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88 16
27 45
30 30 4
0 20 20
7
9
503 198
2
9
一、计算题。(共 26 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32 56
80 0
63 9
12 4
56 20
580 220
【答案】88;48;770;72;
0;36;96;72;
7;360;65;150
【解析】
【详解】略。
2. 直接写出得数。
3000 3
2
5
700 203
2
5
600 250
31
8
298 2
【答案】9000;350;1400;20
4
5
500;600;210;700
;1;
5
8
5
9
;
;
540 230
32 3
72 7
280 5
2
5
7
7
3 69
【解析】
【详解】略。
3.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69+771=
650-338=
★388+579=
309×6=
459×7=
★900-625=
【答案】1240;312;967
1854;3213;275
【解析】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
位进一。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
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
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详解】469+771=1240
650-338=312
★388+579=967
验算:
309×6=1854
459×7=3213
★900-625=275
验算:
二、填空题。(共 31 分)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系一面红领巾大约需要 40(
)
一个鸡蛋重约 60(
一张身份证厚约 1(
)
小方走一步大约 5(
)
)
【答案】
①. 秒
②. 克##g
③. 毫米##mm
④. 分米##dm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
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详解】系一面红领巾大约需要 40 秒。
一个鸡蛋重约 60 克。
一张身份证厚约 1 毫米。
小方走一步大约 5 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地选择。
5. 单位换算。
1 时 30 分 (
)分
6 千米 (
)米
(
)吨 3000
千克
4 厘米 2 毫米 (
)毫米
【答案】
①. 90
②. 6000
③. 3
④. 42
【解析】
【分析】根据 1 小时 60 分,1 千米 1000
米,1 吨 1000
千克,1 厘米 10 毫米,解答
此题即可。
【详解】1 时 30 分=60 分+30 分=90 分
6 千米 6000 米
千克
3 吨 3000
4 厘米 2 毫米 42 毫米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
)
(
)
(
)
【答案】
①.
【解析】
1
6
②.
5
9
③.
1
4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用分数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
(
1
6
)
(
5
9
)
(
1
4
)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
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7. 分针走一圈经过了(
)分钟。时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
【答案】
①. 60
②. 4 时
【解析】
【分析】根据对钟面上的时间的认识可知,分针走一圈经过了 60 分钟。时针从数字“2”走
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6-2)时。
【详解】 6 2
(时 )
4
分针走一圈经过了 60 分钟。时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4 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时间计算,关键是利用公式:经过的时间 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
8. 今年妈妈 28 岁,小华 4 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
)倍。4 年后,妈妈的年
龄是小华的(
)倍。
【答案】
①. 7
②. 4
【解析】
【分析】妈妈 28 岁,小华 4 岁,用妈妈的年龄除以小华的年龄即可求出今年妈妈的年龄是
小华的多少倍,再过 4 年,小华和妈妈的年龄都加 4,求谁是谁的几倍,利用除法计算。
【详解】解: 28 4
28 4
4 4
7
32 8
4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9. 用 0,3,6 这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这两个数相差(
)。
【答案】
①. 630
②. 306
③. 324
【解析】
【分析】要想组成的数最大,要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要想组成
的数最小,要把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但是最高位不能是零;再求
出两个数的差即可。
【详解】用 0、3、6 这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中,最大的是 630,最小的是 306。
630-306=324,所以这两个数相差 324。
【点睛】根据指定数字组数时,把指定数字从大到小排列组成的数最大,把指定数字从小到
大排列组成的数最小,但最高位不能是 0。
10. 把一根 2 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 4 段,每段长(
)分米。
【答案】5
【解析】
【分析】根据平均分的意义,先将总长度 2 米换算成 20 分米,再除以剪成的段数,即可求
出每段的长度。
【详解】总长度:2 米=20 分米
每段长:20÷4=5(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分的意义及应用,同时需注意长度单位的换算。
11.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 9,比分子大 2,这个分数是(
),它里面有(
)
个
1
9
。
【答案】
①.
【解析】
7
9
②. 7
【分析】一个分数的分母是 9,比分子大 2,则分子是(9-2),即 7,据此即可写出此分数;
分母是 9 的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9 份,每份是
1
9
,分子是取的份数,即
1
9
的个
数。
【详解】9-2=7
这个分数是
7
9
,它里面有 7 个
1
9
。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写法。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
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2. 3□5×3,要使积是三位数,□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
)。
【答案】
①. 2
②. 3
【解析】
【分析】因为 3□5 百位上的数乘 3 等于 9,要使 3□5×3 的积是三位数,那么十位上的数
与 3 相乘,不能超过 10;要使积是四位数,则十位上的数与 3 相乘要超过 10,据此解答即
可。
【详解】当□里填 2 时:
3□5×3
=325×3
=975
当□里填 3 时:
3□5×3
=335×3
=1005
所以要使积 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2;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同时根据进位的情况进行初步估算也是解
题的关键。
13. 197+58 可以这样计算:197+58=200+58-3=255。请用这样的方法计算:27+599
=(
) (
)。
【答案】
①. 27+600-1
②. 626
【解析】、【分析】计算 197+58 时,将 197 看作(200-3),则先算 200+58,再减去 3。同
理可计算 27+599,把 599 看作(600-1),先算 27+600,再减去 1。
【详解】27+599=27+600-1=627-1=626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加法,注意多加了要减去。
14. 小芳的学号是 20180508,表示她 2018 年入学的 5 班 8 号同学。小丽是 2019 年入学的 2
班 36 号,小丽的学号应该是(
)。
【答案】20190236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编码的构成是:入学年份 班级 学号,也就是前四位数表示年份,
第五、第六位数表示班级,第七、第八位数表示学号。据此填写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丽是 2019 年入学的 2 班 36 号,小丽的学号应该是 20190236。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编码的构成,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5. 用一张长 8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厘米。
【答案】6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把长方形折成最大的正方形,以长方形的宽为边长去折,据此解答。
【详解】用一张长 8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6 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关键是明确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16. 三(1)班有 40 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和音乐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 21
人,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有 24 人,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
)人,只参加美术
兴趣小组的有(
)人,只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有(
)人。
【答案】
①. 5
②. 16
③. 19
【解析】
【分析】先用 21 加 24 求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和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和,再减去三(1)
班的总人数 40 就是重复计算的人数,也就是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然后用参加美术
兴趣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就是只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同理,求
出只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即可。
【详解】21+24-40
=45-40
=5(人)21-5=16(人)
24-5=19(人)
所以,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 5 人,只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 16 人,只参加音乐兴趣小
组的有 19 人。
【点睛】此题考查利用容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可以借助图形解决问题。
17. 如图,小林周末帮妈妈买早餐油条,其中小林周六买油条付了(
)元。
【答案】6
【解析】
【分析】从图上可得:9 根油条 18 元,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先求出每根油条多少钱,再
算出周六买 3 根油条需要多少钱。
【详解】18÷9×3
=2×3
=6(元)
所以,小林周六买油条付了 6 元。
【点睛】因为周日买的油条数量是周六的 3 倍,所以周日花的钱数是周六的 3 倍,据此也可
解答。
三、选择题。(共 8 分)
18. 图中图形周长最大的是(
)。
B. B
C. C
D. D
A. A
【答案】B
【解析】
【分析】
如图所示,将各个图形的边平移后可知,A 图形的周长等于长 3、宽 2 的长方形的周长,B
图形的周长等于长 5、宽 2 的长方形的周长,C 图形的周长等于长 3、宽 2 的长方形的周长,
D 图形的周长等于长 3、宽 2 的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两条长 1 的小竖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分别计算出四个选项中图形的周长,即可选择。
【详解】A.(3+2)×2=5×2=10;
B.(5+2)×2=7×2=14;
C.(3+2)×2=5×2=10;
D.(3+2)×2+2=5×2+2=10+2=12;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利用平移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转化到
规则图形中,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