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5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A卷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5 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 A 卷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货币面纱论: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观点。认为货币的作用仅在于媒 介商品交换,只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起转瞬即逝的作用。货币并不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任 何实质性的影响,它如同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货币面纱观源于早期资产阶级学者对货币职能的片面认识,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 古希腊时期,而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所倡导的销路理论则为货币面纱观 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货币面纱观在货币数量论那里达到最完整的理论表述,其 名称也由货币数量论的主要代表庇古 1949 年出版《货币面纱》一书而来。 货币面纱观的基本观点是:①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实物经济,其市场条件是充分和完 备的;交易者对所有商品的供求状况、现期与未来的价格状况等都具有充分的知识和完备 的信息;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可以在组织完备的市场体系中进行;因而经济中不存在所谓“不 确定”因素。②在这样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里,把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货 币本身并无效用,它只具有反映商品效用的间接效用,所以卖出商品所得的货币必定会用 以购买所需的其他商品,货币仅仅是商品交换的中间环节,商品最终还是由商品来购买的, 货币在其中只起了转瞬即逝的媒介作用。③商品销售收款无需储藏的现实,使社会商品的 总供给与以货币表示的总需求在理论上取得了紧密的联系,供给会自行创造出与之相适应 的需求。④在这样一种供求均衡的世界中,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供求关系所决定,货币在 其中只起乘数因子的作用。货币数量的变动只是在总体上改变全部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 而不会对商品的相对价格体系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既然如此,也就无法改变商品的供 求关系进而对实际产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只不过是“一块遮挡实际经济力量活动的 面纱” 2.通货膨胀目标制: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直接采用通货膨 胀本身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称为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一般来说,是指货币 当局事先向社会公众宣布年度物价上涨目标,并通过观察包括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股票 指数在内的一系列指标来定期分析经济态势和物价走势,做出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确保 实际物价水平维持在公布的通货膨胀预期目标之内。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策略包含了五个基本因素:①公开宣布中期通货膨 胀目标值;②在制度上承诺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其它目标置于从属地位; ③除了货币总量和汇率外,其它信息变量亦能决定政策工具的操作环境;④货币当局的计 划、目标、决议对公众有更多的透明度;⑤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目标的达到有更多的责任。 通货膨胀目标制把通货膨胀放在首位,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测把握通货 膨胀的变动趋势,提前采取紧缩政策抑制持续性的通货膨胀压力,或提前采取扩张的政策 来应对持续性的通货紧缩。 3.国际游资:国际短期资本市场中那些高度流通,期限较短、追逐高利的投资资金。 其中,流通性强是“游资”最显著的特征,因为高周转才可能获得高利润,所以这类资金
经常从世界某一金融中心,迅速地流向另一个金融中心,对当地金融秩序造成意想不到的 冲击。有时“游资”的跨国转移并不是要直接获取高利润,而是为下保证资本的“安全”, 为了逃避税赋,清查等等。在 1929—1933 年的西方经济危机期间,为了逃避本国货币的贬 值,防范金本位的垮台或外汇管制带来的损失,美国有大量短期资本逃亡国外,对有关国 家的金融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正是由于这类资金经常转移,好似烧红的金属币那样炽 热烫手、不堪久握,故又称为“热钱”名。中国金融在进行市场化改革中,国内也出现了 这种性质的资金。 4.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不动银本行资产为客户办理的服务性业务。包括结算业务、信 用证业务、代收业务、代客买卖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咨询和情报服务业务、电子 计算机服务业务、代理融通业务、出租保管箱业务、信用证业务等。中间业务以信用业务 为基础和前提,反过来又会促进信用业务的发展,为信用业务的发展提供补充的资金来源 和贷款需求。银行从事中间业务,通常是只收取手续费,而不承担经营风险。 5.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增长情况、物价变动趋势、金融市场的动向和一定时 期货币政策的要求,以及前一年度同期贷款的情况等,要求民间金融机构按季度向中央银 行申报贷款增加额计划,中央银行可以确认也可以削减所申报的贷款增加额上限,并要求 它们遵照执行的一种做法窗口指导。产生于 50 年代的日本。窗口指导的直接目的是通过贷 款额度的控制,影响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保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有利于经济的稳 定,有时也指示贷款的使用方向。它虽然只是一种“指导”,而非法律规定,但是实际上具 有强制性效力。如果民间金融机构不按导意见行事,尽管不承担法律责任,但最终会受到 中央银行的经济制裁。 6.金融相关率: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资产包括: 非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股票、债券及各种信贷凭证);金融部门,即中央银行、存款 银行、清算机构、保险组织和二级金融交易中介发行的金融工具(通货与活期存款、居民 除、保险单等)和国外部门的金融工具等。金融相关率反映了一国经济货币化的过程。 二、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1.一种三个月期的国库券面值为 1000 元,发行价为 960 元,试计算其年利率。 解:(1000-960)÷1000×3=12%年利率为为 12%。 2 . 在 伦 敦 外 汇 市 场 上 ,1 英 镑=1.8615/1.8625 美 元 , 在 纽 约 外 汇 市 场 上 1 英 镑 =1.8725/1.8735 美元。问怎样套汇?如做 100 万英镑的套汇,可获利多少美元? 解:可以在伦敦外汇市场卖出美元买进英镑(1:1.8625),再到纽约外汇市场卖出英镑 买进美元(1:1.8725);或者在纽约外汇市场卖出英镑买进美元(1:1.8725)再到伦敦外汇市 场卖出美元买进英镑(1:1.8625)。 伦敦买进英镑到纽约出售: 伦敦 1862500 美元=100 万英镑
纽约 100 万英镑=1872500 美元 做 100 万英镑的套汇,可获利:10000 美元。 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1.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及阶段性成果。 答:1993 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 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 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 “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1996 年 6 月 1 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 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 年 6 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 年 3 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1998 年 9 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 1999 年 9 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 年 10 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 3000 万元以上、5 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探索贷款利率改革的途径。 1998 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 10%扩大到 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 率最高上浮幅度由 40%扩大到 50%;1999 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 30%, 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 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2 年又进一步扩大 试点。同时,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体系。 2000 年 9 月 21 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 万美元以上 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2 年 3 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 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 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2 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 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2.简述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原因。
答: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指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选定出来用于反映货币政策实施进 度的指标,通过政策工具影响这些指标,并能够借这些指标观测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通常认为中介指标的选取应符合如下一些指标: ①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进行 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的控制该中间目标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 ②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对货币政策能敏感的做出反应。 ③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稳定的 和统计数量上的关系,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 标的实现。 ④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中 央银行所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货币政策能在干扰度较低的情况下 对社会经济发生影响,避免货币当局错误判断经济形势,造成决策失误、控制失当的局面。 进入 90 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转而采用利率。 其原因是 80 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金融管制放松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使货币定义及其 计量的难度加大,货币总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更难把握,也是货币乘数失去了以往的稳定 性,削弱的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的控制能力。 3.简述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及存在问题。 答:(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维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①存款人是关心自己存款的安全的。但是,就每一个存款人来说,不可能掌握足够的 信息和具备良好分析能力,来选择业绩优良和最为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而且,纵然选择 了业绩优良和最为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也不见得这样的金融机构不会在金融震荡中遭受 严重的打击。因而,为数众多的小储户、小投资人在存款这种金融交易中是弱势群体,而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则有利于保护他们的权益。 ②在金融震荡中,当小储户、小投资人的权益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时,他们保护 自己权益的行为就是“挤兑”。如果某几家金融机构的问题导致的存款人利益受损,影响到 其他金融机构存款人的信心,就很容易发生挤兑风潮。这时,即使经营状况良好的金融机 构,在没有外部力量干预的情况下,也很难渡过难关,从而造成金融机构的连锁倒闭。存 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提供的保护,使得挤兑不会给广大存款人带来额外的利益。这就大大 降低了挤兑和金融机构连锁倒闭的可能性,起到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定的作用。 (二)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设计存款保险制度的初衷,在大半个世纪的实践中是体现出来了。但与之同时,这一 制度在实际执行当中,也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相反结果:
①对存款人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对其利益提供了保护,但却由此降低了他们关心银行 经营业绩和对银行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监督的积极性,甚至缺乏积极性将其存款从潜在 破产的银行中取出。因此,就使低效率、甚至是资不抵债的银行能够继续吸收存款。这就 是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储贷协会中所谓的“僵尸银行”的状况。这些“僵尸银行”从其 竞争者手中吸收走了存款,并以低的贷款利率与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 ②对投保机构来说,存款保险对存款人的保护意味着存款人挤提威胁对存款货币银行 可能施加的惩戒力量受到削弱。无“后顾之忧”之后的银行,更倾向于从事风险较高、利 润较大的银行业务,如以较高利率吸收存款,从事风险较大的贷款等。 ③对于监管当局来说,存款保险制度还有延缓金融风险暴露的作用,容易被权力者利 用,导致风险不断累积,由此加大解决问题将要付出的代价。 存款保险制度在以上几个方面促成的风险,不仅会削弱市场规则在抑制银行风险方面 的积极作用,而且使经营不善的投保金融机构继续存在。由于这些投保机构的高风险、高 利率举措,使得经营谨慎的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上无法与之公平竞争,这间接地允许和鼓 励了金融体系内部的资产质量恶化和风险积累。由此导致的实际结果与设计存款保险制度 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初衷完全相悖。 4.简述金融创新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的影响。 答:金融创新是近年西方金融业中迅速发展的一种趋向。其内容是突破金融业多年传 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均进行 明显的创新、变革。金融创新使金融工具更加多元化,金融业务日益综合化,金融业竞争 将更加激烈。同时增加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复杂性。 (一)金融制度创新的影响 (1)分业管理制度的改变。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国的银行体系中有两种不同的银行制 度,即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银行制”。二者主要是在商 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合并与分离问题上的区别。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金 融自由化浪潮的不断升级,这一相互之间不越雷池一步的管理制度已经发生改变,美国于 1999 年底废除了对银行业经营严格限制 60 多年的《斯蒂格尔法案》,允许商业银行合业经 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商业银行的上述两个传统特征和分业界限已逐渐消失,商 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正不断扩大,世界上的著名大银行实际上已经成为“百货公司”式的全 能银行,商业银行经营全能化、综合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对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实施不同管理制度的改变。由于商业银行具有信用 创造的特殊功能,因此,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对商业银行实行了比非银行金融机构更为 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对其市场准入的限制、存款最高利率的限制、不同存款准备金率的差 别限制、活期存款不得支付利息的限制等等。但是,在不断发展、扩大的金融创新中,非 银行金融机构正是看准了这一制度上的薄弱之处,进行了大胆创新与发展,使非银行金融 机构的种类、规模、数量、业务范围与形式等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 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弱势。鉴于经济环境、市场条件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国政府都先后缩
小了对两类金融机构在管理上的差别,使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趋于平等。 (二)金融业务创新的影响 1.负债业务的创新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生在 20 世纪的 60 年代以后,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的 存款业务上。 (1)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是对传统业务的改造、新型存款方式的创设与拓展上, 其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存款工具功能的多样化,即存款工具由单一功能向多功 能方向发展;②存款证券化,即改变存款过去那种固定的债权债务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可 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形式,如大额可转让存单等;③存款业务操作电算化, 如开户、存取款、计息、转账等业务均由计算机操作;④存款结构发生变化,即活期存款 比重下降,定期及储蓄存款比重上升。 (2)商业银行的新型存款账户个性化、人性化突出,迎合了市场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主要有:可转让支付指令账户(NOW);超级可转让支付指令账户;电话转账服务和自动转 账服务(ATS);股金汇票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协议账户;个人退休金账户;定活两 便存款账户(TDA);远距离遥控业务(RSU)等。 (3)商业银行借入款的范围、用途扩大化。过去,商业银行的借入款项一般是用于临 时、短期的资金调剂,而现在却日益成为弥补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收益、降低风险 的重要工具,筹资范围也从国内市场扩大到全球市场。 2.资产业务的创新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贷款业务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贷款结构的变化。长期贷款业务、尤其是消费贷款业务,一直被商业银行认为是 不宜开展的业务。但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商业银行不断扩展长期贷款业务,在期 限上、投向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变。以美国商业银行为例,以不动产贷款为主的长期贷款已 经占到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 30%以上;在消费贷款领域,各个阶层的消费者在购买住宅、 汽车、大型家电、留学、修缮房屋等方面,都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一次性偿还或分期偿还 的消费贷款。消费信贷方式已经成为不少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项目。 (2)贷款证券化。贷款证券化作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与国债、证券市场紧密结合的产 物,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创新的一个重要表现,它极大地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 变现能力。 (3)与市场利率联系密切的贷款形式不断出现。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商业银行贷 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紧密联系、并随之变动的贷款形式,有助于商业银行转移其资产因市场 利率大幅度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一项重要创新。具体形式有:
浮动利率贷款、可变利率抵押贷款、可调整抵押贷款等。这些贷款种类的出现,使贷款形 式更加灵活,利率更能适应市场变化。 (4)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表外化”。为了规避风险,或为了逃避管制,还可能是为了 迎合市场客户之需,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有逐渐“表外化”的倾向。具体业务有:回购协 议、贷款额度、周转性贷款承诺、循环贷款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 另外,证券投资业务上的创新主要有:股指期权、股票期权等形式。 3.中间业务的创新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彻底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极大地增强了商业 银行的竞争力,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找到了巨大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 生了极大的影响。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内容主要有: (1)结算业务日益向电子转账发展,即资金划转或结算不再使用现金、支票、汇票、 报单等票据或凭证,而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办理转账。如“天地对接、一分钟到账” 等。 (2)信托业务的创新与私人银行的兴起。随着金融监管的放松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商业银行信托业务与传统的存、贷、投资业务等逐步融为一体,并大力拓展市场潜力巨大 的私人银行业务。如生前信托、共同信托基金等,通过向客户提供特别设计的、全方位的、 多品种的金融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拓展了业务范围,争夺了“黄金 客户”,使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大大提高。 (3)现金管理业务的创新是由于商业银行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客户处理现金管 理业务,其内容不仅限于协助客户减少闲置资金余额并进行短期投资;还包括为企业(客 户)提供电子转账服务、有关账户信息服务、决策支援服务等多项内容。该业务既可以增 加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入,还可以密切银企关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户。 (4)与中间业务联系密切的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它们当中有 很多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表内业务。商业银行发展、创新表外业务的直接动机是 规避金融监管当局对资本金的特殊要求,通过保持资产负债表的良好外观来维持自身稳健 经营的形象。当然,表外业务也是商业银行顺应外部金融环境的改变、由传统银行业务向 现代银行业务转化的必然产物。表外业务虽然没有利息收入,但却有可观的手续费收入。 从世界各国银行业的发展情况看,表外业务发展迅猛,花样品种不断翻新,有些商业银行 的表外业务收益已经超过传统的表内业务收益,成为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目前,商业银 行的表外业务主要有:贸易融通业务(如商业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金融保证业务(如 担保、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贷款销售与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业务(如各种互换交易、 期货和远期交易、期权交易)等。 5.简述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答:(1)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导致单位货币升值(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增加或购买力增强),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下降的经 济现象。对这一定义的理解,需主要把握以下两点: ①通货紧缩的核心内容是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少于社会总供给。 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既包括客观需要量一定时货币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也包括在 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客观需要量增加的情况,还包括货币供应总量一定时的货币供应流动 性下降(如比例下降)。它反映的是经济中的货币购买力与商品供给能力的对比状况或社会 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对比状况,即商品供给能力相对货币购买能力而过剩或社会总需求相 对总供给而不足。还需指出的是,货币供给量少于客观需要量不能简单等同于银行系统的 货币发行量或信贷量不足,也不能等同于货币政策扩张不够或收缩过度,而应看作是可以 由各种不同原因最终导致的市场供求对比状况发生改变的结果。也就是说,通货紧缩可以 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货币紧缩”或“金融紧缩”只是原因之一。但是,各种原因如财政 紧缩、生产能力过剩、技术进步和竞争等因素引致的成本下降、投资和消费预期发生变化 等,在最终酿成通货紧缩的过程中,总要在经济中形成“货币少、商品多”或总需求小于 总供给的对比状况。 ②通货紧缩的标志是价格总水平下降。在货币化的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反映市场供求 均衡状况的最重要的信号,通货紧缩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或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结果,因 此必然表现为价格总水平的下降。从理论上讲,只要价格下降不是存在于个别部门、个别 地区、部分产品,也不是存在于相对短的时间,而是存在于所有的或绝大多数的部门、地 区和产品,表现出普遍地、持续地下降,就可以断定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至于价格下降 幅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通货紧缩,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根据各国和一国 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每一个持币待购的消费者都是有利的,因为在低利率 和低物价的情况下,人们的实际购买力会增加。因此,伴随着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长期轻度 通货紧缩,能使社会经济在安定的环境中以一个恰当的速度增长。但是,通货紧缩的历史 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最典型的是通货紧缩发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期间。在进入 21 世 纪的今天,通货紧缩仍然威胁着世界经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货紧缩会形成经济衰退。由于价格总水平下降,货币的购买力增强,但人们倾向 于增加储蓄推迟消费,另一方面,由于需求抑制导致商业活动萎缩,最终导致经济萧条或 衰退。 ②通货紧缩会减少投资,物价下跌因而实际利率上升,投资成本上升,且投资前景黯 淡,因而投资项目越来越缺乏吸引力。 ③通货紧缩还能引起银行危机。由于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加重了债务人的 负担,若不按时还贷,则使银行不良资产的比例上升;通货紧缩会使资产抵押和担保的价 值下跌;同时银行会产生借贷行为,从而导致信贷供给和需求的萎缩。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