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70 分。考试时
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题,共 30 分。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 2 分;多选、
错选均不得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
B.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 1.8×105Pa
C.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
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4.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 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5.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家用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铁丝或铜丝代替
B.雷雨天气可以站在大树下避雨
C.选用插座时,所有家用电器都使用两孔插座
D.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湖水结成冰
C.露珠的形成
B.樟脑丸变小
D.雾凇的形成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 L1、L2 规格相同,闭合开关 S 后,发现 L1 不亮,L2 发光。此
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灯 L1 短路
L1
L2
S
B.灯 L2 短路
C.灯 L1 断路
D.开关 S 接触不良
8.家庭常用的电吹风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下列电路中最符合电吹风工作要求的是
S1
S2
S1
加热器
加热器
M
A
S2
M
B
S1
M
加热器
S2
C
S1
加热器
D
M
S2
9.2018 年 5 月 21 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
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
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10.下列实验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11.下面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①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
③“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④“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
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甲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0cm 处,在透镜另一
侧距离透镜 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 f一定满足 8cm
22.图甲是某学习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竖
直向上_________拉动绳子自由端,将
重为 4.5N 的物体从 A位置提升到 A′
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 B位
置上升到 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
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提升的高度是_____cm,拉力是____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
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实验电路图同时测量电源电压 U0的大小和电阻 Rx的阻值,
电源电压 U0 约为 2V~3V,Rx 的阻值约为 6Ω~7Ω。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导线若干、
开关、电流表(量程 0~0.6A,0~3A)、电压表(量程 0~3V,0~15V)、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30Ω)。请你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Rx
A
Rx
R
V
甲
(1)按照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上连
接好图乙中的实物图。
(2)用物理量 U0、Rx、电流表的示数 I写出表
示电压表示数 U大小的关系式:U =____。
(3)①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
乙
U/V
3.0
2.4
1.8
1.2
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选填“最大”或“零”);
0.6
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 4 组电流表和
电压表示数,分别以电流表的示数 I和电压
表的示数 U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在坐标纸上
0
0.1 0.2 0.3
0.4
丙
I/A
0.5
描点,把这 4 个点连接起来大致为一条直线(并虚线延长到纵轴),如图丙
所示。从图丙中信息可求得:电源电压 U0=________V,电阻 Rx=________Ω。
五、计算题(第 24 题 6 分,第 25 题 11 分,共 17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公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4.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
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
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
簧测力计示数 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 h
的 关 系 如 图 乙 。 g 取 10N/kg , 水 的 密 度 是
1.0×103kg/m3。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甲
(3)物块的密度。
18
10
0
F/N
2
4
6
乙
8
10
h/cm
25.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压力报警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O为一水平杠杆,
OA长 120cm,O为支点,AB:OB=5:1;已知报警器
R0 的阻值恒为 10Ω,压力传感器 R固定放置,R
的阻值随所受压力 F变化的关系如表所示。闭合
开关 S,水平踏板空载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V;
当水平踏板所受压力增大,电压表示数达到 5V
时,报警器 R0 开始发出报警信号。踏板、压杆和
杠杆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
踏板
O
B
A
压杆
压力传感器 R
V
报警器 R0
F/N
0
5
10
15
20
25
30 …
R/Ω 45
34
24
18
14
12
10 …
(1)电源电压为多少?
(2)当报警器开始报警时,踏板设定的最大压力值为多少?
(3)若电源电压变为 14V,为保证报警器仍在踏板原设定的最大压力值时报警,应
在杠杆上水平调节踏板触点 B的位置。试计算说明触点 B应向哪个方向移动多
少厘米?
泰安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题号 1
答案 D
2
C
3
A
4
B
5
D
6
B
7
C
8
A
9
A
10
11
12
13
14
15
B
C
D
C
D
A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4 分)
16.负 17.不变
18.2019.6
三、作图题(每题 2 分,共 4 分)
20.如图所示 21.如图所示
F
O
F
G
四、实验题(第 22 题 5 分,第 23 题 10 分,共 15 分)
22.缓慢(匀速)(1 分)(1)5.0(1 分)2(1 分) 75%(1 分)(2)变小(1
分)
23.(1)如图所示(4 分)(说明:其他连接方法正确,同样得分)
Rx
(2)U0 -IRx(2 分)(3)①最大 (1 分)
② 3(1 分)6(2 分)
五、计算题(第 24 题 6 分,第 25 题 11 分,共 17 分)
24.解:(1)物体受到的重力:G=F=18N…………………………………………1 分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拉=8N………………………1 分
(3)物体的体积:V=V排=
=8×10﹣4m3……………………………………2 分
F浮
ρ水g
物块的密度:ρ物=
m
=
V
G
gV
=2.25×103kg/m3……………………………………2 分
说明:其他解法正确,同样得分。
25.解:(1)查表可知,踏板空载时,压力传感器 R空=45Ω。
电路中电流:I0=
U0
R0
=0.2A………………………………………………………1 分
电源电压:U = I0R总= I0(R0+R空)=11V……………………………………1 分
( 2 ) 报 警 时 , 电 路 中 的 电 流 :I 报 警 =
U报警
R0
= 0. 5 A … … … … … … … … … 1 分
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1=
U传感
I报警
=
U﹣U报警
I报警
=12Ω…………………………1 分
查表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 F1=25N;
由 AB:OB=5:1 知,OB =
1
6
OA=20cm……………………………………………1 分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最大·OB=F1·OA,
故踏板设定的最大压力值:F最大=
F1·OA
OB
=150N……………………………2 分
(3)电源电压改变后,报警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2=
U传感 2
I报警
=
U源 2﹣U报警
I报警
=18Ω…1 分
查表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 F2=15N;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最大·OB′=F2 ·OA,故:OB′=
=12cm……1 分
F2·OA
F最大
移动的距离:s=OB﹣OB′=8cm…………………………………………1 分
故触点 B应向左(或 O点)移动 8cm……………………………………………1
说明:其他解法正确,同样得分。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