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2.00 分)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21%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2.00 分)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a3(PO4)2
B.CO(NH2)2
C.K2CO3 D.NH4H2PO4
3.(2.00 分)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间距 B.分子大小 C.分子数量 D.原子大小
4.(2.00 分)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葡萄干 B.白砂糖 C.鲜鸡蛋 D.植物油
5.(2.00 分)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盐酸易挥发 B.金属具有导电性
C.酒精易溶于水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6.(2.00 分)小明从如图某粒于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表示阴离子 B.核电荷数为 12
C.有两个电子层 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7.(2.00 分)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A
B
C
D
石油、煤、氢气
C60、He、水银
纯碱、烧碱、Ba(OH)2
CH4、Fe3O4、醋酸
A.A
B.B
C.C
D.D
8.(2.00 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 和 CO2 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 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 CO
分类
化石燃料
单质
碱
有机物
C.CO 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 同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9.(2.00 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Fe+6HCl═2FeCl3+H2↑ B.ZnO+H2SO4═ZnSO4+H2O
C.CO2+C
CO
D.CuSO4+NaOH═Cu(OH)2↓+Na2SO4
10.(2.00 分)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
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甲>乙
11.(2.00 分)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
现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将温度由 T1℃升高到 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
12.(2.00 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D.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二、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 31 分)
13.(5.00 分)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选镇“是”或“否”);
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选填“分子”或“原子”)。
(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
( 写化学式)。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5.00 分)(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用字母作答)
A.硫在空气中燃绕,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向放置于沸水的白磷中鼓入氧气,白磷燃烧
C.用 pH 试纸测量氯化钠溶液,得到 pH=12
D.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混合,搅拌静置,液体分层
E.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
(2)请从甲乙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网题均作答。按甲计分。
甲: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乙:配制 100g 5%的氯化钠溶液
①粗盐的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①称量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
②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填
②用
(填一个字母)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
字母)。
的烧杯中。
③加热过程中当蒸发皿中
,停止加
③把配制好的氯化钠得液装入
中,盖好瓶塞,并贴上
热。
标签。
②中可供选择的仪器:A.试管 B.烧杯 C.10mL 量筒 D.100mL 量筒 E.胶头滴管 F.漏斗 G.玻璃棒
15.(5.00 分)根据下列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为 a 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3)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
时开始收集。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5)用 B 装置制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
,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16.(5.00 分)松花皮蛋是黄石八珍之一。腌制皮置的一种原料是由 NaC1、CaO 和 Na2CO3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原料,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
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澄清滤液。同学们对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固体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CaO+H2O=Ca(OH)2
。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I.溶质为:NaC1、NaOH、Ca(OH)2;
II.溶质为:NaC1、NaOH;
III.溶质为:
。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 I 正确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Ⅲ正确
液。(填化学式)
【交流反思】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认为:
若猜想 II 正确,该原料中 CaO 与 Na2CO3 的质量比为
。
17.(5.00 分)某兴题小组用铝简制备 A12O3 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 I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X(方程式已配平)。X 的化学式
为
。
(2)步骤 III 中发生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写出 Al(OH)3 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在培养明矾大晶体的过程中,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
A.自然冷却至室温
B.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用一根细线悬挂在溶液中央
C.配制 45℃的明矾饱和溶液
(5)写出明矾的一种用途
。
18.(6.00 分)取 15.0g 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
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 0.01%,请写出计算过程)
2018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2.00 分)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21%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 21%、稀有气体约占 0.94%、二氧化碳
约占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 0.03%。
【解答】解:A、氮气约占 78%,故 A 错误;
B、氧气约占 21%,故 B 正确;
C、二氧化碳约占 0.03%,故 C 错误;
D、稀有气体约占 0.94%,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
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00 分)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a3(PO4)2
B.CO(NH2)2
C.K2CO3 D.NH4H2PO4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
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Ca3(PO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错。
B、CO(NH2)2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
C、K2CO3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
D、NH4H2PO4 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
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3.(2.00 分)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间距 B.分子大小 C.分子数量 D.原子大小
【分析】根据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分析判断;
【解答】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的质量、分子的大小、种类,分子的运动和间
隔一定发生了变化。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用途,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4.(2.00 分)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葡萄干 B.白砂糖 C.鲜鸡蛋 D.植物油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
判断。
【解答】解:A、葡萄干中富含维生素、糖类,故选项错误。
B、白砂糖中富含糖类,故选项错误。
C、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D、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00 分)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盐酸易挥发 B.金属具有导电性
C.酒精易溶于水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
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盐酸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盐酸、金属、酒精和氮气的性质,并能够
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2.00 分)小明从如图某粒于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表示阴离子 B.核电荷数为 12
C.有两个电子层 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分析】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微粒为阳离子。从图示中可以看
出该微粒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具有 8 个电子的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解答】解:
A、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微粒为阳离子,故错误;
B、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为 12,故正确;
C、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该微粒有两个电子层,故正确;
D、最外层具有 8 个电子,是相对稳定结构,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
解题的关键。
7.(2.00 分)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A
B
C
D
石油、煤、氢气
C60、He、水银
纯碱、烧碱、Ba(OH)2
CH4、Fe3O4、醋酸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概念进行分析。
B、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C、根据碱的概念进行分析。
D、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分类
化石燃料
单质
碱
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