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山东青岛大学化学综合考研真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条件电位
2.朗伯比耳定律
3.空白试验
4.皂化和皂化值
5.酰基化反应
6.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7.差向异构体
8.液体接界电位
9.容量因子
10.原子光谱
二、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 分,共 30 分)
1. 下列中用于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 )
A)进行空白试验
B)进行对照实验
C)进行仪器校准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2. 已知 pH 为 0.070,则氢离子浓度值为 ( )
A) 0.85 mol/L
B) 0.8511 mol/L
C) 0.8 mol/L
D) 0.851 mol/L
3. 某二元弱酸的 pKa1~pKa2 是 3.00 和 7.00。pH=3.00 的 0.20 mol/L H2B
溶液中,HB-的平衡浓度是 ( )
A) 0.15 mol·L -1
B) 0.050 mol·L -1
C) 0.10mol·L -1
D) 0.025 mol·L -1
4. 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 )
A)离子大小
B)物质的极性
C)溶液浓度
D)相对过饱和度
5.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能用 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酸是 ( )
A) H2C2O4
B) H3PO4
C) HAc
D) HCOOH
6. 通常认为金属离子能用 EDTA 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 )
7. 间接碘量法的误差主要来源是 ( )
A) 淀粉指示剂的系统误差
B) I2 的颜色影响终点观察
C) I2 的挥发及 I-的氧化
D) I2 的氧化性
8. 某有色溶液,当用 1cm 吸收池时,其透过率为T,若改用 2cm 吸收池,
则透过率应为 ( )
1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
A)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
C)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
D)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13. 原子吸收光谱是 ( )
A)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
B)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
C)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
D)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
14.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
A)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
D)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15. 荧光量子效率是指 ( )
A)荧光强度与吸光度之比
B)发射荧光的量子数与吸收激发光的量子数之比
C)发射荧光的分子数与物质的总分子数之比
D)激发态的分子数与基态的分子数之比
16.氨气敏电极的内电解质是 NH4Cl 溶液,指示电极应选择( )
A)氯电极
B)银电极
C)铂电极
D)pH 电极
17.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不可与梯度洗脱相匹配的检测器为( )
A)紫外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18. 用 GC 分析甜菜萃取液中痕量的含氯农药,宜选用 ( )
A)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电子捕获检测器
C)火焰光度检测器
D)以上都可以
19. 在液相色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
A)组分与流动相
B)组分与固定相
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组分与组分和流动相
20.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越大,表明( )。
A)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越大 B)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越小
C)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越大 D)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越小
21.pH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 24 小时, 目的在于( )
A)清洗电极表面,除去沾污的杂质
B)活化电极,更好地形成水化层
C)降低液接电位
D) 校正电极
22.谷氨酸的等电点为 pI=3.2,那么在 pH=5.2 的溶液中,谷氨酸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存
在?( )
A ) 阳离子
B) 阴离子
C)两性离子
D)中性分子
23. 醛、酮分子中羰基碳、氧原子的杂化状态是( )
25.下列哪个反应能增长碳链( )
A)碘仿反应
B) 醇醛缩合反应
C)生成缩醛的反应
D)Cannizzaro 反应
29. 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保护醛基的反应是( )
A)醇醛缩合反应
B)碘仿反应
C)缩醛的生成反应
D)Cannizzaro 反应
30.α-和β-葡萄糖不是( )
A)差向异构体 B)异头物
C)对映异构体 D)非对映异构体
三、 填空题(每个空 1 分,共 30 分)
1. 当用强碱滴定强酸时,若碱和酸的浓度均增大 10 倍,则化学计量点前
0.1%的 pH 减小____________单位,化学计量点的 pH_____________,
化学计量点后 0.1%的 pH 增大________________单位。
2.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产生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1)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失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 45 分)
1. 简述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4 分)
2. 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分光度法原理和仪器基本结构的异同点。(4 分)
3. 受激分子的去活化过程都有哪些形式?(4 分)
4. 在纸色谱与薄层色谱中,比移值 Rf 应在什么范围,如比移值为 0 或 1
时是什么状态?(4 分)
5. 极谱分析中有哪些主要干扰电流?如何加以消除或减小?(4 分)
6. 试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草酸、甲酸、乙酸、乙醛(5 分)
7.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每题 2.5 分,共 20 分)
五、计算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