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102:电子战进阶.pdf
发布时间:2022-05-29
发布人:admin
分类:说明书
资料大小:10.28M
资料格式:pdf
举报
版权申诉
第1页 / 共279页
第2页 / 共279页
第3页 / 共279页
第4页 / 共279页
第5页 / 共279页
第6页 / 共279页
第7页 / 共279页
第8页 / 共279页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电子战概述
1.2信息战
1.3如何理解电子战
第2章 威胁
2.1定义
2.1.1威胁与威胁信号
2.1.2雷达与通信
2.1.3威胁的类型
2.1.4雷达制导武器
2.1.5激光制导武器
2.1.6红外能:制导武器
2.1.7致命通信
2.1.8雷达分辨单元
2.2频率范围
2.3威胁制导方法
2.3.1主动制导
2.3.2半主动制导
2.3.3指令制导
2.3.4被动制导
2.4威胁雷达的扫描特征
2.4.1雷达扫描
2.4.2天线波束宽度
2.4.3天线波束指向
2.5威胁雷达的调制特性
2.5.1脉冲雷达
2.5.2脉冲多普勒雷达
2.5.3连续波雷达
2.5.4威胁雷达的应用
2.6通信信号威胁
2.6.1通信信号的特点
2.6.2战术通信
2.6.3数字数据链
2.6.4卫星链路
第3章 雷达特性
3.1雷达方程
3.1.1雷达类型
3.1.2雷达的原理框图
3.2雷达距离方程
3.2.1雷达截面积
3.2.2雷达探测距离
3.3探测距离与可探测距离
3.3.1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估计
3.3.2雷达探测距离的计算范例
3.3.3可探测距离
3.4雷达调制
3.5脉冲调制
3.5.1对脉冲的无意调制
3.5.2脉冲压缩
3.5.3线性调频脉冲
3.5.4对脉冲的数字调制
3.6连续波和脉冲多普勒雷达
3.6.1多普勒频移
3.6.2连续波雷达
3.6.3调频测距
3.6.4脉冲多普勒雷达
3.7动目标指示雷达
3.7.1MTI的基本工作原理
3.7.2MTI数据率
3.7.3机载动目标指示器雷达
3.8合成孔径雷达
3.8.1距离分辨率
3.8.2方位分辨率
3.8.3聚焦阵SAR
3.9低截获概率雷达
3.9.1低截获概率方法
3.9.2LPI的等级
3.9.3LPID雷达
3.9.4探测与可探测性
3.9.5LPI品质因素
3.9.6影响探测距离的其他因素
第4章 电子战中的红外和光电问题
4.1电磁频谱
4.1.1红外频谱
4.1.2黑体辐射
4.1.3红外传输
4.1.4红外范围内的电子战应用
4.1.5光电设备
4.2红外制导导弹
4.2.1红外传感器
4.2.2红外导弹
4.3红外行扫描器
4.3.1地雷探测应用
4.4红外成像
4.4.1前视红外
4.4.2红外成像跟踪
4.4.3红外搜索与跟踪
4.5夜视设备
4.5.1设备类型
4.5.2传统的夜战
4.5.3发展历史
4.5.4频谱响应
4.5.5实施
4.6激光目标指示
4.6.1激光指示器的工作
4.6.2激光告警
4.6.3对激光寻的导弹的对抗
4.7红外对抗
4.7.1曳光弹
4.7.2红外干扰机
4.7.3红外诱饵
4.7.4红外箔条
第5章 对通信信号的电子战
5.1频率范围
5.2HF传播
5.2.1电离层
5.2.2电离层反射
5.2.3HF传播路径
5.2.4单站定位系统
5.2.5机载系统的辐射源定位
5.3VHF/UHF传播
5.3.1传播模型
5.3.2自由空间传播
5.3.2双线传播
5.3.4刀刃传播
5.4传播介质中的信号
5.5背景噪声
5.6数字通信
5.6.1数字信号
5.6.2数字化
5.6.3数字化图像
5.6.4数字信号格式
5.6.5数字信号的射频调制
5.6.6信噪比
5.6.7误码率与RFSNR的关系
5.6.8数字信号需要的带宽
5.6.9信号带宽对电子战的影响
5.7扩谱信号
5.7.1跳频信号
5.7.2线性调频信号
5.7.3直接序列扩谱信号
5.8通信干扰
5.8.1干信比
5.8.2近地面工作
5.8.3其他损耗
5.8.4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关系
5.9对扩谱信号的干扰
5.9.1干扰跳频信号
5.9.2干扰线性调频信号
5.9.3干扰DSSS信号
5.9.4纠错码的影响
5.10对扩谱发射机的定位
5.10.1跳频发射机定位
5.10.2线性调频发射机定位
5.10.3直接序列发射机定位
5.10.4精确辐射源定位技术
第6章 辐射源定位精度
6.1基本辐射源定位方法
6.2角度测量方法
6.2.1旋转定向天线
6.2.2多天线比幅
6.2.3沃特森·瓦特技术
6.2.4多普勒技术
6.2.5测距技术
6.2.6干涉仪测向
6.3精确辐射源定位技术
6.3.1到达时差法
6.3.2FDOA辐射源精确定位技术
6.3.3针对运动发射机的FDOA法
6.3.4FDOA和TDOA的组合
6.4辐射源定位——报告定位精度
6.4.1均方根误差
6.4.2圆概率误差
6.4.3椭圆概率误差
6.5辐射源定位——误差估计
6.5.1复合误差
6.5.2反射对到达角误差的影响
6.5.3测量站位置精度
6.5.4到达角辐射源定位方法误差估计项
6.5.5与信噪比有关的误差
6.5.6校准误差
6.5.7AOA系统的误差组合
6.6到达角误差转换为定位误差
6.6.1测量精度
6.6.2圆概率误差
6.7精确定位系统中的定位误差
6.7.1TDOA系统精度
6.7.2FDOA辐射源定位系统中的定位误差
第7章 通信卫星链路
7.1卫星通信的特性
7.2术语和定义
7.3噪声温度
7.3.1系统噪声温度
7.3.2天线噪声温度
7.3.3线路温度
7.3.4接收机噪声温度
7.3.5一个噪声温度的例子
7.4链路损耗
7.4.1发散损耗
7.4.2大气损耗
7.4.3雨雾衰减
7.4.4法拉第旋转
7.5典型链路中的链路损耗
7.5.1地球同步卫星
7.5.2低地球轨道卫星链路
7.6链路性能计算
7.6.1同步卫星链路
7.6.2低轨链路
7.7相关的通信卫星和电子战公式
7.8对卫星链路的干扰
7.8.1下行链路干扰
7.8.2上行链路干扰
附录A 问题与解答
第一部分 EW 101中的问题
第二部分 EW 102中的问题
附录B
附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