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江苏扬州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A卷.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江苏扬州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计 6 分) 1.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第 39 条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的领导责任制是 ___________。 2. 共青团中央开展的学术科技活动主要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___________。 3. 林则徐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_”。 4. 张三深夜下班回家,遭到李四持刀抢劫。反抗过程中,张三夺过李四的刀刺中李四的主 动脉,导致李四失血过多死亡。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张三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张三的行 为属于___________。 5. 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方面存在的问题。 6. 扬州大学的校训是___________;校风是___________。 7. 扬州大学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我校建设成为___________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8. 洋务运动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和___________结束 后兴起的。 9.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___________ 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10. 可与中国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媲美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是___________。 二、简述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 电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工具之一,但是有很多学生不是用电脑来查阅资料、辅 助学习,而是痴迷于聊天、游戏等,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你如何解 决这一问题? 2. 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3. 作为高校辅导员,你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基层团支部的活力? 4 目前,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很大,但有少数家庭不贫困的学生也向学校申请国家 助学金。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
5. 有人说,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若对学生管得过死,可能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与积 极性;若对学生管得过松,又可能导致秩序混乱,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对此,你如何 理解? 三、操作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1 某学院拟给学生召开一个就业指导会议,让你做就业指导讲座,请列出讲座要点。 2 大学本科新生刚进校时年龄大多 18 岁,请你针对扬州大学某学院 2014 级新生(150 名左右)拟写一份“18 岁成人礼”系列教育活动策划书。(至少写出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3. 为了给准备参加考研的学生增开部分复习用的长明灯教室,请你以××学院的名义向学 校起草一份申请书。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1 某高校为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在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此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但也 引发一些问题。比如,留在宿舍不去上课的学生增加了,同宿舍同学因是否需要开空调矛盾 增加了,等等。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 2 黄某,2008 年 8 月考入江苏某高校,因家庭经济贫困无法交学费,报到时学校“绿色 通道”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在大学期间,学校为她安排勤工助学活动,解决了生活困难。 她学习认真刻苦,多次获得奖学金,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即将毕业之际,她满怀信 心走上社会就业时,找工作多次碰壁,看到其他同学找到工作,心里压力特别大,无法面对 父母和关心自己的老师,想到即使找到工作还面临买不起房子等诸多困难,她选择了出走后 被找回学校。 请你写出黄某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作为辅导员,你将如何 进一步开展工作,帮助黄某摆脱困境。 五、写作题(40 分) 材料 1:我国规定,研究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 权法》、《专利法》、中国科协颁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等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社会公德及学术道德规范,要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 勇于探索创新,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科学诚信。 材料 2: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不遵守基本学术道德规范而相继卷入学术造假事件。从造假 事件的披露来源地学术打假网站来看,国内存在类似事件的高校绝不仅仅只有这些,关于学 术腐败、项目造假、论文抄袭等的举报和揭露不胜枚举。 2010 年 7 月 1 日,素有打假斗士之称的方舟子,连续在其微博上发文,举证质疑唐骏在
他所写的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当中所说的论文、学历,以及数项发明专利,还有他海外 创业经历,都涉嫌造假。一时之间,关于唐骏是否造假这样的疑问也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2010 年 7 月 8 日,网名为 Isaiah 的人士先后发表六篇文章指证著名学者朱学勤 1992 年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涉嫌抄袭。后集结题为《朱学 勤:学术界的又一个汪晖?》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材料 3:据报道,在北京大学,学术道德规范与科技论文写作成了研究生的必修课。与此同 时,学校还倡导不同学科的资深教授和热心学术道德教育的教师,主持本学科的研究生学术 规范和学术道德类课程。 北大对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可谓煞费苦心,居然将其纳为必修课。也就是说,如果这门功 课通不过,研究生毕不了业,也拿不到学位。可是,若一名学生在这门课的考试或者完成这 门的作业中,有作弊和抄袭,但老师没有发现,给了他一个很高的分数,那么,这名同学的 学术道德是高还是低呢?——按必修课成绩来看,当然很高,可是按他的实际学术规范,却 根本不及格。还有,如果一名同学通过了此门必修课,却在发表的论文和撰写的毕业论文中 有学术不端行为,那么,怎样评价通过学术道德必修课与学术不规范这一矛盾呢?另外,假 使某个给同学们上学术道德课的老师本身就有学术不端行为,那给学生的教育,是不是说一 套做一套呢? 材料 4:中新网 2012 年 1 月 9 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 全国委员会日前发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下发通知要求相关部门贯彻执行。 规范要求,高校老师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与深入贯彻落 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材料 5:从 2001 年起,国际物理学界出现了一颗闪亮的明星,他就是贝尔实验室的舍恩。 在短短的两年间,他发表了 90 余篇论文,绝大多数是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如《科学》和《自 然》。有一段时间,舍恩每八天就发表一篇论文。他被誉为爱因斯坦第二,被视为诺贝尔奖 的当然得主。不过,在 2002 年的 9 月,舍恩建立的这座科学大厦顷刻间土崩瓦解,他发 表的论文被所刊载的杂志整批整批地撤销。仅在 11 月份,《科学》杂志就一次撤销了舍恩 的八篇论文。因为贝尔试验结果多数是伪造的或经过篡改。贝尔实验室的董事长欧西发表声 明说,我们为这一科学不端行为发生在贝尔实验室而感到深切地悲痛。在它 77 年的历史中, 这是第一次。 材料 6:2010 年 7 月 8 日,有网友发帖指出,上海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博士朱学勤 2003 年再版博士论文有抄袭、剽窃,认为朱学勤的论文存在学术不规范,“将间接引用伪装成直 接引用”;大量引用西方学者的研究材料,却未加以注明。随后,众多媒体展开后续报道。 经过近半年的调查,2011 年 1 月 7 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发布“关于朱学勤的博 士论文涉嫌抄袭的调查结论”(学术规范字[2010]9 号),认为,尽管朱文中涉嫌抄袭而被举 报的部分在学术规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对其剽窃抄袭的指控不能成立。
相比朱学勤一案,清华大学教授汪晖的抄袭一案就更加让人难以置信。当南京大学教授王彬 彬指出汪晖的著作涉嫌抄袭之后,作为汪晖所在单位的清华大学以及授予他博士学位的中国 社会科学院都对此保持沉默。汪晖本人也一直试图在“躲避”媒体,避而不谈“抄袭门”事 件。被寄予厚望的清华大学,在“抄袭门”一事发生后,让学界和公众很是失望。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曾发表文章指出:反剽窃是大学校方的当然职责,由他们处置此事名正 言顺。如果清华大学站出来,就此事给一个“说法”,相信平息纷争的机会很大。 方舟子说,汪晖一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根本就不理睬;朱学勤一案,虽然复旦大学的调 子很高,但结果是包庇下来。缘何如此?方舟子说,“一方面是其中的利益关系。处理造假 案件会对学校的利益和声誉造成损失,他们往往就不愿意处理;特别是如果案件涉及领导和 学术地位较高的人,因这些人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一般不会处理。另一方面,学术道德委员 会和规范委员会内部的成员本身就未必 ‘干净’,害怕处理会引火烧身。” 材料 7: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接受采访时,针对科学道德问题发表了看法。近年来,由 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科技体制、法律法规、制度措施还不够健全完善等原因,科技界面 临着学术失范和学风浮躁的严峻挑战;科技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引发的科学道德问题也愈益 明显。对此,我国目前急需建立具体有力的监督、约束和惩戒机制,对科学不端行为的社会 监督与控制急需相应的制度保障;应该努力形成教育、倡导、约束、监督、惩戒机制,鼓励 与规范科技人员的科学诚信,规范科技人员的行为,形成政府宏观引导、科技界严格自律、 社会关注与监督的科学道德建设格局。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的采访中指出,造成学术 腐败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行政权力的干预。第二个原因,我国的科研经费形成粥少 僧多的局面。第三个原因,现在好多地方把拿来的科研经费变成改善单位研究条件,这还是 好的,有的甚至变成改善个人生活的收益。第四个原因是,科研经费拿到后,缺少有效的监 管,特别是对成果的鉴定。这些也不是个人的品质问题,而是体制性问题。概括来说,学术 权力化和学术商品化或者市场化是学术腐败根子上的因素。现在应该进行综合治理。如果我 们的体制是对的,要坚持,如果错了,就要调整。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制度不能动,而大家去 寻求变通。 材料 8:2006 年 5 月 10 日,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 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实行一票否决制,抑制“学术成果 GDP”。 2006 年 5 月 23 日,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在北京成立,紧盯高校学术不端剑指学术造假。 材料 9:近年来,造假、抄袭等丑闻萦绕着学术圈。2012 年 3 月 8 日,“两会”上,全国 人大代表闫希军建议,应设立“学术欺诈罪”。 他建议,应通过立法,明确学术行为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使学术诚信的要求能够标准化和 可操作化。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举报机制,形成完善的外部监督;建 立并完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专门调查机构,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对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结果 及时向社会公布,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另外,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特别是对于 以虚假课题或项目等形式骗取扶持资金,甚至以虚假成果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建议设立
独立的“学术欺诈罪”,予以严厉处罚。对于高科技、高职位、高智力的学术欺诈行为,更 要从严惩处。 1 从上述材料看,你认为导致学术腐败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学术腐败?(不少于 500 字)(10 分) 2. 就所给材料,以《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800 字左右,要求观点鲜 明,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30 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计 6 分) 1.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 创业计划竞赛 3. 岂因祸福避趋之 4. 正当防卫 5. 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6. 坚苦自立;求是、求实、求新、求精 7.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 8. 第二次鸦片战争 9. 波茨坦会议 10. 《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简述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 (1)这是当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让人担忧,但也不需要将其视为 洪水猛兽。(1 分)(2)①关键要合理引导。②加强教育、加强监督。③积极开展大学生健 康文明上网。(3 分) 2.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学习活动,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第二课堂活动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可以促进学生的研 究性学习能力提高。(1 分)(2)①可以开展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将竞赛目标变为学习研究 的动力,引导学生在竞赛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②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引导学生在探讨
学术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术研究能力。③利用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将的学生的 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术调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研究性学习能 力。④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将各种专业竞赛活动转为学习研究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参加 活动的过程中增强研究性学习的能力。⑤挑战杯系列活动。(3 分) 3. (1)通过选拔、培训等途径加强基层团支部干部队伍建设。(1 分)(2)加强团员队伍 建设,强化团员意识,重温入团誓词、保证“推优”工作质量、组织志愿服务等。(1 分) (3)根据学生成人成材的实际需求,开展能够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 生的积极性。(2 分) 4. (1)这一现象可能是少数学生受社会、家庭影响或者个人价值取向扭曲所造成的。学 校一定要引起重视,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资助工作。(1 分)(2)做好引导工作,明确 资助意义;做好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严格程序、调查学生家庭经济现状、开展家访等); 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资助对象,接受学生的监督;对违反资助规定的学生,在适度范围内给予 批评教育。(3 分) 5. (1)这种说法有道理。这种情况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1 分)(2) 大学生处于思想最活跃,最具有创新精神的年龄阶段,不宜管得过多过死。但也有些大学生 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不宜管得过松。(1 分)(3)依据学校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做到宽 严有度。既要合格规范,又要个性特长。(2 分) 三、操作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1. (1)就业的意义。(2 分)(2)就业的途径(例如:考研、考公、考编、考村官、支援 西部、到企业、出国、自主创业等)。(2 分)(3)就业的准备(夯实专业基础,明确就业方 向,采取针对性措施)。(2 分)(答案只针对毕业生年级学生的,扣 1 分) 2. (1)活动策划书的格式(活动意义、内容、总结)。(3 分)(2)开展的教育内容。① 责任教育。②感恩教育。③涯规划教育;④奉献教育。(3 分) 3. 请示的格式:标题(1 分)、抬头(1 分)、主体(2 分)、落款(1 分)、时间(1 分)。 (要求:格式规范、主题明确、语句通顺)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1. (1)总体看法:这一现象很正常,众口难调。(2 分)(2)解决办法:①要增强问题的 预见性,尽可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②针对已出现的问题,应合理疏导、教育、处理。 ③及时向校(院)反映,建议校(院)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6 分) 2. (1)困境:就业压力过大,对未来发展缺乏信心,耐挫能力不高等,对就业问题产生 焦虑。(2 分)(2)原因:自己和家庭对学生的前途所定的目标较高,最终结果与目标产生 很大的落差,导致出走。(2 分)(3)办法:①开展心理咨询。②就业指导。③就业帮扶。 ④重点关注。(4 分)
五、写作题(40 分) 1. (1)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法律法规不健全。②自身道德修养不够。③功利化社会风气 的不良影响。④监管不严,惩罚力度不够。(5 分)2. 防范措施: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②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③营造廉洁的社会风气。④加强监管,加大惩罚力度。(5 分) 2. (1)总体要求:观点鲜明,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2)内容要 求: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的含义及其关系。(8 分)学术腐败的原因及其危害性。(8 分)防 止学术腐败的途径和方法。(8 分)加强对大学生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诚信教育的意 义。(6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