盐水
B.铅锑合金由于熔点低于,用来做保险丝
12.下列对科学知识的应用错误..的是
A.铁由于导热性能好,用来做暖气片
C.甲醛由于有防腐作用,用来保鲜食品 D.洗洁精由于有乳化作用,用来除去餐具油污
13.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松香、玻璃、沥青属于非晶体
C.白酒、雪碧、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D.橡胶、氯化钠溶液、石墨属于导体
14.图 5 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
B.乙:铜片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
C.丙: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靠近后,一根远离,说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丁:测力计示数与钩码重相等,说明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尿素、氨水、磷矿粉属于氮肥
卷Ⅱ(非选择题,共 73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 16
Cl — 35.5
K — 39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27.图 10 是小明眼镜的照片。
。
有关。
(选填“凸”或“凹”)透镜。
(1)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
(2)眼镜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3)眼镜戴久了,镜架上会产生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O3]。铜生锈除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
外,还与空气中的
28.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
(已知汽油的热值为 3.2×107J/L、天然气的热值为 7.2×107J/m3)
(1)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它是把内能转化为
(2)完全燃烧 9L 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m3 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
的机器。
。
29.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可用
(2)生活中常用
(3)可用来制作糕点或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4)小明家新装修的房间中放有几包活性炭,其目的是:
(5)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图 11 是元素周期表中碘的一格,请写出从中获取的一条信
息:
比较自来水煮沸前后的硬度。
的方法来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
。
。
30.根据图 12 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 1 ) 甲 是 蒸 发 溶 液 的 实 验 , 仪 器 a 的 名 称 是
是
(2)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烧,而打开后,白磷燃烧。比较打开活塞前
后 的 现 象 , 证 明 白 磷 燃 烧 需 要
。 烧 杯 中 水 的 作 用
, 用 玻 璃 棒 不 断 搅 拌 的 目 的
。
是
(3)丙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
31.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13 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
已略去。图 14 所示的是 A、B、D、E 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1)A 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物质 E 的用途之一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7 分)
35.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
后
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 20mL 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析出了氢氧化钙。同学们又用图 20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
。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生成一氧化碳。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 21 所示的实验。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
【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2)将 a 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 b 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
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
措施是
四、计算应用题(5 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6.某兴趣小组用图 22 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
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 100g。
(答一条即可)。
。
。
加热时间/min
固体质量/g
0
28.
0
t1
23.
2
t2
18.4
t3
18.
4
(1)共制得氧气
(2)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个小题,共 47 分。1~19 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20~22
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8.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物理试卷
A.纸张要双面使用
C.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B.随手关闭水龙头
D.少用自动铅笔,多用木制铅笔
9.图 3 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10.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给轮胎打气 B.粮食酿成酒 C.铁水铸成锅 D.过滤粗盐水
11.图 4 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2.下列对科学知识的应用错误的是
A.铁由于导热性能好,用来做暖气片
C.甲醛由于有防腐作用,用来保鲜食品 D.洗洁精由于有乳化作用,用来去除餐具油污
B.铅锑合金由于熔点低,用来做保险丝
13.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松香、玻璃、沥青属于非晶体
C.白酒、雪碧、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D.橡胶、氯化钠溶液、石墨属于导体
B.尿素、氨水、磷肥属于氮肥
14.图 5 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
B.乙:铜片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 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
C.丙: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靠近后,一根远离,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丁:测力计示数与钩码重相等,说明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5.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焦耳 B.牛顿 C.阿基米德 D.托里拆利
16.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根据音色辨别蝉鸣虫吟
C.水面舰艇是通过电磁波搜寻水下目标的 D.移动电话和电烙铁都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B.街道上的噪声设备可以减弱噪声
17.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只信鸽的质量约为 5kg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3m/s
B.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 4℃
D.篮球板上篮圈到地面的距离约为 3.05m
18.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①冰雪消融②积水干涸 ③滴水成冰④霜满枝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
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20.如图 6 所示,是小明探究甲凸透镜(f甲=20cm)的成像情况。此时,他又用乙凸透镜(f乙=20cm)
替换甲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实验。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像情况,
说法正确的是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D.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小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22.图 7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 为滑动变阻器,R2、R3 为定值电阻。闭合
开关 S,将滑片 P 由 a 端向 b 端滑动一段距离后,电压表 V1、V2 示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ΔU1、ΔU2,电流表示
数变 化的大小为ΔI。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U2 大于ΔU1
B.
与
的差值等于 R2
C.R2 和 R3 消耗的电 功率的和增加了ΔU2·ΔI
D.电压表 V1 示数变小、电压表 V2 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 1 分,物理部分共 14 分)
23.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
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 8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问题:采用哪种方式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的?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针对图片,请从物态变化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 2m 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
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
镜”)
25.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如图 9 所示)。将它
放入水中漂浮,船头指向东。闭合开关 S,电磁铁的 A 端为_______极;电磁铁由
于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船头会指向_________。
26.小明购买了一只容积为 1.2L 的电热水壶。他往壶中装满了温度为 25℃的水,若使
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_J 的热量;小明将电热水壶接到家庭电路中,通电 7min 烧开
了这壶水,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效率是 90%,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_____W。[标准大气压下、ρ水=1.0
×103kg/m3、c 水=4.2×103J/(kg·℃)]
27.图 10 是小明眼镜的照片。
⑴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来源:学&&
⑵眼镜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
⑶眼镜戴久了,镜架上会产生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
生锈除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还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有关。
28.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 )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
(已知汽油的热值为 3.2×107J/L3、天然气的热值为 7.2×107J/m3)
⑴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它是把内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的机器。
⑵完全燃烧 9L 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___________m3 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
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32 小题 4 分,33 小题 6 分,34 小题 7 分)
32.小明乘车时发现某段道路的限速标志牌(如图 15 所示)。他提出了问题:汽车为什
么要限速呢?他搜集的资料如下: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司机从看到情况到反应刹车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
时间内汽车原速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前进的距离叫
制动距离。实验数据如右表:
⑴利用表中第一组数据,计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______s。
⑵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为什么同样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斜面底端放置了一个纸
盒,然后分别让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从斜面顶端自由滚下(如图 16 所
示)。
由实验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由于大型汽车高速行驶时的_____________较大,它的危险性就大。所以对不同
车型要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
33.小明用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薄橡皮膜、刻度尺、烧杯和水(已知
ρ水=1.0×103kg/m3)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玻璃管的一端用薄膜扎好。
②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③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如图 17 所示);测出薄膜到水面
和液面的距离分别为 h1 和 h2。
④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
回答下列问题:
⑴小明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放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薄
膜向上凸起程度____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⑵在下面空白处画出小明收集实验数据的表格。
⑶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______kg/m3。
⑷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 5cm2、质量为 20g,厚度忽略不计。当薄膜变平后,小明松开手,玻璃管将
__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玻璃管静止后,薄膜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_cm。(g取
10N/kg)
3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器材有: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电压恒为 6V)各一个,电
流表、电压表各一块,三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导线若干。
⑴图 18 是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根导线 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
确的连线。
⑵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_________端(选填“A”或“B”)
⑶闭合开关后,移到滑片,使与电阻(20Ω)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为 4V,读出电流表示数,再分别改接 15Ω、
1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收集的实验数据如表 1 所示。老师告诉小明有一组数据误差较大,便找来一个
5Ω的电阻让他再测一组数据。当他把 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时,要使电压表示数仍为 4V,实验不能继续进行,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连接后,当电压表示数仍为 4V
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A(如图 19 所示)。
综合分析数据可得: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