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结构基本形式的文字是 ( ) B.甲骨文 ) C.毛公鼎金文 D.秦睡虎地竹简小篆 B.温故而知新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A.灰陶尊符号 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下列反映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儒 家名言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关键在于它找到了 一套大一统制度。”关于秦朝“大一统制度”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创立皇帝制 度 C.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4.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历史上某个朝代,看见城市里有热闹的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瓦 子里有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供住宿的邸店很多。由此确定来到的朝代是( A.汉朝 5.历史地图包含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请判断对下面两幅地图相关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 一项是( B.中央设立丞相等官职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 )
A.两次远行都发生在汉朝 B.张骞、郑和都是伟大的航海家 C.都促进了中外友好交往和经济交流 D.两次远行都到达过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被 6.2018 年 5 月,台湾当局再次被排除世界卫生大会之外,因为承认“九二共识”是台湾方 面通向世界卫生大会的唯一“通关密码”。下面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的史实是( ) ) B.戊戌变法 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D.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A.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 C.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7.2018 年 3 月,距今约 3000 年的西周青铜器“虎鎣”现身英国(如右图所示)。目前“鎣” 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七件。“虎鎣”之前的拥有者曾参与洗劫圆明园,由此而获得“虎鎣” 等珍贵文物。据此判断“虎鎣”之前的拥有者参加过( A.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 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 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这 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 9.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里,毛泽东相继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 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 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革命道路”具体指的是( A.实业救国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0.1938 年春,日军进犯徐州(如图所示)。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截断 日军补给,日军被歼灭一万多人,南京失守后的士气为之重振。这次战 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11.“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 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 ) B.打倒列强,除军阀 D 和平民主建国 ) D 淮海战役 )
) B.文艺复兴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2.“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 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之所以这么理解,是因为 1492 年开始的( A.新航路开辟 13.右图是 2018 年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日(5 月 5 日)中国赠送给马克思故乡的礼物。 早在 1848 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震撼世界的( A.《人权宣言》B.《人民宪章》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4.“至少是美国——自 20 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管理论如何变化,经济政策从来没有放弃 过国家干预;干预的方向虽然有所不同……干预的结果却大同小异。”上述文字中提到的 “国家干预”始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 ) 15. 从下面《日本经济计划一览表》中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 ( ) 因是 A.适当的经济政策 B.非军事化改革 C.美国扶持 D.朝鲜战争的爆发 16.下图是世界历史上某一时期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1955 年格局形成”指的是() 时间 1955 年 1957 年 1960 年 战略计划 评价 《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 《新长期经济计划》 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 《国民收人倍增计划》 经济进人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 一战爆发 体系建立 1914 年 1919 年 1921 年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C.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 格局形成 1955 年 二战爆发 1939 年 B.两极格局 D.世界多极化格局 苏联解体 1991 年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球经济的‘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 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据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B.经济全球化完全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 C.经济全球化已完全实现了世界各国互利互惠 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18.提出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疾病的济南籍名医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19.1928 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的目的是( ) A.扶植新的代理人 C.向奉系军阀施压 B.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 D.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日斗争 20.济南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在( ) A.1949 年 B.1950 年 C.1978 年 D.1986 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21.(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帝王 措施 隋炀帝 ① 唐太宗 武则天 ③ 扩大国学规模 ②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1)材料一是某学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隋唐科举制度发展历程”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请 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6 分) 材料二 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 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明朝改革科举考试的措施,并简析该措施的积极影响。(4 分) ——任晔《明代科考中的南北分卷》 材料三 1755 年,英国《绅士杂志》在一篇关于中国的文章中提道:“写作是一个有理性 的人惟一愿意接受的考试方式……所有作者一致认为,中国的行政管理水平远在其他国家 之上……他们的功名头衔均非世袭……每年一度在中国的都城开科取士。”同一时期的龚 自珍(1792-1841)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 拘一格降人才”,对科举制度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科举制度为什么在西方备受推崇,而龚自珍却抨 击科举制度导致了“万马齐喑”的现实局面?(6 分) 22(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是 1978 年 11 月 24 日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18 位农民签下的 “生死状”,现作 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你认为其收藏价值何在?(4 分) 材料二 1978 年以来广东及全国经济增长变化图
(2)依据材料二,分析 1978 年以来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变化的因 素有哪些。(6 分) 材料三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 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 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 变化。 (3)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 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6 分) ——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23.(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所示图片为伦敦水晶宫,是 1851 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的展馆。结合所学知 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6 分) 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得到的东西比矿山和工场从科学得到的东西多得 材料二 多……甚至在 18 世纪后期和 19 世纪初叶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也是如此。但是,到 19 世纪 末,形势起了根本的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咨询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
造完全新的工业 (2)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谈谈材料二中提到的“完全新的工业”有哪些。(至少举两例)(6 分) 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对于工业革命的影响,(美)托马斯·K·麦格劳曾说:“工人的工资翻了一番;住的是舒适 的新房;土地、道路和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而黄正华在《世界现代化进 程十五讲》中说:“……工厂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工人居住在肮脏 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 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分别概述两位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 命的认识。(6 分) 济南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B【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发展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 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符合题干要求。故选 B 2.C【解析】本题考查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A、B 项是关于教育、学习方面的名言;D 项是 对时间的感慨慨及惜时的感悟。 C 项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蕴含了人 与人要和谐相处的思想。故选 C。 3.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大一统的相关知识点。A、B、C 项都是秦朝大一统制度的内容, 而 D 项是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故选 D 4C【解析】本题考查宋朝时期的社会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出现了娱乐兼营商 业的场所,即“瓦子” “勾栏”,故符合题意的是 C 5.C【解析】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分析题干中图片可知,上图为张骞 通西域,下图为郑和西洋。根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发生于明朝,A 项错 张骞不是航海 家,B 项错误。D 项只符合郑和下西洋。而 C 项说法两者皆有,故选 C。6.D【解析】本题考查 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根据所学可知,1684 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 设置,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能够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他三项无法体现这一点。故选 D。
7.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抢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故 B 符合题意。 8.A【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由题干材料中的“约三十五年的运动”“只采 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 略了”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描述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故选 A。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9.C〖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的道路。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苹命道路是指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只有这一道路才能实现革命的最终胜利。故选 C 10.B【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一台儿庄战役。由题干中的时间“1938 年 春”、指挥者“李宗仁和地图中的“台儿庄”,可知这次战役是台儿庄战役。故选 B 11.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成就——重返联合国。由题干材料中 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这一要求的只 有 C 12.A【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及影响。由题干中的时间“1492”及“全球 化的开始”,联系所学可知 1492 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全球化也由此开始。 故选 A。 13.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根据所学可知,1848 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 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 D 14.C【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由题干材料中的“美国”“自 20 世纪三十年代 以来”“国家干预”,可知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 C 项 15.A【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由题干中对三个战略 计划的评价可知,日本实行适当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故选 A。其他三项在表 格中没有体现。 16.B【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根据所学可知,1955 年,华约建立,标志着两极 格局最终形成、其他三项都不符合时间要求。故选 B 17.D【解析】本题考查对全球化利弊的辨析。题干材料“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 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A、B、C 说法都 是错误的。故选 D 18.A19.B20.D 21.(1)①设置进士科②设置殿试、武举③唐玄宗 (2)措施:南北分榜取士 积极影响:保证科举取士的区域公平性。(若答“平衡南北政治势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 定”亦可) (3)西方:科举制有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体现了正平等的原则,有利于打击贵族特权。 龚自珍:科举制走向僵化,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采用八股文的形式,束缚思想,败 坏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第(1)题,表格根据所学填写回答即可,隋 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武则天设置殿举、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第(2) 题,根据材料二中的“南北士子分榜录取"来回答措施,积极影响从区域公平性、维护统一稳 定等方面回答即可。第(3)题,分析材料三可知,西方对科举制度的积极方面非常推崇,而龚 自珍是对科举制的不断僵化和八股取士的弊端等方面进行抨击,从这两方面进行回答即可。 22.(1)价值:该“生死状”是中国农村开始走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见证 (2)变化:由 1978 年远远落后于全国到 1984 年迅速追上全国,之后一路领先 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圳等地设立经济特区等。 (3)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第(1)题,“生死状”是小岗村农民分田到户的伟大尝 试,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见证,其收藏价值从这一方面回答即可。第(2)题,识读材料 二图片,1978 年以来,广东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变化的因素从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建立 等方面回答即可。第(3)题,根据所学可知,这一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 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1)产品:蒸汽机、火车机车等。 (2)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 (3)观点:一方面,工业革命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等巨大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产生了工人相对贫困,环境污染严重,贫富悬殊等负面影响 认识:工业革命既要重视科技创新,又要注意环境保护,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之路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第(1)题,由材料一中的时间“1851 年”可知, 这一时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博览会展示的产品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具体成就,举两例 即可。第(2)题,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制造、飞机制造 的出现等来回答即可。第(3)题,观点从工业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回答,而认识从可 持续发展的角度回答即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