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内蒙古通辽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17 道题,满分为 60 分,与历史同卡不同卷,合考时间为 120 分钟。
2.根据网上阅卷需要,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分别封装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的字母用 2B 铅笔涂黑。)
1. 时代楷模张桂梅,心系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倾情关爱贫困女孩和孤儿,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
中,是华坪儿童之家 130 多个孤儿的“妈妈”。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生命无价,承认别人的生命更重要
②承担责任往往伴随获得回报的权利
③服务社会会限制我们全面发展
④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勇于承担责任
A. ①②
【答案】D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智慧光芒。以下对应不合理...的是(
)
A.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B.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C.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友谊需要精心养护
D.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答案】A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
教育必修课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是因为(
)
①接受劳动教育,是青少年成才的关键
②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
③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④劳动教育创造物质财富,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A. ①②
【答案】B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 2021 年 1 月 15 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等
多种形式加强教育指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这(
)
①有利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②能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④能够促进学生彻底远离网络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5. 复习法律知识板块时小王做了如下知识卡片,其中正确的是(
)
①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
②犯罪的特征: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④刑罚:主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行政拘留;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A. ①②
【答案】C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4 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这体现了(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
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
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 ①②
【答案】B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7. 2021 年 3 月 8 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
报告》。报告中提到,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受理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申诉案件同比下降。主动履职的
公益诉讼、诉讼监督案件同比上升。这体现人民检察院(
)
①行使国家审判权
②行使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③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
④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
A. ①②
【答案】D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 下列关于我国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经济基础
③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 1 个
【答案】B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9. 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
①德治与法治
②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
③违法与犯罪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
A. ①④
【答案】A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 2021 年 5 月 15 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
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这表明(
)
A. 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
B.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显著
C.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D.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
【答案】B
11.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部分新闻内容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①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参与民主监督
②市民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
③居民参加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参与民主选举
④罗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参与民主管理
A. ①②
【答案】B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2.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截至 2021 年 5 月 11 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 141178
万人,与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下降 0.04 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增长 69.73%。材料体现了(
)
A. 我国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B. 我国总人口增速趋缓的基本特点
C. 我国人口素质偏低和老龄化加剧
D. 我国人口基数大、大量的人口流动的特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道小题,其中第 13 题 8 分,第 14 题 7 分,第 15 题 6 分,第 16 题 6 分,第 17
题 9 分,共 36 分。)
13. 【以案说法 学以致用】
九年二班班长小林经常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生活案例,请你和小林一起完成。
凌晨两三点某烧烤店依然在马路边营业,几位喝酒的年轻人大声喧闹、肆无忌惮,惹恼了楼上休息的
居民。劝阻无果后,楼上居民直接向食客们扔下垃圾,食客愤怒地连续将小砖头对着楼上扔去,边扔边骂。
随后有群众拨打 110 报警,民警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
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面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
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1)依据社会危害程度,食客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此类违法行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2)请评析楼上居民的行为。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理解。
【答案】
(1)一般违法行为。应该受到行政制裁。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楼上居民是没有正确行使
公民权利的表现,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应该受到法律处罚。
(3)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
14. 【崇法明理 提升素养】
为增强法律意识,小林组织了一次普法学习,围绕学习内容,同学们各抒己见。
2020 年 10 月 1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表会第 22 次会议表
决通过,2021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亮点颇多:“四大保护”拓展为“六大保护”,
增设强制报告制度,建立校园欺凌防控,细化家庭监护职责,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构建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末成年人保护体系。
小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感到很困惑。
小薇: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能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宪法的原则。
小蕊: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体现了全
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答小强的困惑。
(2)结合小薇的观点,请说出宪法的原则是什么?
(3)结合小蕊的表述,说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案】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
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尊重和保障人权。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5. 【民心共铸 携手发展】
五月份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政策宣传月,小林参加学校组织的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
宣讲一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居住 55 个民族,74 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不负使命,
同心合力打造了我们祖国北疆最美风景线,共同守护着“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中华一家亲,各族人
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宣讲二:《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自 202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摘录(一):应坚持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履行平等义务。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加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
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摘录(二):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入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与京津冀交流合作。
摘录(三):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高不开汉族、各少数民
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2)这些条例分别彰显了哪个民族原则?
(3)通过系列宣传活动,请从法律角度谈谈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答案】(1)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共同繁荣。
(3)拥护国家有关民族团结的相关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同破坏民族团
结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建言献策。
16. 【全球治理 大国担当】
小林所在的学校社团在每周一次的“时闻发布”中,展示了下列几则新闻,请你参与其中。
【中国数字】
我国“十三五”期间数据指标
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
PM2.5 情况
▲全国:占比从 2015 年的 2.8%下降到 2020
▲我国细颗粒物(PM2.5)浓度超标,区域大气污
年的 1.2%
染问题依然突出
▲重点地区:占比从 2015 年的 5.0%下降到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 PM2.5 分别超标
2020 年的 1.9%
62.6%、57.1%
(1)从以上数据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2)结合数据分析我们要坚持什么发展战略?
【中国方案】
2020 年习近平主席在 G20 特别峰会上承诺,中方有效地推进国际联防联控。中方已经建立起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向所有国家开放。要集各国之力,共同合作加快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科研攻
关,力争早日取得惠及全人类的突破性成果,切实为世界经济提振信心。
(3)划线部分为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提供怎样的思路?
【中国力量】
2021 年 3 月 18 日杨洁篪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
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4)阅读上述新闻你有什么感悟?
【答案】
(1)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是空气污染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
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4)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美双边关系的基础;
中国坚决维护自身利益,不屈从于外来压力。
17. 【党史百年 初心如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小林带领九年级同学积极策划了“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活
动方案,请同学们一起参与完成任务。
【学党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建设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这充分回应了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____________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3)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颂党恩】
到 2020 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充分彰显。
(4)脱贫攻坚精神体现了怎样的中国精神?
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2021 年 2 月 21 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这份文件发起了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的总动员。
(5)这体现了哪一发展理念?
【跟党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上了一条民族复
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
(6)除了本次活动,你还有哪些好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形式?
【答案】
(1)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人民。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
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共享。
(6)观看红色电影;请党史专家作报告;走访身边的优秀党员;听优秀党员讲革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