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中等)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中等)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2.评价教学结果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C.教学计划 D.教学策略 3.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4.持久性的心境低落可诊断为()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5.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6.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 表现的基本观点是() A.形式训练说 B.联结说 C.概括说 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7.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有助于促进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 B.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C.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D.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8.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A.直接强化 B.正强化 C.负强化 D.间接强化 9.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
A.学习压力 B 学习兴趣 C.学习期望 D.学习知识 10 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1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1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13.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性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的时期是工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14.负强化是指()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15.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品质的指标被称为() A.效度 C.信度 B.区分度 D.难度 16.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排名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促进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 B.后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18.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19.体操、游泳、球类等活动涉及的技能类型主要是() A.认知技能 B.社交技能 C.智力技能 D.动作技能 20.技能是一种() A.智力 C.才能 B.能力 D.活动方式 21.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2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于() A.自律
B.独立 C.成熟 D.自主 23.品德是一种() A.社会现象 B 意识形态 C.道德标准 D.个性心理特征 24. “一朝被蛇咬,十年伯井绳”,这种现象是指() A.消退 B.刺激比较 C.束日激泛化 D.束业激分化 25.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型 B.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26.心智技能的特点有() A.客观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27.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力斯 D.雅各布松 28.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 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为() A.场独立 B.场依存 C.辐合型 D.发散型 29.非正式群体对个体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 A.大小 C.性质 B.年龄 D.规模 30 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定属 于()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31.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有() A.对立与统一 B.吸弓 l 与排斥 C.积极与消极 D.合作与竞争 32.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 A.相似性 B.原有的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智力 33.学习汉语后又学习日语,包合的迁移有() A.正迁移 B.负迁移 C 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34.下列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