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1.0 分)
1. 下列生活方式健康的是(
)
A. 远离毒品
C. 熬夜打游戏
B. 不参加体育锻炼
D. 经常不吃早餐
2. 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镜头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
)
A. 目镜 5×物镜 4×
C. 目镜 5×物镜 10×
B. 目镜 10×物镜 4×
D. 目镜 10×物镜 10×
3. 如图的实验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蒸馏水时,只在乙组中明显检测到蔗糖。这与
两组马铃薯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否正常有关,该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液泡
4. 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
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
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
5. 空调扇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其内部主要结构为风
扇、水箱和空气过滤网
等。使用时,通常向水箱中加水,使吹出的风比无水时凉爽。人
在运动大量出汗后,对着空调扇吹,很容易感冒。此时,在脑干
调节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
______,从而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6. 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
I.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
甲组菠菜用开水烫 2~3 分钟,乙组不作处理。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
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 1)。
Ⅱ.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 24 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
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 2 和图 3.(不考虑微生物呼吸
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实验分析与评价:
(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______。
(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 4 中的______(填字母)进
出植物体的。
(3)根据图 2 和图 3 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
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
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0 分)
7. “无根萍”是一种浮水植物,能开花结果,可用种子繁殖后代。
不过其主要繁殖方式是:植株一端长出小芽,小芽成熟后会离开
母体长成新个体。
(1)在植物分类上,“无根萍”属于______植物。
(2)下列关于“无根萍”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不会产生生殖细胞
B.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来
C.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主要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8. 小科爷爷最近身体不适,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肺部及尿常规等检查,经诊断患了糖尿病。
请用图中序号或字母完成下列问题:
(1)图 1 是检查肺部时,爷爷在用力吸气和用力呼气后,分别被拍摄的两张胸部 X 光
片,其中白色虚线所围的区域为肺的位置。吸气后闭气不动时所拍摄的 X 光片是______。
(2)爷爷的尿检结果显示含有葡萄糖,是因为图 4 中______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
糖重吸收所致。
(3)爷爷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葡萄糖主要是通过图 2 中
______吸收进入血液。
(4)通过皮下注射到爷爷身体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 3 中的______。
9. 目前,治疗艾滋病无特效药,有学者提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使新生儿具有天然抵抗艾
滋病病毒(HIV)的能力。但这有违伦理道德,且违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法律。
(1)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HIV 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从传染病角度分析,HIV 病毒属于病原体
C.从免疫学角度分析,HIV 病毒属于抗体
D.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
(2)运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目标基因时,可能会破坏其他正常的基因。所以通过基因
编辑出生的婴儿可能出现的问题有______(写出一项)。
10. 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原则,我市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生
态浮岛(如图 1)。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浮岛植物属于______。
(2)图 2 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解: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
(1)营养配餐;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既能满足营养物质的需要,又
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或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
(2)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生物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3)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
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
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
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因此有规律的体育活动能预防心脏病和血液循
环病,有规律的体育活动使肌肉得到锻炼,肌肉的血流量增加了。
(4)不吸烟、不喝酒。
(5)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故选:A。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就
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键熟记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可结合着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掌握。
2.【答案】D
【解析】
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2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10=4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5=5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D.100 倍,所以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目镜 10×、物镜
10×。
故选: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
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
3.【答案】B
【解析】
解: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
入,导致海带细胞内外碘的浓度相差较大。乙组的马铃薯已死亡,细胞膜失去控制性,因
此在乙组中明显检测到蔗糖
故选:B。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并具有保护作用。
4.【答案】B
【解析】
减慢
解:由图示可知,暗箱里的幼苗没有受到单侧光的影响,但是植物的茎具有背向地性,而
乙是朝着丁生长的,所以乙是接触地面的一侧,才会导致向着丁生长,所以该暗箱当初放
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乙。
故选:B。
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
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5.【答案】减少
【解析】
解:人在运动大量出汗后,对着空调扇吹,风很凉爽气温降低,此时,在脑干调节下,皮
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从而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故答案为:减少。
(1)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
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皮
肤内血管舒张,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毛细血管
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6.【答案】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解析】
解:(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 4 中的 A 气孔进出植物体的。
(3)根据图 2 和图 3 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
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减慢。
故答案为:(1)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2)A;(3)减慢。
如图所示:A、气孔、B、保卫细胞、C、表皮细胞、
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解答时可以从呼吸作用的条件、呼吸作用吸
收氧气方面来切入。
7.【答案】被子
【解析】
解:(1)无根萍”是一种浮水植物,能开花结果,可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被子植物。
(2)无根萍”是一种浮水植物,能开花结果,可用种子繁殖后代,有生殖细胞参与,因此
属于有性生殖。不过其主要繁殖方式是:植株一端长出小芽,小芽成熟后会离开母体长成
新个体,叫做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1)被子;(2)CD。
(1)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
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而裸子植物虽然也产生种子,但它的种子是
裸露的。因为它的胚珠外无子房壁,所以没有形成果实。
(2)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
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繁殖
熟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主要区别就
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
A
CD
B
甲
②
8.【答案】Ⅰ
【解析】
解:(1)胸部 X 光检查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图 1 中的Ⅰ肺扩张,表示吸气,Ⅱ肺
回缩,表示呼气,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即图 1 中Ⅰ状态。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出
现障碍,不能将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导致糖尿。
(3)健康人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原因是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
血液。
(4)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皮下注射的胰岛素进入血液后,首先经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故答案为:(1)Ⅰ;(2)②;(3)B;(4)甲。
(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
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
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
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
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
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
完成呼气动作。
(2)图 2 中 A 肝脏,B 十二指肠,C 是胃,D 是胰腺。
(3)图 3 中甲是右心房,乙是右心室,丙是左心房,丁是左心室。
(4)①肾小体,②肾小管,③肾静脉。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知识。
9.【答案】ABD
【解析】
解:(1)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 HIV 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从传染病角
度分析,HIV 病毒属于病原体、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
(2)运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目标基因时,可能会破坏其他正常的基因。所以通过基因编辑
出生的婴儿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某些正常的基因丧失,导致发育异常,出现遗传病等
故答案为:(1)ABD;
(2)某些正常的基因丧失,导致发育异常,出现遗传病等。
HIV 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某些正常的基因丧失,导致发育异常,出现遗传病等
水草→甲→丙→丁或藻类→乙→丙→丁
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
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HIV 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
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 HIV 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
品传播(输入被 HIV 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
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
传播 HIV。
关键是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原理以及对人类产生的重要影响。熟知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实例,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解答时可以从各种生物技术特点方面来切
入。
10.【答案】生产者
【解析】
解:(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浮岛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
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
是生产者。图 2 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水草→甲
→丙→丁或藻类→乙→丙→丁。
故答案为:(1)生产者;
(2)水草→甲→丙→丁或藻类→乙→丙→丁。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
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
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