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西电研究生2014自适应信号处理大作业1.docx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信号模型: ( ) x k  ( a x k 1 1)   ( a x k 2  2)  ( ) w k 其中 ( )w k 是高斯白噪声。模型参数有两组:  a 1   0.195, a 2   0.95 和 a 1   1.595, a 2   0.95 (1)由仿真数据估计 R 和理论值比较, (2)令  1 tr[ R ] ;编写 LMS 算法,画出 1w 、 2w 的收敛曲线, (3)对比两组参数,分析其结果差异原因, (4)对比微商法结果和 SER 算法(考虑遗忘因子和初始矩阵 0Q 的选择)。 解答: (1) 自相关矩阵的理论值计算 对于二阶 AR 模型,由 Yule-walker 方程可知   xx    xx    xx (0) (1) (2)  xx  xx  xx (1) (0) (1)  xx  xx  xx (2) (1) (0)           1 a 1 a 2       2    0   0    xx    xx    xx (0) (1) (2)       1 a 1 a 2      1 a 1 a  2 a 1 a  2  0  1    1 2    0   0       而 ( ) x n 自相关的估计值为 ˆ (  xx ) m  1 N N m 1    n  0       (0) (1) R   xx     xx  xx  xx (1) (0)    ( ) ( ) x n x n m 
ˆ R ˆ   xx   ˆ    xx (0) (1) ˆ  xx ˆ  xx (1) (0)     计算 R 的理论值,并产生 1000 个输入数据来估计 R 。结果如下: 当 1a =-0.195, 2a =0.95 时, R 的理论计算结果为 R = 10.3600   1.0360  1.0360 10.3600    , R 的估计值为  R = 12.2946   1.2881  1.2881 12.2946    当 1a =-1.595, 2a =0.95 时,R 的理论计算结果为 R =    30.9899 25.3481   25.3481 30.9899  , R 的估计值为  R =    25.2713 20.6758 20.6758 25.2713    (2) x 1021 a1=-0.1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1/tr(R) x 10105 1.5 a1=-1.5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1/tr(R)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2 1 w 和 w 值 权 1 0.5 0 -0.5 400 500 迭 代 次 数 600 700 800 900 1000 -1 0 100 200 300 400 500 迭 代 次 数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600 700 800 900 1000 8 6 4 2 0 2 1 w 和 w 值 权 -2 -4 -6 0 100 200 300 左图参数为 a 1   0.195, a 2   0.95 ,右图参数为 a 1   1.595, a 2   0.95 。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权值是不收敛的,因为步长因子选取不符合收敛条件: 0   1  R  tr 我们取步长因子为  0.2 tr[ R ] ,其他条件相同,得到仿真结果如下:
a1=-0.1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0.2/tr(R)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 -1.2 2 1 w 和 w 值 权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600 700 800 900 1000 -1.4 0 100 200 300 400 500 迭 代 次 数 2 1 w 和 w 值 权 2 1.5 1 0.5 0 -0.5 -1 -1.5 0 a1=-1.5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0.2/tr(R)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迭 代 次 数 上面两图分别对应修改后的第一类和第二类。 (3) 当 1a =-0.195, 2a =0.95 时,数据自相关矩阵 R 的特征值为: 当 1a =-1.595, 2a =0.95 时,数据自相关矩阵 R 的特征值为: 9.3240   11.3960     5.6417 56.3380       参数为 1a =-1.595, 2a =0.95 时,系统的条件数较大,因而,收敛较慢。 (4) SER 法: 令  0.2 tr[ R ] ,对于第一组参数 a 1   0.195, a 2   0.95 a1=-0.1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0.2/tr(R) 遗 忘 因 子 =0.98623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2 1.5 1 0.5 0 -0.5 -1 -1.5 a1=-0.1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0.2/tr(R) 遗 忘 因 子 =0.96594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1.5 1 0.5 0 -0.5 -1 2 1 w 和 w 值 权 2 1 w 和 w 值 权 -2 0 100 200 300 400 500 迭 代 次 数 600 700 800 900 1000 -1.5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迭 代 次 数 左图和右图分别为遗忘因子 0.98623 对于第二组参数  0.95 1.595,     a a 1 2 和 0.96594  。
a1=-0.1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0.2/tr(R) 遗 忘 因 子 =0.96594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1 0 -1 -2 -3 -4 -5 -6 3 2 1 0 -1 -2 -3 2 1 w 和 w 值 权 2 1 w 和 w 值 权 a1=-1.5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0.2/tr(R) 遗 忘 因 子 =0.96594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600 700 800 900 1000 -7 0 100 200 300 400 500 迭 代 次 数 600 700 800 900 1000 -4 0 100 200 300 400 500 迭 代 次 数 左图和右图分别为遗忘因子 0.98623  和 0.96594  。 对比上两组图可以看出,遗忘因子的不同导致了收敛速度的不同,而且其对 权值收敛以后的震荡情况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此处生成的是平稳信号,因此遗 忘因子越接近 1,收敛后的震荡情况越小,因此前一组图比后一组图效果好。 微商法: 令  0.2 tr[ R ] ,扰动量 0.01  a1=-0.1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0.2/tr(R) 扰 动 量 =0.01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0.4 0.2 0 -0.2 -0.4 -0.6 -0.8 2 1 w 和 w 值 权 0.4 0.2 0 -0.2 -0.4 -0.6 -0.8 2 1 w 和 w 值 权 a1=-0.1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0.2/tr(R) 扰 动 量 =0.01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600 700 800 900 1000 -1 0 100 200 300 400 500 迭 代 次 数 600 700 800 900 1000 -1 0 100 200 300 400 500 迭 代 次 数 上面两图分别为参数为 a 1   0.195, a 2   0.95 时候最陡下降法、Newton 法的 权值收敛曲线。 2 1 w 和 w 值 权 2 1.5 1 0.5 0 -0.5 -1 0 a1=-1.5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0.2/tr(R) 扰 动 量 =0.01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迭 代 次 数 2 1 w 和 w 值 权 2 1.5 1 0.5 0 -0.5 -1 0 a1=-1.595 a2=0.95 步 长 因 子 =0.2/tr(R) 扰 动 量 =0.01 w1的 收 敛 曲 线 w2的 收 敛 曲 线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迭 代 次 数 上面两图分别为参数为 a 1   1.595, a 2   0.95 时候最陡下降法、Newton 法的
权值收敛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 LMS 算法、SER 算法和微商法中,微商法的稳态性能是最 好的;由于第一组参数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布集中,因此第一组参数的收敛 速度角第二组的快;经过对比可知 Newton 法比最陡下降法的收敛速度更快。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