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新疆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考试真题
(时间:90 分钟 分数: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
3.考生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按要求直接作答。
第一部分(选择題,共 50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D.6 月 14 日 22 时
B.6 月 13 日 23 时 C.6 月 15 日 1 时
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是第 21 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将于 2018 年 6 月 14 日至 7 月 15
日期间举行。揭幕战俄罗斯对阵沙特阿拉伯的比赛于当地时间(东三区)6 月 14 日 18 时开
赛。据此,回答 1—2 题。
1.揭幕战俄罗斯对阵沙特阿拉伯的比赛开赛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
A.6 月 14 日 23 时
2. 世界杯比赛期间(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乌鲁木齐地区昼夜等长 D.乌鲁木齐地区昼短夜长
读下图,完成 3—4 题。
3.该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A.大气降水 B.春季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4.该河流最有可能位于( )
A.地中海沿岸 B.浙江南部丘陵、山区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
读下面四种不同降雨类型示意图,回答
5~6 题。
某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分布
5.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A.①
B.②
)
(
c.③
D.④
6.冷锋影响下,能形成
(
)
C.秋高气爽
A.梅雨
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B.伏旱
D.狂风暴雨
图2
7.图中②表示大气的( )
A.反射作用
8.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概念。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02
排放可以使( )
A.①增强
B.吸收作用
D.保温作用
C.辐射作用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贯穿大自然运动和演化的全过程。来自太阳的外部力量激荡着江
河湖海,运筹出风云变幻;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演绎着褶皱断层,营造出高山深壑。据此
完成 9~10 题。
9.下列地形、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喀斯特地貌 C.恒河三角洲 D.风蚀蘑菇
10.使“背斜成谷”的主要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侵蚀作用 C.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
近日,北京 pm2.5 频频爆表,网友纷纷晒出北京
重度雾霾的照片,市民深感担忧。读北京 pm2.5 污染
物排放构成图,回答 11 题。
11.形成华北地区雾霾的原因不包括( )
A.秋冬季节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
风、逆温气象条件等自然因素 B.“三高”(高收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
C.大气污染区域化和生活方式高碳化
D.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下的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图回答 12~
13 题。
欧洲
俄罗斯
欧洲
中 亚
波斯湾
西 亚
印度洋
南亚
南海
东南亚
12.陆地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中国北京—中亚—俄罗斯—欧洲,穿越的地区呈
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3.从中国广州开往西亚的商船航行在北印度洋海域时,船员能明显感受到顺风顺水的季
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哈密瓜原产于新疆,但现在已在海南岛栽培成功,目前已大量供应当地市场。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 14~15 题。
14.海南岛种植哈密瓜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 B.市场 C.气候 D.交通
15.冬季我国北方居民能吃到新鲜的来自海南的哈密瓜,得益于( )
A.市场的扩大
B.科技的进步
C.交通条件的改善
D.政策的支持
16.北京郊区某农场新采摘了 10 吨西红柿,想要运往北京市内农贸批发市场,选择最合理
的运输方式为(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回答 17~18 题。
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①
②
③
④
3.9
3.8
2.9
1.2
3.3
2.1
1.7
0.9
0.6
1.7
1.2
0.3
17.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人口政策 ②自然环境 ③社会福利 ④文化观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
人员等流动。读甲、乙表示的两个不同的区域图,回答 19~20 题。
19.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
主要是(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20.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技术
湿地一般是指陆地中永久或暂时的天然或人工水域,如沼泽、滩涂、浅水湖泊等。湿地的
生态价值居各类生态系统之首,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 21~22 题。
2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是( )
①洞庭湖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环境
23.1998 年夏秋,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罕见大洪水,在监测受灾面积和分析灾后损失过程中,
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RS,GPS
B.GIS,GPS
C.RS,GIS
D.GPS,GIS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网络零售增长80%,网络零售已成为消费增长的新亮
点。据此完成24~25题。
24.网购商品能大量快速地传递,主要是得益于( )
A.现代金融业的发展B.现代物流业的发展C.现代娱乐业的发展D.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25.网购商品之所以价廉物美,主要是因为节省了门店、仓储、流通等中间环节的费用,这
符合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可持续发展论
D.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论
C.适应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0 分)
得分
评卷人
二、综合题(共 5 小题,共计 50 分)
26.(10 分)下图为某日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节气为北半球_______日(冬至、夏至),该日乌鲁木齐市
昼长_______(大于、小于)夜长,此时 B 点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
(3 分)
(2)图示日期,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_(南、北)极圈及
其以内的地区,A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度。(2 分)
(3)图示 A、B、C 三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相等、不
相等)。(1 分)
(4)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南、北)移动,地球公转逐
渐接近_______(近、远)日点,北京的昼夜长度变化情况是_____
_
_(4 分)
27.(10 分)下图为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亚洲夏季的是______(甲、乙)图。(2 分)
(2)读图完成下表。(4 分)
图名
比较项目
甲
乙
气压
亚欧大陆是
压
太平洋是
压
A 地风向
______________风
______________风
(3)分析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2 分)
(4)图乙所示季节,有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分)
A.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C.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
B.北疆阿勒泰地区出现暴风雪
D.吐鲁番的西瓜正值上市期
28.(10 分)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其中,图例②代表的农作物主
要是
。(2 分)
(2)两国种植①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我国东北地
区种植③作物的主要不利自然因素是
。(4 分)
(3)美国②作物的单产高于中国东北该类作物的单产,其社会经济优势是
。(1
分)
(4)简要分析,美国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对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借鉴意义。(3 分)
29.(10 分)分析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被称为欧洲十字路口、德国工业“心脏”的鲁尔区曾是世界著名的重工业和
最大的传统工业区,具备工业发展的众多优势。纵贯全区的莱茵河及其支流与区内发达的
运河相通,形成了完整的内河运输网,并通过莱茵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区内有德
国最稠密的铁路、高速公路网、陆路交通便捷。同时,鲁尔区内煤炭资源丰富,距法国洛
林的铁矿产区较近。19 世纪上半叶,鲁尔区依靠众多优势,经济一度繁荣。但 20 世纪 50
年代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及炼钢技术的发展,煤炭的地位大大下降;再加上
世界性的钢铁生产过剩,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最终,繁盛一时的鲁尔区日渐衰落。20
世纪 60 年代,鲁尔区开始进行调整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环境等方面
的综合整治。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由衰落
转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的地区。
材料二:辽中南工业区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重工业基地,区位优势
明显。区内拥有全国最大的铁矿和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由海陆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组成的
工业集聚效应,形成了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工业城市群,也是全国重要的重化工
业产品市场。因此辽中南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机械工业基地。但是由于
单一重化工业的长期发展,该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使得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经济
增长放缓,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三:
(1)由材料一和甲图可知,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有:
、
、
、
。(4 分)
(2)读材料三回答:与鲁尔区相比,辽中南工业区的资源优势是
。(1 分)
(3)对比分析,德国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共同问题。(2 分)
(4)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请你为辽中南工业区今后的发展和振兴献计献策。(3
分)
30. (10 分)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是指发生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 1/4 的陆
地、2/3 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
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材料二:
材料三:
(1)荒漠化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
、
和
石质荒漠化。(2 分)
(2)由图 10 和图 11 可知,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主要人
为因素是
、
、
。(4 分)
(3)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
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荒漠化的防治迫在眉睫。
请你为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