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下列 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符合题意。)
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 年至 1763 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
的时期。”这里的“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
A.文艺复兴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第一次工业革
命
2.观察下面示意图,造成 1958—1960 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改革开放
B.人民公社化运动
A.土地改革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 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
伤亡人数达 3500 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 6000 亿美元(按 1937 年比值计算)。以
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 国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③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A.①②
C.①③
B.①④
D.③④
4.今年是郑和下西洋 610 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
…… 13 世纪 14 世纪 15 世纪 16 世纪 17 世纪 18 世纪 ……
5.”101 年前的萨拉热窝街头,随着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欧洲这个火药桶被引爆了,
A
B
C
D
世界被战火燃烧了……”。被这“一声枪响”引发的战争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B.法国大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
战
6.大河 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
是( )
A.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D.古埃及文明
7.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在诸子百家中,其思想体系后来成为
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 家
8.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
是中国帝制和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9.当前,美日拉拢一些国家极力遏制中国,这实际上是典 型的冷战思维的延续。美国实施
冷战政策开始于( )
A.北约组织的建立
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10.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
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
1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它是( )
A.郡县制
B.世袭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12.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反映这一主流的是( )
A.玄奘西行
C.唐蕃和亲
B.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3.2013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
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初开通于唐朝
B.其路线是从西汉首都洛阳出发,直达西亚、欧洲
C.中转站是大秦
D.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开通的
14.发生在 1919 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 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
A.近代史的开端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
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
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
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
A.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国际问题
B.损害了马来西亚和法国的国家利益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非选择题:(共 35 分)
16.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历史,改革与革命交相辉映,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
车轮。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改革或革命。(5 分)
(1)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2)使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3)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4)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5)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17.秦始皇、唐太宗、康 熙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
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
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
——《影响世界的 100 帝王
于秦始皇。
排行榜》
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
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
要》
材料三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
学家司马迁曰:“今汉兴, 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曰:“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
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
民族国家》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
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
(2)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二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
局面史称什么?
(3)材料三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方面的主要事迹。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
18.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过往甚密,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引人注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友好交流】
图一 唐招提寺
图二 日本遣唐使船(局部)
(1)在中日交往史上,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请根据图一和图二列举古代史上中日
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
【各自探索】
材料一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
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1868 年 4 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
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 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
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2)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当时中国和日本分别正在开展什么运动?简要谈谈日本
——《资本的年代》
的这次运动对日本的影响。
【侵略扩张】
材料一 (日方消息)4 月 17 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
年签订的这一条约的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 卢沟桥畔一时间硝烟弥漫,笼罩在侵略者燃起的熊熊战火之中,中国军民对日本
军国主义侵略进行了顽强抵抗……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
危险的时候。
(3)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
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简要回答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材料二中表述的情形与哪一历史事变密切相关?
【以史鉴今】
材料一 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 不
是 1914,2014 更不是 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来作榜样。
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
——外交部
长王毅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
1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 分)
材料一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
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
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 斯德《世界
通史》
材料二 这次的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
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
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
程》
(1)材料一展示的是与哪次革命相关的新成果,举例说明这次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
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情况?
(3)请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明科学存在哪些“潜在的危险”,并谈谈人类如
何应对这些“潜在的危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答案 C
B
二、非选择题:(共 35 分)
B
A
5
C
6
D
7
A
8
B
9
B
10
B
11
D
12
C
13
D
14
C
15
A
16.(共 5 分)
(1)商鞅变法。(1 分)
(2)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1 分)
(3)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 年改革)。(1 分)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分)
(5)法国大革命。(1 分)
17.(共 10 分)
(1)时间:公元前 221 年。(1 分)经济措施:统一货币(1 分),统一度量衡。(1 分)。
(2)轻徭薄赋(或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2 分);贞观之治。(1 分)。
(3)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1 分)
(4)主要事迹: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只要答出抗击沙俄即可)(1 分)
(5)认识:统治者必须励精图治,政治开明;要重视制度创新;要重视民生;应妥善处理
民族关系;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2 分)(言之有理即可,至少答出两点)
18.(共 13 分)
(1)鉴真东渡(1 分);日本先后 13 次派遣唐使到唐朝。(1 分)
(2)中国:洋务运动(1 分);日本:明治维新(1 分)影响: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 分),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1 分)
(3)甲午中日战争(1 分);《马关条约》(1 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 分)
(4)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1 分)
(5)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必须正视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②双方通
过对话、平等协商,友善解决分歧;加强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③和
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政府应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中日关系
的健康发展。(写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 分)
19.(共 7 分)
(1)第二次工业革命;(1 分)电力的广泛使用;人们夜晚用电灯、出门坐汽车和飞机等。
(2 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1 分)
(3)科学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1 分)在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