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60 分钟) 一、基础知识。 1.填空题。 1. 一本书有 348 页,已经读了 251 页。估一估,大约还有( )页没有读。 【答案】10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全书的总页数 348 页,减去已经读了 251 页,列式 348-251,把 348 看作 350,251 看作 250,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348-251≈350-250=100(页) 【点睛】在估算时既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也可以看成整百数,哪种合理,就用哪种 方法。 2. 奶奶的身份证号是 330121195905261440。奶奶的出生日期是( )年( ) 月( )日。 【答案】 ①. 1959 ②. 5 ③. 26 【解析】 【分析】身份证的第 7~14 位表示出生日期,其中第 7~10 位是出生的年份,第 11、12 位 是出生的月份,第 13、14 位是出生的日;据此解答。 【详解】奶奶的身份证号是 330121195905261440。奶奶的出生日期是 1959 年 5 月 26 日。 【点睛】熟记身份证的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钟面上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它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秒;( )秒是 1 分。 【答案】 ①. 1 ②. 60 【解析】 【分析】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秒针走得最快,分针其次,时针最慢,在钟面上有 60 个小格,12 个大格,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圈是 60 秒,即 1 分,据此解答。 【详解】钟面上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它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秒;60 秒是 1 分。 【点睛】此题属于钟表上的数学问题,同时考查了学生钟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4. 3 厘米=( )毫米 6000 米+4000 米=( )千米 7000 千克=( )吨 1 吨-800 千克=( )千克 【答案】 ①. 30 ②. 10 ③. 7 ④. 200 【解析】 【分析】把 3 厘米换算成毫米数,用 3 乘进率 10;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再把结果米换算成千米数,除以进率 1000; 把 7000 千克换算成吨数,用 7000 除以进率 1000; 把 1 吨换算成千克数,用 1 乘进率 1000,再减去 800 千克即可。 【详解】3×10=30;6000+4000=10000;10000÷1000=10 7000÷1000=7;1×1000=1000;1000-800=200 3 厘米=30 毫米 6000 米+4000 米=10 千米 7000 千克=7 吨 1 吨-800 千克=200 千克 【点睛】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 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5.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杭州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 1100( )。 一辆卡车载质量 5( )。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20( 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 1( )。 )。 【答案】 ①. 千米##km ②. 吨##t ③. 秒##s ④. 毫米##mm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即可。 【详解】杭州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 1100 千米。 一辆卡车载质量 5 吨。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20 秒。 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地选择。
6. 钟面上的时间从 3 时到 3 时 15 分,分针经过区域是整个钟面的     。 3 12 【答案】 【解析】 【分析】把分针旋转一周所经过的 12 个数字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 12 份,每份是它 的 1 12 ,从 3 时到 3 时 15 分,分针走了 3 份,分针经过区域是整个钟面 【详解】钟面上的时间从 3 时到 3 时 15 分,分针经过区域是整个钟面的 3 12 3 12 。 。(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 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7. 0 与任何数相乘都得( );203×5×0 的积是( ). 【答案】 ①. 0 ②. 0 【解析】 【详解】略 8. 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 5 份,小明吃了其中的 2 份,小明吃了这个披萨的     ;其余的 爸爸全吃完了,爸爸吃了这个披萨的     。 2 5 ; 3 5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小明吃的份数,依此填 空;将这个蛋糕看成单位“1”,然后用 1 减去小明吃了这个披萨的部分即可。 【详解】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 5 份,小明吃了其中的 2 份,小明吃了这个披萨的 1 2 3=  5 5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简单计算,应熟练掌握。 2 5 ;
9. 比较图①和图②的周长,在括号里填上“>”“<”或“=”。 ①( )②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转化的思想,把图②通过平移转化成长 2 厘米,宽 1 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 形的周长=(长+宽)×2,分别求出图①、图②的周长,再进行比较即可得解。 【详解】图①长方形周长:(2+1)×2 =3×2 =6(厘米) 图②长方形周长:(2+1)×2 =3×2 =6(厘米) 6 厘米=6 厘米 所以图①=图②的周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通过平移巧算物体的周长。 10. 把一个长 8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一个小长方形的周 长最大是( )厘米。 【答案】22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要使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 最大,也就是沿原来长方形宽边的中点分成两个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的长, 每个小长方形的宽等于原来宽的一半,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 式解答。 【详解】6÷2=3(厘米) (8+3)×2 =11×2
=22(厘米) 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最大是 22 厘米。 【点睛】本题关键是找出分割的方法,由此找出新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而求解。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1. 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 【答案】× 【解析】 【分析】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依此判断。 【详解】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不一定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小丽今年 5 岁。爸爸的年龄是她的 7 倍。明年爸爸的年龄也是小丽的 7 倍。( ) 【答案】× 【解析】 【分析】先用小丽今年的年龄乘 7,求出爸爸今年的年龄,再加上 1 岁,就是爸爸明年的年 龄,然后求出小丽明年的年龄,再用爸爸明年的年龄除以小丽明年的年龄即可。 【详解】5×7+1 =35+1 =36(岁) 36÷(5+1) =36÷6 =6 小丽今年 5 岁。爸爸的年龄是她的 7 倍。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 6 倍,所以原题的说法错 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倍数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注意:明年,小丽的年龄和爸爸的年龄都 增加 1 岁。 13. 一袋水果糖重 250 克,4 袋这样的水果糖重 1000 克。(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每袋水果糖的质量乘袋数,就是水果糖一共的质量,然后 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250×4=1000(克) 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进行计算。 14. 一条裤子 138 元,一双鞋子 259 元。400 元钱可以买下这两件物品。( ) 【答案】√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一条裤子与一双鞋子的总价钱,用加法计算,然后与 400 元比较即可。 【详解】138+259=397(元) 397 元<400 元,因此 400 元钱可以买下这两件物品。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1 吨铁的质量比 1 吨棉花的质量重。( ) 【答案】× 【解析】 【分析】铁和棉花的质量,因为都是 1 吨,所以它们一样重;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因为铁和棉花的质量都是 1 吨, 所以 1 吨铁的质量和 1 吨棉花的质量相比,一样重,故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 1 吨铁和 1 吨棉花的比较,不要被它们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既然都是 1 吨,就说明一样重。 3.选择题。 16. 学校操场跑道一圈长 400 米,丁丁跑了 2 圈,再跑( )米就是 1 千米。 B. 400 C. 200 D. 100 A. 600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圈是 400 米,丁丁跑了 2 圈,跑了 2 个 400 米,即 400×2=800(米);1 千米是 1000 米,减去跑的800 米,就是再跑的距离,即 1000-800=200(米)。
【详解】400×2=800(米) 1 千米=1000 米 1000-800=200(米) 再跑 200 米就是 1 千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17. 书店第一天售出图书 2014 册。第二天上午售出 985 册,下午售出 1990 册,两天售出的 图书大约是( )册。 A. 4000 【答案】B 【解析】 B. 5000 C. 6000 D. 3000 【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 整百数、整千数……;然后进行口算。据此估算出两天一共售出的册数即可得解。 【详解】2014+985+1900 ≈2000+1000+2000 =3000+2000 =5000(册) 两天售出的图书大约是 5000 册。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以及加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 用。 18. 小明 9:20 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放映了 20 分钟,电影是( )开始放映的。 B. 8:50 C. 9:40 D. 9:00 A. 8:30 【答案】D 【解析】 【分析】用小明到电影院的时间减去 20 分钟即可,依此计算并选择。 【详解】9 时 20 分-20 分钟=9 时,即电影是 9:00 开始放映的。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时、分、秒时间的推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要使 345× 的积是一个四位数, 最小是( )。 B. 3 C. 4 D. 5 A. 2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把三个选项中的数分别代入 345×□,求出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A.把 2 代入 345×□可得:345×2=690,690 是三位数; B.把 3 代入 345×□可得:345×3=1035,1035 是四位数; C.把 4 代入 345×□可得:345×4=1380,1380 是四位数。 D.把 5 代入 345×□可得:345×5=1725,1725 是四位数; 由以上可得□里面填 3、4、5 都可以,345×□的积是四位数,那么□最小应该填 3。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20. 两根一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一个长 8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另一根围成一个正方 形。围成的正方形边长是( )厘米。 B. 6 C. 8 D. 12 A. 3 【答案】B 【解析】 【分析】两根一样长的铁丝,所以长方形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那么边长=周长÷4,据此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8+4)×2÷4 =12×2÷4 =24÷4 =6(厘米) 围成的正方形边长是 6 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正方形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