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年江苏宿迁市沭阳县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doc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资料共2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年江苏宿迁市沭阳县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 基础知识。 选择题。 1. 下列几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花蕾.(lěi) 潜.龙(qiǎn) 顷.刻间 (qǐng) B. 迸.裂(bìng) 强.逼(qiǎng) 明晃.晃(huǎng) C. 铁锨.(xian) 伽.蓝(qié) 绷.着脸 (bēng) D. 长喙. (huì) 俨.然 (yǎn) 蒙.古包(měng)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 A.潜龙(qiǎn)—— qián; B.迸裂(bìng)—— bèng; C.铁锨(xian)——xiān,绷着脸(bēng)—— běng; 故选 D。 2. 下面词语中的字形、字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帐蓬 拊掌大笑(拍手) B. 外宾 民不聊生(凭借) C. 元宵 顾影自怜(拜访) D. 干躁 养尊处优(居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错别字和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词义,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 有误,帐蓬——帐篷: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 B 正确。 C 有误,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 欣赏。“顾”的意思是回头看。
D 有误,干躁——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养尊处优——养尊处优:生活在富贵优裕的环境中。“处”的意思是处于。选:B.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俭朴敦厚,扎根土地,他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 B. 6 月 17 日,神舟 12 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消息传来,同学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期 待将来也能遨游太空。 C.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D. 她还没走出屋,就轻轻悄悄地嚷开了,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啊!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地方,处所。得其所:得到恰当的地方。 袁隆平教授一生为人民的利益奔波,做出了许多贡献。根据词义和句意,词语“死得其所” 运用正确。 B.心潮澎湃: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从“热血沸腾”可以知道同学们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根据词义和句意,词语“心潮澎湃” 运用正确。 C.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澜:大波浪。壮阔:雄壮宽 广。 中国共产党 100 年的奋斗历程,犹如一幅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画卷。根据词义和句意,词 语“波澜壮阔”运用正确。 D.轻轻悄悄:形容走路的声音很小。 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以知道她的动静很大,走路时不会静悄悄的。根据词义和句意, 词语“轻轻悄悄”运用错误。 选项 D 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故选 D。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盐通高铁建成通车后,盐城到上海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近一半。 B. 在众多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制作”等课程。 C.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D.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 B 有误。本题语意重复,“尤其”与“更”语意重复,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C 有误。本题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在“敢拼敢搏博”后加“的精神”,与谓语“发扬” 相呼应。 D 有误。本题否定词滥用,本题本意是“防止疫情的反弹”,“防止”与“不再”双重否定 表肯定,与原意相反,应去掉“不”。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 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更有价值? C. 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五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D.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最冷的时候。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B 有误。本题中华中的“什么”与“怎样”不是提问,而是“明白”的陈述内容,所以“他 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后面应使用逗号,“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 值”后面使用句号。改为: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 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6. 下列各组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②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④谁道人生无再少? A. 拟人 比喻 设问 反问 B. 比喻 反问 拟人 夸张 C. 比喻 设问 拟人 反问 D. 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以及修辞手法的辨析。
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意思是平沙万 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将“沙”比作“雪”,将“月”比作“钩”,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②“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出自北宋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意思是春天回到 哪里了?四处一片沉寂,没有它的踪迹。“春归何处?”提出问题,“寂寞无行路”回答问 题,自问自答使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好雨似乎会挑 选时节,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知”、“乃”将春雨拟人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特点,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谁道人生无再少?”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 再回到少年时期?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 故选 C。 7.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习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 ②④③①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③① D. ②③④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天晚 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是描写中秋节的诗句。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阵阵轰 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 酒。是描写春节的诗句。 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意思是傍晚汉宫传送 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是描写寒食节的诗句。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唐代诗⼈杜牧的《清明》,意思是江南清明 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是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月光诞、月夕等,节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 105 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清明节: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 4 月 5 日前后。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为:春节、寒食节、清明节、中秋节。故选 D。 8. ” 。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理解与运用。 A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应该发生变化,如此才会让事物的发展 不受阻塞,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 变革和革命。 B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 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此句常常用来 比喻学生如果能努力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拼搏,就能够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D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 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本题用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应填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表达了 “新”是“变”的状态,是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过程。 9. 看拼音,写词语。 yī wēi niǔ kòu xì nì mài luò gāo bǐng xuán yá ( ) ( ) ( ) ( ) ( ) ( ) 【答案】 ①. 依偎 ②. 纽扣 ③. 细腻 ④. 脉络 ⑤. 糕饼 ⑥. 悬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同学们做题前要认真读拼音,了解要书写的内容,写完后要检查书写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
意字的笔画和笔顺,要求工整、规范、正确。 同学们在书写时要多留意“腻”“糕”“崖”这几个字。 “腻”字由“月”和“贰”组成,右边的“贰”要写清楚,不要错写或漏写笔画。 “糕”字由“米”和“羔”组成,右边的“羔”要写清楚,不要错写或漏写笔画。 “崖”字由“山”和“厓”组成,下边的“厓”要写清楚,不要错写或漏写笔画。 10. 根据积累填空。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的说过:“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为人民服务》 (2)一儿曰:“____________大如车盖,____________则如盘盂,_________________?” 《两小二辩日》 (3)少选之间而___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 牙鼓琴》 (4)诗歌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是于谦持身清白的情操; “ 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郑燮刚正不阿的骨气;“我劝天公重抖擞, ________________”是龚自珍愤世忧国的呐喊。 【答案】 ①. 司马迁 ②. 人固有一死 ③. 重于泰山 ④. 轻于鸿毛 ⑤. 日初出 乎鼓琴 不拘一格降人材 ⑥. 及日中 ⑦.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⑩. 汤汤乎若流水 ⑪. 要留清白在人间 ⑫. 千磨万击还坚劲 ⑬. ⑧. 志在流水 ⑨. 善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 (1)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课文语段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 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 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出自文言文《两小二辩日》,全文为: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 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 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 汝多知乎?”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 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 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 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另一 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 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3)出自文言文《伯牙鼓琴》,全文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 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 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 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 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 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 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 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奉劝上 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阅读理解。 短文阅读。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注释】解元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 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 11. 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投靠) B. 乡人托以子偕往(一起,一同)
C.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语言流畅,幽默) D. 解元尽处是孙山(尽头) 12. 从此文看,孙山是一个( )人。 A. 满腹经纶 B. 能说会道 C. 自私自利 D. 不通人 情 13. 这个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 A. 任人唯贤 B. 同舟共济 C. 名落孙山 D. 功成名 就 14. 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A 12. B 13. C 14. 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说:“中举人的名单上最后一名是孙山,您的儿子 排在我后面呢。”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加点词的理解与分析。 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作答。“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意思是同乡人的儿子未 被录取,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孙山先回到故乡。 归:回家。故 A 解释不正确。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文中语句“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解 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可以看出,孙山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成语的理解。 任人唯贤:意思是只任用有德有才的人做官吏。后指用人只选任和提拔有德有才的人。 同舟共济:本意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也比喻利害相同。 名落孙山:意思是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功成名就:意思是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通过阅读文言文内容可知,这个故事可以用“名落孙山”来形容。故选 C。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