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中等)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中等)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下列选项体现了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是() A.培养有文化修养的政治家 B.教育内容单一 C.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D.培养有多重才能的商人 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洛克 3.被看作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夸美纽斯 C.康德 D.杜威 4.下列关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人才 B.教育可成为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 C.教育可促进民主 D.教育可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
5.下列关于生产力对教育决定作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规模 C.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D.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 6.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阶段的是() A.幼儿期 B.青年期 C.少年期 D.儿童期 7.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过程 C.教育对象 D.教育内容 8.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推广义务教育 B.普及高等教育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发展基础教育 9.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A.培养学生的个性
B.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C.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是() A.5 周岁 B. 8 周岁 C. 7 周岁 D. 6 周岁 11.一名教师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的根本条件() A.教师的语言天赋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角色认同 D.教师资格证书 12.教育活动的基本关系是() A.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B.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C.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D.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13.下列有关学校课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校课程是一级课程 B.学校课程是为了全国统一、共同的教育教学质量 C.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D.学校课程采用研制一开发一推广的开发模式 14.教学计划的核心()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置 1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教科书编排要求的是() A.教科书的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 B.教科书的篇幅要详略得当 C.教科书的图表要力求清晰、美观 D.教科书的编排主要考虑教师教的便利 16.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内部因素是() A.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 B.学生的心理品质 C.学习内容 D.学生的基础知识 17.“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这一工作内容属于 CIPP 评价模式四个步骤中的() A.背景评价 B.输人评价 C.过程评价 D.结果评价 18.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兴趣小组 B.社会实践 C.课外活动 D.教学 19.智力的核心是()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记忆力 2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21.下列教具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A.观看教学电影 B.演示实验 C.观察地图地球仪 D.观察实物 22.为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对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进行调节的负责人是() A.校长 B.教务处主任
C.年段长 D.班主任 2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班级授课制优点的是() A.扩大了教学规模 B.促进了教学效率 C.有利于因材施教 D.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4.德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中,基础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5.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校外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政治课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 26.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工 A.因材施教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27.下列表述中符合奖励与处分的使用要求的是() A.奖惩由老师决定 B.奖惩结果不宜进行宣传,只限于本人知道即可 C.奖惩要合情合理 D.对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尽可能多表扬,少处分 28.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班杜拉 D.罗杰斯 29.奠定了班级理论基础的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埃拉斯莫斯 30.下列选项中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的是() B.地位 D.职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31.教育制度发展经历的阶段有() A.前制度化阶段 B.去制度化阶段
C.非制度化阶段 D.制度化阶段 32.((孟子》中记载夏朝时期的学校种类有() A.库 B.校 C.学 D.序 33.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有() A.校园的总体结构 B.学校的校规 C.学校的图书 D.学校的环境卫生 34.外栋论的代表人物有() B.威尔逊 D.孟子 子生 荀华 35.下列表述中正确反映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 A.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B.个体在接受环境影响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C.环境对个体发展起决定作用 D.环境对个体发展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