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14 分)
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
A
【考点】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
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
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 符合题意;
、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不符合题意;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有利于节约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不符合题意;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有利于节约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不符合题意;
2017 年 5 月,我市发现的丽水树蛙(如图)被确认为蛙类新种,它叫声似鸟鸣,幼体
2.
生活在水中,成体在陆地和水中均能生活。该树蛙在动物学的分类上属于( )
C.爬行类
D.哺乳类
B.两栖类
A.鱼类
【答案】
B
【考点】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
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
心室。幼体和成体的差别较大,属于变态发育。
【解答】
丽水树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在陆地和水中均能生活。属于两栖动物。
3. 在新农村建设中,缙云县某村道路两旁种上了七叶树(如图),它树形优美、果实奇
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下列有关七叶树说法错误的是( )
A.叶属于营养器官
C.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B.七叶树属于被子植物
D.根吸收的水是由导管输送的
【答案】
C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
果实与种子
导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应用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
【解析】
、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
、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
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当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开花、传粉、受精后,只有雌蕊的子
房继续发育,发育情况为:
【解答】
、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正确;
、由题干可知,七叶树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六种器官,属于被子植物,
正确;
、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胚珠发育成种子,错误;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导管运输的,正确。
4. 如图是模拟人体膈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结构 3 模拟的是肺
C.装置中结构 4 模拟的是膈
B.手向上移动,气球 2 会变大
D.手向下拉 4,模拟的是呼气过程
【答案】
C
【考点】
呼气和吸气
【解析】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
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
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
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
动。图中 1 是气管、支气管、2 是肺,3 是胸廓、4 是膈肌。
【解答】
解:A.装置中结构 3 模拟的是胸廓,A 错误;
B.手向上移气球 2 会缩小,B 错误;
C.装置 4 模拟的是膈,C 正确;
D.手往下拉 4 模拟的是吸气的过程,D 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2 分)
根据你所学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光时,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______正对通光孔;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
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
(3)观察血涂片,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
【答案】
低倍物镜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和观察等步
骤
【解答】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
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
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
如果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应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下降镜筒使物镜靠
近载玻片,重新寻找物像,故选 。
分析视野图象可知: 人血涂片、 洋葱表皮细胞、 蚕豆下表皮气孔,故选 。
故答案为:(1)低倍物镜(1)
2016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大隅良典,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的成
就。细胞自噬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即分解自身细胞蛋白或细胞的有关结构。当饥饿
时,生物体会“应急”,能分解体内非必须的细胞成分来提供物质和能量;当被感染时,
能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等。他还找到自噬机制背后起控制作用的基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________;
(2)吞噬细胞可通过自噬机制消灭多种入侵的细菌和病毒,该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
________免疫(填“特异”或“非特异性”)
(3)下列关于细胞自噬机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细胞自噬是受基因控制的
B、细胞自噬机制紊乱,身体可能患病
C、生物体适当饥饿,细胞的自噬作用会减弱。
【答案】
呼吸作用
非特异性
C
【考点】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
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
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组成
皮肤和粘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溶酶菌)和吞噬
细胞
功能
类型
阻挡和杀灭病原
体,清扫异物
溶解、吞噬和消
灭病菌
this_is_a_tag_for_row_span_begin 非
特异
性免疫
this_is_a_tag_for_row_span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
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免疫
第
一
道
第
二
道
第
三
道
【解答】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
+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
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吞噬细胞通过自噬机制消灭多种入侵的细菌和病毒,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A、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
细胞自噬是受基因控制的。A 正确;
B、细胞自噬的异常导致癌细胞的出现。B 正确;
C、细胞自噬受到各种胁迫信号的诱导,在饥饿状态下胞质中可溶性蛋白和部分细胞器被
降解成氨基酸等用于供能和生物合成,这是真核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
护机制。C 错误。
三、实验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 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
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情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
(2) 、 、 、 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_。
【答案】
根的向地性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玉米的根总是朝向下方生长,此现象可
能与播种时种子胚根的朝向有关,也可能无关。
【解答】
本实验中的 粒种子,分别指向 个不同方向,并且用棉花团固定,观察放置不同方向的种
子的根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为了验证根的向地性。
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本实验要探究的是根的向地性, 玉米粒胚根向下放
置,与其他三粒种子放在同等条件下培养,观察根的生长状况,可见 组是对照组, 、
、组是实验组。
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________;
(3)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答案】
专一性
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
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
“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毕希纳从死亡的酵母细胞中提取出一种物质,也能催化发酵”,因此了毕希纳实验证实
了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
、“毕希纳从死亡的酵母细胞中提取出一种物质,也能催化发酵”,表明酶在细胞外也能
起作用,而不是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错误;
、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正确;
、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正确。
因此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科学的发
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选
故答案为:(1)专一性(1)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2)
四、解答题
丽水白云山森林公园内,大树林立,物种丰富。其中部分生物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
题:
(1)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应添加的成分有________;
(2)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答案】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草→鼠→蛇→鹰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
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
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
【解答】
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判断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关键是看是否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
部分,缺一不可。因此若要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
物部分。
图中共有 3 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
条是:草→鼠→蛇→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