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2年湖北武汉大学中外教育史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2 年湖北武汉大学中外教育史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何含义? 答:(1)《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 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是对先秦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相当全 面的概括和总结。它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 套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就是其中对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论述。 《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 指出“君子之教,喻也: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具体内容。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导性,而要做到这一点, 主要靠教师的正确指导思想、丰富的教育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学记》从三个方面提出 了明确要求。 第一,导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 不引导不行,硬牵着走也会失败。 第二,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这样学起来就会安易顺利。 不督促检查不行,强制学习也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 第三,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地 全部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锻 炼和发展。 总之,这三方面的论述强调的是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明了。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 着学生鼻子走;要督促勉励,又不强制压抑;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 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育意义。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性教学原则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 义。其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知识学习与 思维锻炼;也有助于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一个知识的灌输者真正转变为学 生学习的引导者。总之,这一原则的实施对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亲切、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什么? 答:清末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简称“中体西用”,也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劝学篇》中。 (1)张之洞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也就是张之洞所指出的“新旧兼学:《四书》、《五经》、 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 废”这个思想。 “中体西用”的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 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充中学的不足。他把中学的内容概括 为经史子集。其中他尤其强调“明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重要意义。 这是针对当时已经进入高潮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中维新派提倡民权,反对君权,主张男女 平等等思想而提出的。西学包括西史、西艺和西政。西史即西方各国历史;西艺包括西方 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机能;西政则指西方的学校、通商办法、赋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他 还主张,小学堂应先学西艺,再学西政;大学堂则要先学西政,再学西艺,并且学习西艺 的时间还要长于西政。 关于“中学”和“西学”的关系,他强调“中学”是立国之本,“西学”必先通“中学”; 而要存“中学”,又不得不讲“西学”。他“中学”中的伦纪、圣道、心术看做是不可变更 的立国之本,而法制器械,工艺等“西学”,则属于可变的附庸。他的“中体西用”说的基 点是立足于“中学为体”上的,他强调“中学”是本体,绝不能改;“西学”可以用来补助、 强化、保存“中学”,而绝不能替代“中学”。 (2)张之洞教育思想的评析。 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又成为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它是一种调和“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文化观、 教育观,就其内涵来看是充满矛盾的“二重思想”。 其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的至尊地位,学习西学的主张 是为了适应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的需要而提出的,并不是要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的 反动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强调了“中学”的“经世致用” 的成分;重视了知识分作用,肯定了科技知识是救时富强之实政;扩大了学习西学的范围, 主张在更大规模上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在封建旧文化根深蒂固的封建时代,如 果没有维护“中体”的名义,要引进西学是根本不可能的。“中体西用”思潮的流行,给封 闭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争得了一定的合法地位, 从而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讲,他的“中 体西用”说也并非一无是处。 总之,在当时中国封建主义的儒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能把“西学为用”作为办
学宗旨,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是中西文化在当时的一种特殊的结合方式,虽然其根仍为中 学,但毕竟给僵化的封建传统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的解体又起了某 些促进作用。 3.我国隋代采用何种方式集中选士大权?有何特点? 答:(1)我国隋代采用了科举考试制度也就是采取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 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集中了选士大权,巩固了中央的统治。 (2)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比秦汉又有加强,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既不利于中央集权制 度的加强,又不利于合乎要求的人才的选择和任用,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 需要一种新型的选官制度来替代它,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终于以 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定十科举人的科目。大业五年(609)又将十科减为四科,分 科考试选拔士人的旨意越来越明确,其中仍有“文才美秀”科,即进士科,进士科以考试 策问为主。一般把隋炀帝创设的进士科作为科举考试制度正式产生的标志。开科考试的特 点是录取标准专凭试卷,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所谓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主要的依 据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虽也含有考试,但是以推荐察举为主, 而隋以后的科举则以考试为主。隋代以前是察举,隋代以后是考试,这是中国古代选十制 度的一大分界线。 科举考试制度的开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世族把持选土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 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科举考试毕竟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标准, 它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这在中国古代选上制度上确实是一次变革、是一个进步。 科举制度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维持了一千三百年之久。 4.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实施的教育改革有何意义? 答:1921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在教育 方面,与 1 月 9 日成立中央教育部,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立即 着手对封建主义旧教育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改造。 (1)南京临时政府实施的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南京临时政府实施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发布教育改革令、颁布新的教育方针、制定新 学制系统改革旧课程几个方面。 ①发布教育改革令。 1912 年 1 月 9 日,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 准》及课程表。这个暂行办法分基本精神就是要使教育符合共和国民宗旨,废止以忠君、
尊孔、读经为中心的封建教育制度,按着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改革旧 教育。“课程之标准”为以后的小学、中学和师范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7 月 10 日召开中央 教育会议,对封建主义旧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②颁布新的教育方针。 新的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 其道德”。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③制定新学制系统,改革旧课程。 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议决重订学制,形成一个《学制系统案》,于 9 月 3 日,颁布《学校系统令》,称为“壬子学制”。1913 年,教育部又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 法令,补充了这个学制,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称“壬子癸丑学制”。 这个学制缩短了年限年或四年;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 魂;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课程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 和生产技能的训练;改进了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要求教育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 发展的特点。 (2)南京临时政府实施的教育改革的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扩大 了受教育的对象,加强了教育和实际生活以及儿童身心实际情况的联系,反映了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与政治的要求,是资产阶级新教育反对封建主义旧教育的一次重大胜利,顺应了 时代发展的潮流,有着历史进步意义。 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教育的改革上也有许多不彻底的方面。壬子癸丑学 制和各种学校教育法令,很多是参照日本的办法,在具体实施遇到了本土化的问题;在课 程方面还保留了很多封建主义的因素,如修身课和伦理教本中还演习礼仪,要进行孝悌的 教育,对女子还是更多地强调贞淑教育,在学习内容和程度上也很多要低于男子。 5.亚里斯多德依据什么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分期? 答:(1)亚里斯多德依据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根据人的自然发展 顺序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分期。 (2)亚里斯多德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 亚里斯多德认为,就像每一种物质都潜藏着发展的可能性一样,人也具有自然所赋予 的发展能力的胚芽,要使这种胚芽得到发展,全靠教育。他还认为由于自然已将三种灵魂 密切联系,我们在教育上便应遵循自然,把体育、德育、智育结合起来,使人得到多方面 的和谐发展。依照人的发展的自然顺序,躯体发展在先,灵魂发展在后,因此体育应先于 智育。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斯多德最早提出了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
这种思想后来在十七八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亚里斯多德的教育年龄分期。 他根据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把人从出生道成年(21 岁)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①从出 生到 7 岁;②从 7 岁到青春发育期;③从青春发育期到 21 岁。在每一阶段亚里斯多德都提 出了儿童教育的不同内容。 在第一阶段,儿童要在家里受教育,主要是体育。他指出儿童要由母乳哺育,要逐步 锻炼儿童的体格。要指导儿童做游戏,对儿童将故事,故事的内容要精选。 在第二阶段,应把儿童送入国家办的学校学习,学习的内容有体育、音乐、绘画、读、 写、算。他认为体育应先于智育,在进行体育、美育和智育的过程中进行德育。在教学方 法上,他强调习惯与活动的作用。 在第三阶段,教育以智育为主,主要任务是发展青年的理性灵魂。学科范围更加广泛, 还包括有文法、文学、诗歌、修辞、伦理学与政治学。21 岁以上的青年可能还要研究物理 学、生物学、哲学等。 总之,亚里斯多德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做出年龄分期的教育家。他的关于教育要适应自 然的思想、和谐发展的思想以及教育应与人的心理特点适应的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 时期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6.试举一二例说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教育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教 育思想体系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教育史上被称为人文主义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也称“人道主义教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以人道反 神道、强调尊重儿童、注重使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主要创始人为意大利教育家 维多里诺,法国作家拉伯雷、蒙田、尼德兰的伊拉斯谟等。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主张培养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 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反对关于来世生活的向往,要求培养生气蓬勃、 身体强健、知识丰富、智力发达、勇往进取和积极参加现实生活的人。 ②扩大教育对象,兴办多种形式的学校。 人文主义者主张打破学校的等级限制,扩大教育对象,兴办多种学校,以适应资本主 义生产发展的需要。
③扩充教育和教养内容,重视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 人文主义教育大力提倡体育,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提出通过美育和德育来培养儿童 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主张扩充学科范围,提高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的地位。 ④改进教学方法,强调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文主义教育一般都注重研究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个别差异,要求考虑儿童的兴趣, 广泛运用直观教具,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人文主义者原则上主张取消体罚,强调教师 以身作则和环境对儿童的教育作用。 ⑤人文主义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宗教教育在学校中仍有一定地位。 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人文主义者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 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宗教而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 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2)人文主义教育的实例。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比较狭窄,后 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则比较宽泛。 ①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和他所创办的“快乐之家”是前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他 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能够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和为国家服务的人。在“快 乐之家”中他实施通才教育,并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的中心,要求学生学习代数、几何、 天文、历史和自然科学等学科。在教学方法方面,他反对中世纪的死记硬背,主张根据学 生的兴趣和特长来进行教学,经常运用游戏、练习和参观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 立性和主动性。但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形成,宗教教育仍然在“快乐之家” 中占有一席之地。 ②法国教育家蒙田是后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散文集》第一卷 24 章《论学究气》和第 29 章《论儿童的教育》 之中。蒙田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他主张:第一,反对培养学究,要求培养“完全的绅士”; 第二,反对盲信盲从,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第三,反对学生死记硬背,要求儿童多从生活 中事实中学习,多行动多实践,同时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第四,反对理智屈从于权威, 但强调人应服从和热爱真理。蒙田的教育思想充分表现出后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新气象。 总之,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运动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使欧洲各国的教育开始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7.凯洛夫提出教育在人的形成和发展中应起什么作用?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教育理论有了一定的发展,许多教育科学工作者和教育
实践工作者都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凯洛夫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代表作《教育学》 在阐述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基本原理方面作出了贡献。其中关于教育在人的形成 和发展中的作用是他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 (1)教育在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凯洛夫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论述教育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同时更为广泛地论 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他承认遗传素质是一个人发展的前提,但又强调决定一 个人发展的是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他提出人的发展受来自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影 响的观点,并且辩证地分析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遗传是人发展的基础,环境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中作为特殊教育环境 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他批判了“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并对那 种高估计教育作用的“教育万能论”也进行了批判。他说:“教育给予的东西固然很多,但 是不能给予的一切”。总之,他非常强调教育在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关于凯洛夫教育对个体发展作用的评价。 凯洛夫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在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并且 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教育万能论”,比较科学地评价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这种思想不 论是对当时苏联教育的发展,还是对目前教育工作的展开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凯洛夫的论断中也存在着过分强调外在因素的作用,而忽视了作为发展的主体的 人的独特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活动和行为在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环境和 教育只是人发展的必要条件,真正推动这种发展的是作为发展主体的人及其自主的、积极 的、创造性的活动。没有活动,没有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 从而使个体身心发展失去了内部动力,个体也就无从发展了。因此必须批判地辩证地继承 凯洛夫关于教育在人形成和发展中作用的思想。 8.简述杜威关于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答:(1)“从做中学”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美国 20 世纪著名的教育家 杜威关于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 诸如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 (2)“从做中学”的含义。 “从做中学”就是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书本的统 治地位。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发展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 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杜威指出“做”是人的生物本能活动。人有四种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际本能、 表现和探索的本能。本能是与生俱来、无需经过学习、自然会知、自然会能的一种“人性 与行为”。由这四种本能的需要产生了人的四种兴趣,即制作、语言与社交、艺术表现与探
究发现的兴趣。这些本能和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心理基础和动力。对于大多数人说来,制作 的本能和兴趣是最为突出的,因而“从做中学”是最根本的原则。 (3)“从做中学”的实践。 他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认为儿童的一切学习都是来自经验,而经验的获 得通过“做”,在“做”的过程中习得经验,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他的“从做中学”原则在教学领域中的运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教学内容方面,他认为教材的源泉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活动所形成的直接经验,课 程的中心是各种形式的工作活动,如木工、铁工、烹调及各种服务性的活动。所以,他认 为最理想的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②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他把活动(“做”)作为教学的 基本方法。他认为以儿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活动既是教材也是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中 应着重解决的是儿童怎样学。同时他提出了思维五步法作为教学的步骤。③在师生关系方 面,杜威指出教员不再是学生的“导师”,而仅仅是学生从事活动的指导者、参谋、助手。 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活动,但不要让学生“过多的意识到”教师施教。 总之,杜威以“从做中学”原则为指导的教学理论以自己的“三中心”代替了传统教 育的“三中心”,即在教学内容上,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 反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儿童为中心代替了教师中心。 二、论述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l.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答: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大变革的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 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使上层建筑也发生激剧的变化:在 政治上王权衰落;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 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1)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当时经济、政治和文化 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掌握一定文化 知识的人员和一些典籍文物流落到民间,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教师和教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 铁犁和牛耕的逐渐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有些下层奴隶主和少数处于奴隶主与奴隶之间 的平民,利用逃亡的奴隶开垦私田耕种。为了提高私田的生产力,他们采用一些新的办法 对待农奴,让他们分享私田的生产收入和保有自己的生产工具。这样在奴隶社会内部逐渐 形成封建性的生产关系,为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准备了条件。封建私有制在奴隶制的 母胎里发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在一些诸侯国里取得了政权,这就促进了奴隶制解体,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