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山东济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
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教学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
学性与艺术性统一。这反映了学生发展的()
A.阶段性和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整体性
2.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这一观点出自下面哪本教育学著
作()(易混)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
C.《普通教育学》D.《实验教育学》
3.每当新老师来到学校,校长都会交给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一
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
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
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
值……”这位校长强调了三维课程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能力
4.在美国的一节历史课上,老师说:“上次考试大家都没及格,只要你们每个人都给我 5 美
元,我可以让你们及格。但是,白人学生可以,黑人学生不行。”课堂哗然,黑人学生开始
不满,有的找老师理论,有的干脆脱了鞋向老师砸去,还有的学生用水枪射老师,老师也拿
起自制的水枪和学生对射,课堂乱作一团。最后总算安静下来,老师说道:“孩子们,课上
完了,我想你们已经明白南北战争为什么会打起来——因为不公平。”这节课的类型属于()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校本课程 D.综合课程
5.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制度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6.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主要有三种构成:一种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双轨制学校
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单轨制学校系统,三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
间的中间型的分支型学制。我国目前实施的学制应属于()
A.多轨制 B.双轨制
C.单轨制 D.分支制
7.某教研员和一位语文老师就林海音的《夕阳·童年·骆驼队》一文的教学进行了争论。教
研员认为重点应该教学生写作的方法,语文老师认为重点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氤氲的情
感。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8.1904 年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该学制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
想,主要借鉴了日本的学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修业年限长。该学制标志着我国国民教育制
度的开始,又称为()
A.六三三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寅学制 D.癸卯学制
9.期末考试属于()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最佳表现评价 D.典型表现评价
10.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
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或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
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A.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B.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C.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D.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11.心理史上第一个以动物为对象,系统研究人类学习,创立了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是()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华生 D.斯金纳
12.刚开始学习汉字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在”和“再”,“末”和“未”。按照条件反射有
关理论,这属于()(易混)
A.效果扩散 B.分化
C.泛化 D.习得
13.下列不属于支架式教学环节的是()
A.搭脚手架 B.告知目标
C.独立探索 D.协作学习
14.学生能指出生字的字形结构,用学的生词造句,在病句中找出错误部分。这属于学习过
程的()阶段。
A. 理解 B.分析
C.应用 D.综合
15.合作学习最为有效的小组人数是()
A.2~3 人 B.4~6 人
C.8~9 人 D.7~10 人
16.顿悟是()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17.关于操作整合阶段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灵活性,但当外界环境变化时,动作特点都有所
降低
B.动作的各个部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协调连贯,各动作干扰减少,多余动作减少
C.听觉控制不起作用,逐渐让位于视觉
D.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18.轻度智力落后的智商是()
A.80~99
B.50~69
C.35~49
D.35 以下
19.根据迁移过程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易混)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和顺应性迁移
20.教师讲课有间隔和停顿,符合感知规律中的()
A. 活动律 B.协同律
C.组合律 D.对比律
21.设计课程目标的首要依据是()
A.人类社会已整理好的知识科目 B.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发展需要
C.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D.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
22.“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一观点体现了教学的()(常
考)
A.直观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3.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共同课程是()
A.拓展课程 B.基础课程
C.研究课程 D.活动课程
24.上好一节课的内在动力是()
A.明确目的 B.保证科学性和思想性
C.调动学生积极性 D.解决疑难,促进发展
25.()是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
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易混)
A.教育总目的 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26.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某个问题,彼此说出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
一种教学方法。虽然讨论法有众多优点,但讨论法并不是适用于任何课堂的灵丹妙药,讨论
法有其适用的条件,下列适合运用讨论法的是()
A.在新知识的传授阶段或学生的准备不充分时
B.教学内容比较难理解、存在争议,或问题有多种答案的情况
C.那些高度一致的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中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D.小学低年级学生
27.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自我阶段,其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师范教育 B.入职教育
C.自我教育 D.在职培训
28.教育是一切社会发展与延续的必要条件,是所有社会中年轻一代必不可少的条件。只要
人类社会存在就有教育活动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A. 生物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阶级性
29.王选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也是杰出的计算机专家、汉字激光排版系统的发明人,被称为
当代毕昇。知识的发展也表明,世界基础学科的重大发现有 70%来自于大学。这都说明()
A.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B.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C.教育要先于经济的发展 D.教育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30.2016 年 9 月,我国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大领域包括:文化基础、社会
参与和()
A.健康生活 B.实践创新
C.自主发展 D.科学精神
31.教师分配座位时,最值得关注的是()(易错)
A.减少课堂混乱 B.照顾优秀学生
C.照顾后进生 D.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2.我国目前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业和创新所需的创造性
思维的核心是()
A.类比思维 B.抽象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33.在暗室里把灯点亮,在灯前注视灯光三四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看见在黑的背景上有
一个灯的光亮的痕迹。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A.感觉适应 B.正后像
C.负后像 D.对比效应
34.《三国演义》中曹操兵败斜谷,进退两难,当夜规定军中口令为“鸡肋”。曹操的这种体
验在心理学上属于动机的()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决断冲突
35.如果一个人的性格表现为整洁、小气、做事有条理。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此人的
性格为()
A.口腔保护型 B.口腔驱逐型
C.肛门保护型 D.肛门驱逐型
36.某老师一段时间以来,能不进教室就不进教室,对学生不冷不热、爱搭不理,对教学工
作也十分冷漠,敷衍了事,面对学生的提问视而不见。按照玛勒斯的职业倦怠理论,该教师
的这些表现属于()
A.情感耗竭 B.去人性化
C.个人成就感低 D.精疲力竭
37.当孩子看到鲜艳的紫红色烟台大樱桃时,下列所说的话中最能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
是()
A.“我要吃。”B.“真甜!”
C.“颜色好漂亮!”D.“哇,大樱桃!”
38.一个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
往,但交情浅薄。这个人的气质很可能是()(易混)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9.某班的期末考试中,全班语文成绩差别不大。这说明本次语文考试的试题()
A.信度不好 B.效度不好
C.难度不大 D.区分度不大
40.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建立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
制。
A.城乡教育费附加 B.校办企业收益
C.企事业单位支出的教育经费 D.财政拨款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
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41.按照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可以把教育功能分为()(易错)
A.正向功能 B.显性功能
C.负向功能 D.隐性功能
42.下列不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等级性 B.阶级性
C.教育在学校中实施 D.教育在生产和生活中实施
43.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主要有()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信息化 D.教育民主化
44.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传统的授业者、管理者、教学大纲的具体实施者的角色要转
变为()
A.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合作者与参与者
B.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的引导者
C.学生学习的示范者
D.学生发展和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45.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必须做好的工作有()
A.明确教学目的 B.钻研教材
C.了解学生 D.考虑教法
46.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类现象:教师在台上设问频频,学生在台下默默无闻,教师所提的问
题激发不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课堂上缺乏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
热烈气氛。有观点认为,若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抓住时机,只
有在最近发展区中进行的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不断突破()
A.在教学设计上,要找准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使教学发挥最大的功能
B.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问题设计应遵循由易到难、逐步加深、螺旋式上升的原
则
C.在教学原则上,不能只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教育,而应该有所超前并密切关注其
最近发展区,从而引导学生发展
D.在教学模式上,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索
47.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专业知识多少的差异 B.课时计划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