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人工智能概述课后题答案
1.1 什么是智能?智能包含哪几种能力?
解:智能主要是指人类的自然智能。一般认为,智能是是一种认识客观事物和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综合能力。
智能包含感知能力,记忆与思维能力,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行为能力
1.2 人类有哪几种思维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解:人类思维方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形象思维也称直感思维,是一种基于形象概念,根据感性形象认识材料,对客观对象进行处
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一种基于抽象概念,根据逻辑规则对信息或知识进行处理的理性
思维形式。
灵感思维也称顿悟思维,是一种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作用的思维方式。
1.3 什么是人工智能?它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解:从能力的角度讲,人工智能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智能;从学科的
角度看,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使它能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
智能的学科。
研究目标:
对智能行为有效解释的理论分析;
解释人类智能;
构造具有智能的人工产品;
1.4 什么是图灵实验?图灵实验说明了什么?
解:图灵实验可描述如下,该实验的参加者由一位测试主持人和两个被测试对象组成。其中,
两个被测试对象中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机器。测试规则为:测试主持人和每个被测试对象分
别位于彼此不能看见的房间中,相互之间只能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会话。测试开始后,由测
试主持人向被测试对象提出各种具有智能性的问题,但不能询问测试者的物理特征。被测试
对象在回答问题时,都应尽量使测试者相信自己是“人”,而另一位是”机器”。在这个前提
下,要求测试主持人区分这两个被测试对象中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如果无论如何更换测
试主持人和被测试对象的人,测试主持人总能分辨出人和机器的概率都小于 50%,则认为该
机器具有了智能。
1.5 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解:孕育期,形成期,知识应用期,从学派分立走向综合,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的兴起
1.6 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解:
与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
智能模拟的方法和技术研究
1.7 人工智能有哪几个主要学派?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解:
符号主义:又称为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派,是基于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
性原理的人工智能学派。符号主义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数理逻辑,人类认知(智能)的基本
元素是符号,认知过程是符号表示上的一种运算。
联结主义:又称为仿生学派或生理学派,是基于神经网络及网络间的联结机制与学习算法的
人工智能学派。联结主义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仿生学,特别是人脑模型的研究。
行为主义:又称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是基于控制论和“感知-动作”控制系统的人工智
能学派。行为主义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控制论,提出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为,取决于对外界
复杂环境的适应,而不是表示和推理。
1.8 人工智能有哪些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
解:
机器思维:推理、搜索、规划
机器学习:符号学习、联结学习、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
机器感知:机器视觉、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
机器行为:智能控制、智能制造
计算智能:神经计算、进化计算、模糊计算
分布智能
智能系统:专家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
研究热点:智能机器人、智能检索、智能游戏等。
1.9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有哪些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解:
多学科交叉研究
分布智能与社会智能研究
集成智能研究
智能网络研究
认知计算与情感计算研究
智能系统与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