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食品化学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食品化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 1. 美拉德反应; 2. 过冷温度; 3. 氨基酸疏水性; 4. 酪化性; 5. 呼吸商; 6.氮溶解性指数(NSI) 二、判断(每题 1 分,共 20 分) 1.缓冻形成的冰晶体颗粒细小,且微生物活动受到更大限制,因而食品品质好。 2.结合水无蒸发、冻结(-40℃)、转移、溶剂能力、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3.结晶很好的糖完全不吸湿,杂糖或糖浆吸水快而多。 4.膳食纤维包括半纤维素、淀粉、果胶、无定形结构的纤维素和亲水性多糖胶。 5.糖溶液冰点下降的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与分子量呈负相关。 6.油脂的熔点与脂肪酸饱和度及碳原子数成正相关。 7.在油脂的自动氧化中,不饱和脂肪酸中与双键相邻的亚甲基(α -亚甲基)上的氢特别 容易被除去,形成新的自由基。 8.高浓度的糖可提高淀粉糊化的速度和黏度峰值。 9.乳、蛋黄酱、冰淇淋等属于油包水乳状液(W/O 型)。 10.α晶型油脂的塑性最强。 11.油脂自动氧化速度比光氧化快上千倍。
12.氢化能提高油脂的熔点、改变塑性、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13.油脂精炼中的脱色主要是除去毛油中的色素和棉酚等。 14.在氧气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类胡萝卜素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 15.维生素 C 氧化(有氧降解)的速度与溶氧浓度成反比。 16.尝过食盐或奎宁后即刻饮清水会感到甜味,这种现象叫做味的消杀现象。 17.肉香具有种属差异,主要由不同种肉中脂肪成分存在的差异决定。 18.类黄酮不易溶于水,其糖苷水溶性加大。 19.对甜度而言:β-D-呋喃果糖>β-D-吡喃果糖。 20.嗅觉和气味的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某种气味成分即使消除了 99%,其嗅感强度仍会 残留 1∕3。 三、问答题(共 112 分) 1.至少说出 3 点环糊精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应用。(6 分) 2.比较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及蔗糖的吸湿性并说明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6 分) 3.举例(至少 3 例)说明抗坏血酸在食品中的功能作用。(6 分) 4.至少说出 3 点影响油脂催化水解的因素。(6 分) 5.简述影响果蔬呼吸的环境因素。(6 分) 6.至少说出 4 点导致蛋白质变性的物理因素。(8 分) 7.举例(至少 4 例)说明矿物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8 分) 8.简述影响多糖凝胶形成的因素。(8 分) 9.至少说出 4 点影响蛋白质溶解性的因素。(8 分) 10.简述肉类腌制品的发色原理。(7 分) 11.试述面团形成的影响因素。(13 分)
12.试述影响食品中脂类氧化速度的因素。(14 分) 13.试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6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