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2.00 分)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21%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2.00 分)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a3(PO4)2 B.CO(NH2)2 C.K2CO3 D.NH4H2PO4 3.(2.00 分)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间距 B.分子大小 C.分子数量 D.原子大小 4.(2.00 分)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葡萄干 B.白砂糖 C.鲜鸡蛋 D.植物油 5.(2.00 分)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盐酸易挥发 B.金属具有导电性 C.酒精易溶于水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6.(2.00 分)小明从如图某粒于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表示阴离子 B.核电荷数为 12 C.有两个电子层 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7.(2.00 分)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A B C D 石油、煤、氢气 C60、He、水银 纯碱、烧碱、Ba(OH)2 CH4、Fe3O4、醋酸 A.A B.B C.C D.D 8.(2.00 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 和 CO2 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 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 CO 分类 化石燃料 单质 碱 有机物
C.CO 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 同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9.(2.00 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Fe+6HCl═2FeCl3+H2↑ B.ZnO+H2SO4═ZnSO4+H2O C.CO2+C CO D.CuSO4+NaOH═Cu(OH)2↓+Na2SO4 10.(2.00 分)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 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甲>乙 11.(2.00 分)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 现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将温度由 T1℃升高到 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 12.(2.00 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D.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二、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 31 分) 13.(5.00 分)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选镇“是”或“否”); 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选填“分子”或“原子”)。 (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 ( 写化学式)。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5.00 分)(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用字母作答) A.硫在空气中燃绕,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向放置于沸水的白磷中鼓入氧气,白磷燃烧 C.用 pH 试纸测量氯化钠溶液,得到 pH=12 D.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混合,搅拌静置,液体分层 E.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 (2)请从甲乙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网题均作答。按甲计分。 甲: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乙:配制 100g 5%的氯化钠溶液 ①粗盐的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①称量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 ②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填 ②用 (填一个字母)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 字母)。 的烧杯中。 ③加热过程中当蒸发皿中 ,停止加 ③把配制好的氯化钠得液装入 中,盖好瓶塞,并贴上 热。 标签。 ②中可供选择的仪器:A.试管 B.烧杯 C.10mL 量筒 D.100mL 量筒 E.胶头滴管 F.漏斗 G.玻璃棒 15.(5.00 分)根据下列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为 a 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3)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 时开始收集。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5)用 B 装置制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 ,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16.(5.00 分)松花皮蛋是黄石八珍之一。腌制皮置的一种原料是由 NaC1、CaO 和 Na2CO3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原料,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 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澄清滤液。同学们对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固体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CaO+H2O=Ca(OH)2 。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I.溶质为:NaC1、NaOH、Ca(OH)2; II.溶质为:NaC1、NaOH; III.溶质为: 。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 I 正确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Ⅲ正确 液。(填化学式) 【交流反思】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认为: 若猜想 II 正确,该原料中 CaO 与 Na2CO3 的质量比为 。 17.(5.00 分)某兴题小组用铝简制备 A12O3 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 I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X(方程式已配平)。X 的化学式 为 。 (2)步骤 III 中发生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写出 Al(OH)3 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在培养明矾大晶体的过程中,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 A.自然冷却至室温 B.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用一根细线悬挂在溶液中央 C.配制 45℃的明矾饱和溶液 (5)写出明矾的一种用途 。 18.(6.00 分)取 15.0g 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 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 0.01%,请写出计算过程)
2018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2.00 分)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21%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 21%、稀有气体约占 0.94%、二氧化碳 约占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 0.03%。 【解答】解:A、氮气约占 78%,故 A 错误; B、氧气约占 21%,故 B 正确; C、二氧化碳约占 0.03%,故 C 错误; D、稀有气体约占 0.94%,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 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00 分)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a3(PO4)2 B.CO(NH2)2 C.K2CO3 D.NH4H2PO4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 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Ca3(PO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错。 B、CO(NH2)2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 C、K2CO3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 D、NH4H2PO4 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 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3.(2.00 分)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间距 B.分子大小 C.分子数量 D.原子大小 【分析】根据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分析判断; 【解答】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的质量、分子的大小、种类,分子的运动和间 隔一定发生了变化。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用途,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4.(2.00 分)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葡萄干 B.白砂糖 C.鲜鸡蛋 D.植物油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 判断。 【解答】解:A、葡萄干中富含维生素、糖类,故选项错误。 B、白砂糖中富含糖类,故选项错误。 C、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D、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00 分)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盐酸易挥发 B.金属具有导电性 C.酒精易溶于水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 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盐酸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盐酸、金属、酒精和氮气的性质,并能够
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2.00 分)小明从如图某粒于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表示阴离子 B.核电荷数为 12 C.有两个电子层 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分析】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微粒为阳离子。从图示中可以看 出该微粒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具有 8 个电子的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解答】解: A、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微粒为阳离子,故错误; B、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为 12,故正确; C、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该微粒有两个电子层,故正确; D、最外层具有 8 个电子,是相对稳定结构,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 解题的关键。 7.(2.00 分)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A B C D 石油、煤、氢气 C60、He、水银 纯碱、烧碱、Ba(OH)2 CH4、Fe3O4、醋酸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概念进行分析。 B、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C、根据碱的概念进行分析。 D、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分类 化石燃料 单质 碱 有机物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