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1. 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真题及答案
【
答
案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汉字,需要学生认真拼读拼音并写出相应词语。
书写时需注意“使”是单人旁,区别于“驶”;
“想”下面是心字旁,区别于“箱”;
“厉”里面是“万”字,区别于“历”。
我能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2. 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娲.(wā)
B. 西门豹.(bào)
C. 蔡桓.(héng)侯
D. 嫦娥.
(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汉字读音的识记。
C.蔡桓.(héng)侯——huán。
故选 C。
3. 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耳欲聋
B. 响彻云霄
C. 悄无声息
D. 鸭雀无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辨析能力,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时不断地积累和练习。
根据知识积累可知:
D.鸭雀无声——鸦雀无声。
故选 D。
4. 下列词语中,不是..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是(
)
A. 视死如归
B. 若有所思
C. 刚正不阿
D. 英勇无
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品质的描写,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的积累练习。
根据分析,可知:
A.“视死如归”形容人勇敢不怕死;
B.“若有所思”好像在想什么似的。形容静坐沉思的样子。形容人在思考。
C.“刚正不阿”是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无偏私。形容一个人刚强正直,不曲意逢迎。
D.“英勇无畏”是非常勇敢,不畏艰险。形容英雄人物、有突出贡献的英雄战士、为国家冲
锋陷阵不顾生死的人,比如像董存瑞,雷锋还有黄继光等等。
根据分析可知其中形容人物品质的是 A、C、D。
故选 B。
5. “摇摇欲.坠”中“欲.”的意思是(
)
B. 想要,希望
C. 将要
D. 需要
A. 欲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
“摇摇欲坠”形容建筑物基础动摇,即将倒塌。比喻情势危急,就要崩溃或垮台。其中“欲”
的意思是“将要”。
故选 C。
6.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揭示的道理与成语(
)所蕴含的道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理相同。
A.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需要学生认真熟练的掌握古诗词的含义。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句诗选自《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
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雪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雪中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侧面也能看出诗人对赏雪、
赏梅、吟诗的热爱与痴迷。
其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为: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
给梅花一段清香。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才是正理。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故选 A。
7. 相传中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的作者是(
)
B. 扁鹊
C. 炎帝
D. 张仲景
A. 李时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可谓知识的积累,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地积累运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选项 A 中“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 年)完
成了 192 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
选项 B 中“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被尊为医祖。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
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选项 C 中“炎帝”炎帝神农氏是中国药学的始祖,他是我国古代文献所记载的第一个遍尝百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草研究药学的人,他对药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后代的用药经验都被写进了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中。
选项 D 中“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
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
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故选 C。
8. 我会按要求填写语句。
(1)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
(2)________,欲饮琵琶马上催。
(3)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
(4)王维的《鹿柴》写得“有声有色”,写“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写“色”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向别人承诺的事,我们要说到做到。
(6)“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成功人士都要努力学习,何况是我们?
【答案】 ①. 露似真珠月似弓
②. 葡萄美酒夜光杯
③. 万里长征人未还
④.
空山不见人
⑤. 但闻人语响
⑥. 返景入深林
⑦. 复照青苔上
⑧. 一言既
出
⑨. 驷马难追
⑩. 不学不成
⑪. 不问不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识记,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古诗词并准确的默写。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本句诗选自《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
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
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
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2)本句选自《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
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
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3)本句选自《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
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写“声”的诗句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写“色”的诗句是: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
暗处的青苔上。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向别人承诺的事,我们要说到做到。对应的名言俗语是“一言既
出,驷马难追”。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这句诗出自王充《论衡·实知》,
意思是:即使有智能的人,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
课内阅读习题。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
于东海。
9. 文中“溺”的意思是____,“故”的意思是____。
10. 精卫填海的原因是什么?请用“
”画出来。
11. “精卫”给我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
12. 人们通常在(
)情况下使用“精卫填海”这个成语。
①形容人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②倡导保护大自然
③形容不自量力,自以为是
④比喻说是爱好某物,其实并不真正爱好
13. 通过课内外学习,我还知道这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____ ____
____
【答案】9.
①. 溺水
②. 因此
10.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11. 坚持不懈、不畏艰险。
12. ①
13.
①. 《神笔马良》
②. 《后羿射日》
③. 《夸父逐日》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中词语的解释。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溺而不返”意思是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溺”的意思是溺水;
“故为精卫”意思是所以化为精卫鸟。“故”的意思是因此,所以。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中重点语句的抓取。
根据阅读文言文内容,其中“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意思是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
再也没有回来。因此精卫填海的原因是“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根据阅读文言文,结合翻译,其中“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意思是经常口衔西山上
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从中可以体会到“精卫”不畏艰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解释。
“精卫填海”原意是神鸟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故选①。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外知识的积累。
根据课外书籍的阅读以及积累,关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有:《盘古开天》《伏羲画卦》《女娲
造人》《北溟鲲鹏》《嫦娥奔月》等。
【点睛】参考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
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儿子说家里有两扇门:一扇木门,一扇铁门。母亲说家里有三扇门,儿子问母亲,母
亲只是笑笑。
②停电的夏夜,屋里闷热难熬,打开木门,外面似乎有一丝风溜进来。母亲说:“干脆
把铁门也打开吧!”儿子问:“这样安全吗?”母亲说:“不要紧。”风果然大了很多,顿时觉
得凉爽不少。
③三个人席地而卧,儿子依偎着母亲,母亲靠着父亲,竟都睡安稳了。
④又是个停电的夏夜,父亲出差未归,屋里依然热得很,儿子吵着要把门打开,凉快凉
快。母亲说:“把门打开不安全。” “那天晚上怎么没事?”“那晚你爸在家,就算有坏人也
不敢来!”尽管儿子哭着闹着,母亲还是关严了那两扇门。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⑤这一夜儿子哭了多久,没人知道;母亲手中的蒲扇摇了多久,也没人知道。
⑥儿子渐渐长大,上了高中。
⑦一天晚上,刚写完作业,又停电了。儿子说:“把门敞开吧,兴许会凉快一些。”母亲
说:“这不太安全吧,你爸又不在家。”儿子拍拍胸脯:“怕什么,有我在家呢!”母亲看了看
儿子,笑了笑。
⑧尽管儿子鼾声很响,但母亲还是睡得很熟,因为她知道,家里又多了扇门。
14. 请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
15. 请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炎热(
)
安心(
)
依旧(
)
16. 请用横线画出母亲两次睡觉安稳的句子,并在其中一处旁边写下批注。
17. 读了短文,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回答其中一个你认
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我尝试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门
15.
①. 闷热
②. 安稳
③. 依然
16. 三个人席地而卧,儿子依偎着母亲,母亲靠着父亲,竟都睡安稳了。
尽管儿子鼾声很响,但母亲还是睡得很熟,因为她知道,家里又多了扇门。(母亲睡觉安稳,
是因为儿子长大了,有责任担当了,所以母亲睡得很熟。)
17.
①. 短文的结尾为什么讲家里又多了扇门?
②. 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会对
母亲说些什么?
③. 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④. 短文的结尾之所以讲家里又
多了扇门?
⑤. 是因为妈妈觉得儿子已经长大,会像爸爸一样保护她、保护这个家。她
感到很欣慰。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给文章加标题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的阅读短文内容并对短文文章内容总结概
括完成标题的添加。
根据阅读短文文章以“门”为线索,根据文中“儿子说家里有两扇门:一扇木门,一扇铁门。
母亲说家里有三扇门,儿子问母亲,母亲只是笑笑”写了家里的铁门、防盗门以及爸爸这道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门给妈妈带来的安全感,儿子渐渐长大了,上了高中,他也是家里的一道门。
所以短文题目以“门”为题目最为合适。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需要学生认真的阅读短文并从中找到相应词语的近义
词。
根据日常学习积累,可知:“炎热”形容天气很热,文中其近义词是“闷热”。
“安心”指心情安定,文中其近义词是“安稳”。
“依旧”指依然,文中其近义词是“依然”。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筛选以及做批注。
由题干“母亲睡觉安稳”定位到文中第③段句子“三个人席地而卧,儿子依偎着母亲,母亲
靠着父亲,竟都睡安稳了”和第⑧段句子“尽管儿子鼾声很响,但母亲还是睡得很熟,因为
她知道,家里又多了扇门”。
第 1 处批注:父亲是家庭的守护者,像一扇门一样守护着全家的安危;第 2 处批注:曾经依
偎着母亲的小男孩儿长大了,也成为了和父亲一样顶天立地的男人,成为了家庭的守护者。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文章内容并提出问题
解答。
可以从文章内容、写作顺序、文章主旨、写作方法等角度进行提问。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其
中一个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回答即可。
18. 我会习作。
题目:___的拥抱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温暖的拥抱、运动场上的拥抱等。(2)把“拥抱”这件事情
的前因后果写明白,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答案】例文:
温暖的拥抱
从小到大,我得到过很多人的拥抱,爸爸妈妈妹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他们给我的
拥抱形式不一,今天我又得到一个拥抱,这个拥抱却让我记忆犹新,我想这辈子我都不会忘
记这个幸福的拥抱。
在一次感恩教师的班队课上,我们为郑老师精心准备了这堂班队课,很多同学向老师送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