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5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治大学宏观经济学A卷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5 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治大学宏观经济学 A 卷考研真题及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0 分) 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 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 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 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 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和折旧之和。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 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 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目前我国计算 GDP 是用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三者之和 求得。在 1991 年 11 月之前,美国均是用 GNP 作为对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改 用 GDP,原因是大多国家都用 GDP。同时,由于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 则较易衡量, 再加上 GDP 相对于 GNP 来说是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衡量指标(本国使用外资时解决的是本 国就业问题)。当然,对美国来说,GDP 和 GNP 的差异较小,二者使用差别并不大。 2.对外贸易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额与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贸易收支变动额之比。 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Y)是由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以及净出口(X- M)所决定的。 3.菲利普斯曲线:指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变动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 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 1861—1957 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 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 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会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 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 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即认为失业率高,通胀率就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就高, 并认为二者间这种关系可为政府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即通胀率或失 业率太高时,可用提高失业率的紧缩政策或提高通胀率的扩张政策来降低通胀率或降低失 业率,以免经济过分波动。 4.浮动汇率制:指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间的官方汇率以及汇率上 下波动的范围,而是由外汇市场根据外汇供求关系自行决定汇率的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 率制度的国家并非完全放弃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往往根据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汇率进 行控制和调节。因此,浮动汇率制度又可以根据干预的情况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和有管 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又称“清洁浮动汇率制度”,即一国政府不采取任何 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又称 “肮脏浮动汇率制度”,即一国政府为维持其汇率的相对稳定,在外汇市场进行有目的干预 的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还可以分为单独浮动汇率制、联合浮动汇率制、 钉住汇率制。(1)单独浮动汇率制。本国货币不与任何外国货币规定固定的比价关系,而
是完全根据外汇市场的变化对汇率进行调节控制的汇率制度。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货 币都实行单独浮动汇率制。(2)联合浮动汇率制。又称“集体浮动汇率制”、“共同浮动汇 率制”。具有密切经济合作关系的国家,如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货币之间实行相对固定的 汇率制度,时它们对集团以外国家的货币实行同升同降的汇率制度。(3)钉住汇率制。一国 货币按照固定的兑换比率与某一种外币或一组外币相联系的汇率制度。有些国家由于历史、 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对外贸易、金融往来主要集中于某个发达国家。为使这种贸易、金融关 系得到稳定发展,免受相互间的货币汇率频繁变动的不利影响,这些国家通常使本国货币 钉住该发达国家的货币,本国货币汇率随该发达国家的货币汇率浮动而浮动。例如,些英联 邦国家货币钉住英镑。有些国家的货币与由若干外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之间建立稳定 的汇率关系,随“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动而变动。这“一篮子”货币主要由与本国经济联 系密切的国家的货币和对外支付使用最多的货币组成。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以投资—储蓄法说明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并作图说明。 答:均衡收入指与计划总支出相等的收入。可以用投资—储蓄法说明两部门经济中均 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具体分析如下: (1)两部门经济中收人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人 均衡收入指与计划总支出相等的收入。计划支出由消费和投资构成,即。在收入决定 的简单模型中,总是先假定计划净投资是一个固定的量,不随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而变化, 即投资是一个常数。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人 上面说明使用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总供给)的方法决定均衡收入,下面再用计划投资 等于计划储蓄的方法求得均衡收入。 2.简述货币工资刚性下均衡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答:货币工资刚性下均衡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可以通过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加 以说明: (1)凯恩斯的最重要著作《通论》出版于 1936 年;那时,整个西方世界都处于严重 的大萧条时期,经济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和生产能力。《通论》基本上是针对这种状 态而撰写的,此外,该书也提出了货币工资具有“刚性”的假设,即假设由于种种原因, 货币工资不会轻易变动。 (2)处于上述状态,在“刚性”货币工资的假设条件下,当时的事实也表明,当产量 (从而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和货币工资均不会发生变化。 (3)和古典总供给曲线相对应,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具有水平线形状,其理由也
有两个:第一,货币工资(W)和价格均具有刚性,也就是说,二者完全不能进行调整。 第二,《通论》所研究的是短期的情况,即使不动用刚性工资的假设,由于时间很短,W 和 P 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调整。 (4)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3.简述库兹列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答: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正确地认识 和估计这些因素增长的贡献,对于理解和认识现实的经济增长和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是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国民产 值及其组成部分的长期估量、分析与研究进行各国经济增长的比较,从各国经济增长的差 异中探索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他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 (1)知识存量的增长。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 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现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 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的源泉。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要经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有一系 列中介因素,这些中介因素是: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企业家要有 能力克服一系列从未遇到的障碍;知识的使用者要对技术是否适宜运用作出准确的判断等。 在这些中介因素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最终会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库兹涅茨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是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 为了弄清什么是导致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库兹涅茨对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长期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以人均产值高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经 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结构变化。库兹涅茨认为,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中,济结 构转变迅速。从部门来看,是从农业活动转向于非农业活动,又从工业活动转移到服务性行 业。从生产单位的平均规模来看,从家庭企业或独资企业发展到全国性,至跨国性的大公司。 从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分配来看,以前要把农业劳动力降低 50 个百分点,需 要经过许多世纪的时间,现在在一个世纪中,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的百分比减少了 30 个 到 40 个百分点则是由于迅速的结构变化。库兹涅茨强调,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时期的总体增 长率和生产结构的转变速度都比它们在现代化以前高得多。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 产因素与结构因素相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制造业结构不能满足 现代经济增长对它提出的要求、需求结构变化缓慢、消费水平低,不能形成对经济增长的 强有力刺激。 4.简述 J 曲线现象。 答:J 曲线现象指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趋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
得到改善。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英文字母“J”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 时滞效应被称为 J 曲线效应。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之所以存在 J 曲线效应是因为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存在时 滞。于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并不会 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国货币 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减少。经过一段时间 后,这一状况开始发生改变,进口商品逐渐减少,出口商品逐渐增加,使经常项目收支向 有利的方向发展,先是抵消原先的不利影响,然后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会维持数月甚至一两年,根据各国不同情况而定。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 状况的影响是具有“时滞”效应的。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货 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在货币合同阶段,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不会 因贬值而发生改变,以外币表示的贸易差额就取决于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计价货币。如果 进口合同以外币计值,出口合同以本币计值,那么本币贬值会恶化贸易收支。在传导阶段, 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开始发生变化,但数量仍没有大的变化,国际收支 状况继续恶化。在数量的调整阶段,价格和数量同时变化,且数量变化远大于价格变化, 国际收支状况开始改善,最终形成顺差。因此,J 曲线效应产生原因在于在短期内进出口需 求弹性,本币贬值恶化贸易收支,而在中长期,,本币贬值能使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三、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 1.以 IS-LM 模型作图增加政府采购产生的挤出效应。 答:(1)挤出效应的发生机制 挤出效应指在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所以原财 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其发生机制是:①政府支出增加, 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 ②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 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在 IS-LM 模型中,若 LM 曲线不变,向右移动 IS 曲线, 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 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 LM 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 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状 态之前,“挤出效应”并不明显,此时政府推行的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仍是有效的。 (2)增加政府采购产生的挤出效应 (3)“挤出效应”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 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币的利率敏感程度
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 程度负相关;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在充分就业时,出效应最大,近于 1;在没有实现充分 就业时,挤出效应取决于政府开支引起利率上升的大小,此时挤出效应一般在 0~1 之间。 一般来说,从 LM、IS 曲线的斜率也可以判断挤出效应的大小。 2.一国经济处于内部均衡状态,在固定汇率制下,该国经济出现了国际收支顺差,试 作图说明该国经济如何同时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答:(1)内部均衡时的国际收支逆差 假定国内经济已经实现均衡,但国外经济却处于失衡状态。换句话说,国内经济已处 于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交点位置,但这一交点却并不在 BP 曲线上。 (2)固定汇率制度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 在固定汇率制下,BP 曲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应该变动 IS 曲线和 LM 曲线以实现内部 与外部的同时均衡,即在这种情况下,突通过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能够消除国际收支逆差,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总之,从原理上说,在内部均衡时,国际收支逆差出现的情况下,政策方针是,可以 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以减少资本净流出,从而实现外部目标,通过扩张性财政政 策扩大总需求以提高收入,从而保持内部均衡目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