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48 卷 第 550 期
2011 年 第 10 期
电测与仪表
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
Vol.48 No.550
Oct. 2011
基于Buck变换器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器
吴透明,姚国兴,孙磊
(华南理工大学 电力学院,广东省绿色能源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摘要:文章论述了利用Buck电路对光伏电池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以Buck电路
为核心的MPPT系统,并对以蓄电池为负载的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达到了MPPT功能。
关键词: 太阳能;蓄电池;最大功率跟踪;PIC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 TM 61
文章编号:1001- 1390(2011)10- 0038- 04
文献标识码:B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 for Solar Cell Based on Buck Converter
(Electric Power Colleg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WU Tou- ming, YAO Guo- xing , SUN Lei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of photovoltaic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with using Buck converter.
A microcontroller- based MPPT system with buck converter is proposed.Experiment research is proceeded to the MPPT
system with battery- load.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troller has the MPPT function.
Key words: solar energy, battery, MPPT, PIC microcontroller
0 引 言
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发电的核心部分, 具有将太阳
能转换为电能的功效。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前
景的绿色能源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
热点,但是光伏发电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第一,光伏
电池的输出特性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当温度和光照辐
射强度变化时,其输出特性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第二,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低而且价格昂贵,初期投入较
大。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光伏电池所产生的能量,通常
在 光 伏 电 池 和 负 载之 间 串 联 最 大 功 率 点 跟 踪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电路,从而实现
最大功率输出。
1 光伏电池的特性
光伏电池在一定光照强度和一定温度的情况下
输出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当外部环境变化时,光伏电池输出发生变化,太
阳能光伏电池的V-I输出特性如下:
由光伏电池的V-I特性曲线可以看出,短路电流
主要受温
主要受太阳光照强度影响,而开路电压Voc
Isc
度影响。在光照和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光伏电池的最
大功率点只有一处,其对应的电压和电流为最大功率
和最大功率电流Imp。因此,必须在光伏电池与
电压Vmp
图1 光伏电池的V-I特性曲线和V-P特性曲线
Fig.1 The V-I characteristic curve and the V-P curve of solar cell
38-
-
总第 48 卷 第 550 期
2011 年 第 10 期
电测与仪表
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
Vol.48 No.550
Oct. 2011
图2 不同光照强度(左)条件下、不同温度(右)条件下的光伏组件V-I输出特性曲线
Fig.2 The V-I characteristic of solar cell under different irradiations(left)and temperatures(right)
负载之间增加MPPT电路,当外部环境或者负载变化
时,使光伏电池都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以提高光
伏电池的利用效率。
2 MPPT控制技术的实现
2.1 最大功率跟踪原理
光伏电池是一个非线性电源,其输出电压和电
流不仅受到光强和温度的影响(见图2),还决定于负
载的性质和状况。在光伏电池的伏安曲线中,光伏电
池的输出特性曲线与负载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光伏
电池的工作点[2]。如果工作点处于最大功率点,光伏电
池所产生的电能被充分利用,反之它所产生的电能没
有被充分利用。
使用直流电源加可变电阻来模拟光伏电池的输
出特性曲线,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虚线框中的为
模拟的光伏电池,它由一个直流电源Us
和一个可变电
阻R1
就是模拟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虚
线框外为功率变换电路,包括DC/DC变换器和负载R2。
DC/DC变换器为Buck电路,Buck电路拓扑如图4所示。
组成,电压U1
图3 光伏电池实验等效电路
Fig.3 Experimental equivalent circuit of solar cell
图4 Buck电路拓扑
Fig.4 Buck topology
图4中,U1
和Uo
是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I1
是负载。对于理想的
是平均输入电流;D是占空比;R2
Buck电路有:
Req=
U1
I1
U1 I1 = Uo Io =
2
o
U
R2
Uo=DU1
由式(1)~(3)可得:
Req=
U1
I1
=
R2
2
D
(1)
(2)
(3)
(4)
所以可以将Buck变换器和负载看作是一个等效
的可变电阻Req
有关。
如果用P表示模拟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对于整个实
验模型有:
,它的大小和占空比D和负载R2
P=U1
Us
R1+Req
U1=Req
Us
R1+Req
将式(5)代入式(6)消去Req
可以得到:
P =-
2
1
U
R1
+ Us
U1
R1
当U1=Us/2时,有最大功率输出:
Pmax =
2
s
U
4R1
(5)
(6)
(7)
(8)
根据式(7)得出光伏电池的U-P曲线,如图5所
示,该曲线与光伏电池的U-P曲线特性相似,说明使
用本方法代替光伏电池进行实验是可行的,当U1
的电
压为电压源Us
率输出。所以在R2
时光伏电池获得最大功
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D使Req=R1
的一半即Req=R1
39-
-
总第 48 卷 第 550 期
2011 年 第 10 期
电测与仪表
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
Vol.48 No.550
Oct. 2011
图6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器
Fig.6 Maximum power tracker of PV module
Buck电路功率开关断开时光伏电池对储能电容充电,
使光伏电池始终处于发电状态,此时调节Buck电路占
空比才可以有效跟踪最大功率工作点。
本文中的单片机采用PIC16F873a单片机,控制器
的负载为铅酸蓄电池,单片机采样蓄电池的电压
(Buck的输出电压)和充电电流(Buck的输出电流),通
过电压扰动的算法计算后,单片机输出Buck的开关管
开关信号。
控制器的软件流程图如图7所示。
图5 模拟光伏电池功率电压曲线
Fig.5
为蓄电
Simulated solar cell U-P characteristic
可以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本文中R2
池的内阻,是一个随蓄电池的容量、蓄电池荷电状态
(SOC)、蓄电池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量。一般在蓄电
池荷电状态(SOC)大于40%时,R2
基本维持一个恒定
值,在SOC小于40%时,R2
的值会上升,其变化过程是
一个连续过程,所以通过改变D能够跟踪实现Req=R1。
2.2 控制方法
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点控制方法很多[2],如
开路电压法,短路电流法,电压扰动法,导纳增量法
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采用电压扰动法,该方
法控制简单,所检测的参数较少,因此普遍应用在光
伏MPPT控制器中。
电压扰动[3]通过将本次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与上
次的比较,来确定是增加还是减少光伏电池的输出电
压。如果功率增加,则光伏电池电压维持原来的电压
扰动方向;如果功率降低,则光伏电池电压向相反方
向扰动。通过反复的扰动、观察和比较,使光伏电池输
出功率达到最大功率点处。
对于Buck电路,通过改变D来调节光伏电池的输
出电压。假设Buck电路的转换效率为α,则光伏电池
UoIoo
α
。在一定条件下,α是常数,则通
输出功率P=U1I1=
过观察负载上功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光伏电池输出功
率的变化。控制过程是这样的,给D一个扰动,观察负
载R2
上功率的变化,如果功率增加则对D维持原方向
的扰动,相反如果功率减少则对D反方向扰动,如此
反复进行下去。
2.3 控制器的实现
控制器的原理图如图6所示。
由于Buck电路的输入端[4]工作在断续状态下,若
不加入储能电容,则光伏电池工作在时断时续的状态
下,不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加入了储能电容C1
后,
40-
-
图7 程序流程图
Fig.7 The flow chart of program
总第 48 卷 第 550 期
2011 年 第 10 期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电测与仪表
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
Vol.48 No.550
Oct. 2011
做对比试验,在同样的外部环境条件下,一光伏
光伏电池参数:最大功率180W,短路电流4A,开
路电压45V。蓄电池参数:将两个12V,60Ah的铅酸蓄
电池串联。控制器单片机选用PIC16F873a,开关频率
选为20kHz。
电池对蓄电池组直冲,另一个光伏电池采用本文的最
大功率跟踪器对蓄电池组充电,记录对比数据见表1。
由表1知,接有MPPT装置后,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有了
明显提高。
表1 对比实验结果
Tab.1 The comparison results
有最大功率跟踪器充
电时蓄电池电压 /V
无最大功率跟踪器充
电时蓄电池电压 /V
输出功率提高百
分比 /(%)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7.02
14.92
10.39
9.30
9.93
14.19
15.94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利用Buck电路对光伏电池进行最大
功率点跟踪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以
Buck电路为核心的MPPT系统,并对以蓄电池为负载
的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
用该控制器使光伏电池实现了MPPT功能,提高了光
伏电池的发电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薛林,姚国兴. 基于双向DC- DC变换器的光伏发电系统[J].电气传动,
2010,40(11).
XUE Lin, YAO Guo- xing. Bidirectional DC- DC Convert Based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J]. Electric Drive , 2010,40(11).
[2] 张玉平,石新春.一种新型光伏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的实现[J]. 电力
电子技术,2009,43(2).
ZHANG Yu- ping,SHI Xin- chun. Implementation of a Novel MPPT
Controller[J]. Power Electronics,2009,43(2).
[3]张 超,何湘宁. 短路电流结合扰动观察法在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
踪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26(20).
ZHANG Chao,HE Xiang- ning.Short- current Combined with 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s[J].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06,26(20).
[4] 赵 宏,潘俊民. 基于Boost电路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系统[J]. 电
力电子技术, 2004,38( 3).
ZHAO Hong,PAN Jun- min.Photovoltaic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System using Boost Converter[J]. Power Electronics, 2004,38(3).
作者简介:
吴透明(1986-),男,安徽安庆人,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
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Email:zywtm@163.com
姚国兴(1952-),男,广东汕头人,副教授,华南理工大
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应用、计算
机控制系统,电力电子工程设计智能化测量仪器的设计。
孙磊(1985-),男,山东青岛人,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
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及新能源发电。
收稿日期:2011- 07- 25
(田春雨 编发)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