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广东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选做 4 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多选不给分)
1.诚言事件
2.彭博新闻社
3.自由主义理论
4.公众舆论
5.现象级电视作品
6.行为定向广告
二、简答题(选做 3 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多选不给分)
1.简述邵飘萍的办报活动及其历史贡献。
2.简述新闻侵权的主要原因。
3.简述创新扩散理论的基本内容。
4.简述网络短视频的类型和特点。
5.简述政治广告的特点。
三、论述题(选做 2 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多选不给分)
1.论述 1949-1953 年,中国共产党对私营报业的整编与改造的过程与意义。
2.谈谈文化帝国主义理论。
3.试析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4.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被认为是场景时代的五种技术力量。
请结合相关的营销理论或批评理论,阐述你对“场景时代”的认识
四、分析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认为,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们是个人感知社会“意
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护社会整合方
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评析上述观点,并谈谈舆论传播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2.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提到的:"我们为了连接,牺牲了对话。我们似乎
在一起,但实际上在自己的气泡里。"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到"容器人"
的概念,"容器人"是指为了摆脱孤独状态希望与他人接触,但是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
碰撞,不能深入对方的内部。
结合相关理论,分析社交媒体时代人与技术的关系。
新闻传播业务:
一、名词解释(选做 4 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多选不给分)
1.采访准备
2.非虚构写作
3.集中式版面
4.编者按
5.广播纪实文学
6.富媒体广告
二、简答题(选做 3 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多选不给分)
1.简述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2.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纸编辑流程有何变化?
3.简述网络评论如何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
4.结合相关案例,简述网络音视频节目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广告标题和广告标语的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选做 2 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多选不给分)
1.结合相关理论与案例,论述如何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
2.结合案例,论述新闻评论的说理原则。
3.结合案例,论述“新闻立台”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经营的重要意义。
4.结合相关理论与案例,简述企业危机公关的基本原则。
四、实务题(选做 1 题,每小题 50 分,共 50 分,多选不给分)
1.根据材料和新闻背景,完成以下两道题。(50 分)
(1)根据以下材料,改写一篇消息,要求标题为复合题,内容符合消息的要素,字数
为 300 字以上(20 分)。
莫斯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
你们好!读了来信,我很高兴,我从中读出了祖国日益强大带给你们的自豪之情,也
感受到了海外学子们心向祖国、追求进步的强烈心声。
60 年前,毛主席在你们学校接见中国留学生时曾深情地说,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
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
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希望你们
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把学
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向你们、向所有的海外学人致以诚挚的问候。
2017 年 12 月 30 日
【新华社北京(2017 年)12 月 30 日电】
(2)上述消息刊发后,请配发一篇评论,要求评论紧扣消息内容,起到配合稿件、深
化新闻主题的作用,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 600 字。(30 分)
2.请以“净化网络空间”为主题,策划一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公益传播活动,简要写出
策划方案。(5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