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辽宁朝阳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题 2 分,共计 32
分)
1.2018 年 10 月 17 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
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改革开放的 40 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 40 年。
40 年的接续奋斗,让_______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
A.4 亿
B.5 亿
C.6 亿
D.7 亿
2.2018 年 12 月 8 日 2 时 23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________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
A.嫦娥二号
B.嫦娥三号
C.嫦娥四号
D.嫦娥五号
3.2018 年 11 月 30 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题为的_______重要讲话,强调二十国集团
要坚持开放合作、伙伴精神、创新引领、普惠共赢,以负责任态度把握世界经济大方向。
(
)
A.《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
B.《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C.《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
D.《中国一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
4.水族人____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A.董必武
B.邓恩铭
C.李达
D.陈潭秋
5.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下列关于我国语言文字的使用,说
法正确的是(
)
①汉语是我国各民族之间交际的通用语言
②一个民族内可以使用多种语言
③双语和多语现象普遍
④在我国,不仅汉族使用汉字,有些少数民族也使用汉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_____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
A.民族平等
B.民族互助
C.民族和谐
D.民族团结
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____
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2019 年 5 月 1 日,《中国教育报》发表《论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评论员文章,阐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
生活的形式愈加丰富。图中,公民参加社会听证会,体现了公民参与(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民主建议
11.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于 2018 年 11 月 14 日表示,两岸同胞应共同努力,维护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和正确道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
系的政治基础是(
)
A.爱国统一战线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C.一个中国原则
D.通商、通航、通邮
1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B.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C.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13.2019 年 4 月 17 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就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答记者问时表示,巴
黎圣母院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对文化的珍视、对美的热爱超越国界。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B.面对文化的差异,要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C.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会导致彼此误解和冲突
D.面对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碰撞,我们只选择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14.面对全球性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坚持(
)
①对话协商
②共建共享
③开放包容
④交流互鉴
⑤绿色低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5.2019 年 5 月 15 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上的
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学习借鉴人类文明
的一切优秀成果 就要(
)
①坚持全面肯定,全面吸收
②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
③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④更应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
谋求自身发展,就要把_____放在首位。(
)
A.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B.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C.提升发展质量
D.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二、非选择题(共 33 分)
17.维护宪法权威建设法治中国
材料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要求。2017 年 3 月 22 日,央视网微视频工作室推出动画视频《全面
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您收好啦!》,视频中“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
守法”的善法教育,进一步加深了人民群众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正确认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国家权力必须在什么范围内行使?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结合材料内容,具体说说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是什么。
(4)实现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如何在生活中厉行法治?
18.踏上强国之路创新驱动发展
材料一 从 1978 年到 2017 年,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 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2.9%左
右的年均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
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蛟龙、天眼、墨子等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涌
现,中国在量子调控、铁基超导等领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材料二 我国国产大型客机 C919 的首飞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性突破,开创了国
产大型客机里程碎新时代。研制单位中国商飞公司 35 岁以下的年轻研发人员占 74.2%,他
们大多是来自 985 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正是这支年轻的队伍撑起了中国大飞机
设计与制造的半壁江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
(2)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挑战,党和国家应对
的策略(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中蛟龙、天眼、C919 等重大科技成果的相继涌现得益于国家实施的哪些战略?
(4)向科技工作者学习,你怎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19.增强文化自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史上的新奇迹,为人类文明注入了新活力。
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
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国本的基础工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什么是文化自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分别是什么?
(3)围绕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某一个方面内容,谈谈你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
2019 年 4 月 28 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幕。“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是本次世园会的主题,也是党的十八天以来,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不懈追求。
为建设一个富饶而美丽的中国,亿万中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秉
持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哪些基本国策?
(2)坚持绿色发展我们必然要选择什么样的文明发展道路?
(3)作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国在哪些领域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
(4)“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 把我们家乡朝阳建设得
更美丽,我们应该怎样践行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理念。[来源:学科网 ZXXK]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解答】本题是时政热点类题目。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2018 年 10 月 17 日)到来之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改
革开放的 40 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 40 年。40 年的接续奋斗,让 7 亿多人口摆脱了贫
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因此选项 d 正确;选项 abc 不符题意。 故选:d。
2. 【解答】2018 年 12 月 8 日 2 时 23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
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
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因
此选项 c 正确;选项 abd 不符题意。 故选:c。
3. 【解答】2018 年 11 月 30 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
向》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阐释了中国立场,强调“将《巴黎协定》中明确写入的共同但
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落到实处”。他呼吁:“我们应该继续本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责任感,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供政治推动力。”故 c 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符合题
意。 故选:c。
4. 【解答】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男,贵州荔波人,水族,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参 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故 b 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解答】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持实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
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政策,不仅汉族使用汉字,有些少数民族也使用汉字。我国不同民族
之间互通语言的情况十分普遍,汉语是我国各民族之间交际的通用语言,有的民族使用两种
或两种以上语言,双语和多语现象较普遍。故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故选:a。
6.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故 d 正确;
abc 的内容不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排除。 故选:d。
7. 【解答】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因此选项②③④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选项①不符合题干要求,应排除。 故选:b。
8. 【解答】本题考查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中国
共 产党硕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所以选项①②③④的观点都符合题意。 故选:d。
9. 【解答】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
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不
合题意。 故选:a。
10. 【解答】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
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社情民意反
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
力保证。图片中公民、参加社会听证会体现了公民参与民生决策。b 符合题意;acd 在题干
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b。
11. 【解答】本题考查两岸关系的政消基础。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
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
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所以选项 c 的观点符合题意;选项 abd 的观
点不符合题意,与题目的寓意不符。 故选:c。
12. 【解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
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c 符
合题意;abd 与材料不符。 故选:c。[来源:学科网 ZXXK][来源:学*科*网 Z*X*X*K]
13. 【解答】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知识点。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
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所以选项 a 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b、c 两项与题
干不符,应排除;d 项说法错误,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
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
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故选:a。[来源:学科网 ZXXK]
14. 【解答】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各国的做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
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我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
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
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①②④⑤是正确的选项。③“开放包容”是面对多样的文
化,各国应该拥有的心态,不符合题干要求,应排除。 故选:b。
15. 【解答】本题考查我们对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应有的态度。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
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中国积极主动地写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
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
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①“全面肯定”“全面吸收”错误,我们要
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②说法错误,我们不能只
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 故选:d。
16. 【解答】本题考查中国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途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
竞争不断升级。时不我待,中国要把据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
力。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所以选项 c 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选项
abd 的观点不符合题意,与题目的寓意不符。 故选:c。
17. 【解答】(1)本题考查宪法规范权力运行。任何国家机 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
越宪法的权力。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
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
承担法律责任。据此解答即可。 (2)此题考查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考查识记能力。依据
教材知识可知,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
力属于人民。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
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
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建设法治中国使每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
每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
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4)本题考查厉行法治对公民的要求,结合
教材知识,从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法治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契
约精神、规则意识等方面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
范围内行使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
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
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
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建设法治中国使每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 的普遍拥护。使每
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 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
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4)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
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18. 【解答】(1)依据教材知识,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等方面作答。
(2)依据教材知识,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方面作答。 (3)依据教材
知识,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方面作答。 (4)结合实际,从树立理想,刻苦学
习,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
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
发展一体化等。 (3)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树立远大
理想,勇担民族复兴历史重任,刻苦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