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一种实用ups电源电路图及电路工作原理.pdf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料共2页,全文预览结束
一种实用ups电源电路图及电路工作原理 一种实用 电源电路图及电路工作原理 UPS即不间断电源(ups不间断电源),该装置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停电后,用户还能再工作一段时间紧急存盘, 不会因为停电而影响工作或使数据丢失。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可将市电稳压后提供给负载使用,此时 ups(ups稳压电源)被当做交流市电稳压器,与此同时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时,UPS 便立即将机内电 池的电能向负载继续供电,使负载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并保护负载、软件、硬件不被损坏。UPS 设备通常对电 压过大或电压太低都可以提供保护,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实用ups电源电路图及电路工作原理。   UPS即不间断电源(ups不间断电源),该装置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停电后,用户还能再工作一段时间紧急存盘,不会因为 停电而影响工作或使数据丢失。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可将市电稳压后提供给负载使用,此时ups(ups稳压电源)被当做交流 市电稳压器,与此同时还向机内   在使用ups电源(ups电源的作用)时,我们要留意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UPS的输出负载控制在60%左右为最佳,可靠性最高。   2)UPS放电后应及时充电,避免电池因过度自放电而损坏。   3)UPS的使用环境应注意通风良好,利于散热,并保持环境的清洁。   4)切勿带感性负载,如点钞机、日光灯、空调等,以免造成损坏。   5)UPS带载过轻(如1000VA的UPS带100VA负载)有可能造成电池的深度放电,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应尽量避免。   6)对于多数小型UPS,上班再开UPS,开机时要避免带载启动,下班时应关闭UPS;对于网络机房的UPS,由于多数网络 是24小时工作的,所以UPS也必须全天候运行。   7)适当的放电,有助于电池的激活,如长期不停市电,每隔三个月应人为断掉市电用UPS带负载放电一次,这样可以延长 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UPS   UPS电源系统由4部分组成:整流、   净化功能由储能电池来完成,由于整流器对瞬时脉冲干扰不能消除,整流后的电压仍存在干扰脉冲。储能电池除可存储直 流直能的功能外,对整流器来说就象接了一只大容器电容器,其等效电容量的大小,与储能电池容量大小成正比。   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是不能突变的,即利用了电容器对脉冲的平滑特性消除了脉冲干扰,起到了净化功能,也称对干扰的 屏蔽。频率的稳定则由   在电网电压工作正常时,给负载供电如图所示,而且,同时给储能电池充电;当突发停电时,UPS电源开始工作,由储能 电池供给负载所需电源,维持正常的生产(如粗黑→所示);当由于生产需要,负载严重过载时,由电网电压经整流直接给负载供 电(如虚线所示)。   二、实用ups电源电路图及电路工作原理   实用ups电源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电路工作原理:常态下,市电(220V)通过可调充电器向蓄电池充电,同时自启动继电器K1吸合,R1与VZ1、VZ2对蓄电 池+24V电压进行分压采样,采样电压Vo通过R2、VD3加到V1基极,使V1处于线性放大状态,V2、V3深度饱和,直流控制继 电器K吸合,+24V电压通过K、K1送至逆变器V+端,逆变器工作,输出220V正弦波电压,同时自锁继电器K2吸合。   当市电断电时,K1断开,初时输人电压+24V不变,K继续吸合,由于K2的自锁作用,+24V仍正常送至逆变器。经一段时
间后,电池电压开始下降,Vo跟着下降,V1导通减弱,V2升高;当叽升高至一定值(即蓄电池电压下降至22V)后,V2退出饱和 进人线性放大,V3迅速下降;V3通过R7反馈至V1基极,使得V2继续升高,形成一个雪崩过程。   V2、V3迅速截止,K断开,蓄电池送至逆变器的+24V直流被切断,逆变器停止工作,同时K2断开。逆变器停止工作后, 由于蓄电池内电动势的作用,蓄电池很快恢复24V电压,与常态一样,V2、V3饱和,K吸合。   但由于此时K1、K2均断开,+24V无法到达逆变器,逆变器不工作,从而保护了蓄电池。只有当市电恢复正常后,K1吸 合,逆变器才能工作,此时充电器已向蓄电池充电。   调整R1可在市电断电时校准蓄电池电压下限保护起控值,亦同时调整市电断电时UPS的最长工作时间。   元器件选择:充电器选用市售24~12V/50A可调充电器;逆变器选用功率500V·A、直流工作电压为24V逆变器;蓄电池选用 两个12.80A·h铅蓄电池串接;交流继电器规格为220V/10A;直流继电器规格为24V/20A。   通过上述小编对一种使用upd电源电路图及其工作原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ups电源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吧。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不间断电源已经广泛应用于通讯、国防、医院、矿山、网络设备、航天、工业、计算机业务终端、网络服务器、数据 存储设备等各个领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