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 ) 一.选择部分(每题 2 分) 1.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 柔软 的舌头却还在!”.属于 他思想的是( A.仁政 B.无为 C.兼爱 D.法治 2.2016 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 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如问创作“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问”诗句的作者是谁,你的回答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3.分类归纳能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下列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知识的归纳,有误的是( A.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B.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C.“宋四家”指宋代书法家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蔡襄 D.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4.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5.“沐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徐叔华成为了农业专业户,他还带领全村走上了致富之路.”材料 所诉不能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受农民欢迎 B.徐叔华走出了一 条专业化发展道路 C.农村改革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D.农业改革是农民的致富之路 6.有关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 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推行的是股份制 ④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成果. ②体现了中共“十四大”的精神 ) ) )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20 世纪 80 年代,它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是经济特区的代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 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8.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82 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 1992 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1997 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 9.“在地狱里,他看到盗贼、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 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 这是但丁描述他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但丁是虔 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但丁反对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10.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吴晓波对《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共同点归 纳,正确的是( ①都是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②都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 ③都对封建统治进行批判和 否定 ④都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1962 年 8 月,美国 U﹣2 高空侦察机发现古巴真在修建导弹发射场.10 月,U﹣2 飞机又拍摄到导弹发 射场的照片.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并要求苏联搬出所有导弹.10 月底,赫鲁晓夫被 迫同意从古巴搬出所有导弹,随即美国解除了对古巴的海上封锁.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 A.美苏开始争霸 B.美苏势均力敌 C.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D.美苏均做出让步 12.《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戴上神 行马甲,能日行八百里,《封神演义》出现了千里眼,顺风耳,表达了古人超越自我的渴望.这些渴望今天 都已实现,其中实现最晚的是( A.筋斗云 B.神行马甲 C.千里眼 D.顺风耳 ) ) ) 二.综合题 13.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举步艰难 (1)图 1 至图 4 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 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 栏目二:柳暗花明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只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 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2)阅读图 5 及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 否实现,为什么? 栏目三:旭日东升 陈独秀 蔡元培 1902 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 年赴法国考察研究[来源:学§科§网] 1902 年赴日本考察 1907 年赴德国访问 1912 年赴德国菜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1910 年赴美国留学 1913 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1902 年留学日本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 用. 14.下面是张明同学复习近代英国史时整理的大事年表.根据这一大事年表,综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来 源:学科网 ZXXK] 15 至 16 世纪 英国的莎士比亚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大量的诗集 1642 年 1649 年 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英国成立共和国 17 世纪下半期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8 年 英国政 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建立 18 世纪 60 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85 年 1825 年 1831 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治金都门使用 史蒂芬孙发明的“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英国科学家爱迪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1840 年前后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1859 年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 改为 改为 改为 (1)张明同学的大事年表有三处史实错误,请你帮助他找出并改正. ①错在: ②错在: ③错在: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以后,张明同学补充了 1689 年英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间大事是什么?有何历史 意义? (3)大事年表中涉及应该工业革命的开始,指出标志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联 系? (4)《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的作者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 第二是政治制 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综合大事年表,说明英国在 17 世纪至 19 世纪成 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 15.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图 1 至图 4 反映了一个主题,请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提炼该主题. 素养二 历史理解,是值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图 5、图 6 是对马歇尔 计划的不同历史理解. (2)比较图 5 图 6 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作者各自历史理解的意图是什么? 素养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 能力. (3)图 7 及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综合所学知识,请你解释美日没有加入亚投行的主要原 因.
2016 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历史答案 ) 一.选择部分(每题 2 分) 1.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 的舌头却还在!”.属于他思想的是( A.仁政 B.无为 C.兼爱 D.法治 【分析】本题考查老子,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 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其思 想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选项 A 是儒家学派主张; 选项 C 是墨家学派主张;选项 D 是法家学派主张.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老子的主张,需要准确掌握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 ) 2.2016 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 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如问创作“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问”诗句的作者是谁,你的回答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耀千古的唐诗. 【解答】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著名的诗人层出不穷.题目中“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问” 是李白《赠裴十四》中的诗句.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后人称作“诗仙”. 故选 A. 【点评】把握唐代诗人李白的相关史实. 3.分类归纳能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下列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知识的归纳,有误的是( A.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B.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C.“宋四家”指宋代书法家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蔡襄 D.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四家”是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所以 C 项不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掌握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相关知识. ) 4.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解答】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②《鸦片战争》发生在 1840 年,③《甲午风云》发生在 1894 年,① 《末代皇帝》指的是辛亥革命时期,1911 年,④《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1860 年,所以时间顺序 是②④③①, 所以答案是 B. 故选 B. 【点评】本题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时间. )
) 5.“沐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徐叔华成为了农业专业户,他还带领全村走上了致富之路.”材料 所诉不能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受农民欢迎 B.徐叔华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发展道路 C.农村改革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D.农业改革是农民的致富之路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农村改革的认识. 【解答】由材料内容可知说的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材料中的徐叔华成为了农业专 业户,所以 A、B、D 是正确的,“徐叔华”成为了农业专业户而不是成为乡镇企业家,所以材料不能反映 C 的内容.[来源:学。科。网] 故选 C. 【点评】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与意义要重点掌握.[来源:学科网 ZXXK] 6.有关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 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推行的是股份制 ④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成果. ②体现了中共“十四大”的精神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 【解答】1985 年,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围绕所有制结构、管理模式和分配 制度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中国石油化工集 团公司成立是 1998 年,故①错误.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以产 权制度改革为主要 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图示正反映了这一内 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推行的是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成果. 故选 C.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国有企业改革内容. ) 7. 20 世纪 80 年代,它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是经济特区的代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 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分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 【解答】1980 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年时 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 城”. 故选 B. 【点评】掌握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
) 8.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82 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 1992 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1997 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史实”和“观点”的区分. 【解答】所谓“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 陈述,不带有作者个人的思想观点.所谓“观点”就是个人对 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看法,带有显明的个人感情色彩.ABC 三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属于“史实”.D 项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中“总设计师”这个词,就包含着作者对邓小平贡 献的一种肯定,这是“观点”. 故选 D. 【点评】了解“史实”和“观点”的区分. ) 9.“在地狱里,他看到盗贼、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 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 这是但丁描述他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但丁反对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解答】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他通过长诗描述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所见所闻,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这部作品应该是《神曲》,但丁 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在代表作《神曲》中描述了他游览地狱天堂的情景,甚至在地狱中给教皇留下了一 个位置,借机讽刺了教会的腐败与专制. 故选 A. 【点评】本题掌握但丁《神曲》相关知 识. ) 10.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吴晓波对《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共同点归 纳,正确的是( ①都是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②都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 ③都对封建统治进行批判和否定 ④都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独立 宣言》和《人权宣言》.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 命时期颁布的,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都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都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 程.《独立宣言》是反抗的殖民统治的文献. 故选 B.[来源:学科网 ZXXK] 【点评】 比较和分析《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相同点.
11.1962 年 8 月,美国 U﹣2 高空侦察机发现古巴真在修建导弹发射场.10 月,U﹣2 飞机又拍摄到导弹发 射场的照片.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并要求苏联搬出所有导弹.10 月底,赫鲁晓夫被 迫同意从古巴搬出所有导弹,随即美国解除了对古巴的海上封锁.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 A.美苏开始争霸 B.美苏势均力敌 C.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D.美苏均做出让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巴导弹危机的认识. 【解答】通过结合题干材料,联系所学可知,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苏美双方均作 出了让步:苏联从古巴搬出所有导弹,美国解除了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危机遂告平息.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美苏冷战的主要史实. ) ) 12.《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 ”戴宗,戴上神 行马甲,能日行八百里,《封神演义》出现了千里眼,顺风耳,表达了古人超越自我的渴望.这些渴望今天 都已实现,其中实现最晚的是( A.筋斗云 B.神行马甲 C.千里眼 D.顺风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和通讯的进步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进步,人们最先实现了“日 行八百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伴随着电报、电话的出现,人们又实现了“顺风耳”,在第三次科 技革命时期,伴随着卫星的发射成功,人们才实现了“千里眼”. 故选 C. 【点评】识记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交通和通讯的进步. 二.综合题 13.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举步艰难 (1)图 1 至图 4 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 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 栏目二:柳暗花明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只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 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2)阅读图 5 及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 否实现,为什么? 栏目三:旭日东升 陈独秀 蔡元培 胡适 李大钊 1902 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 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1902 年赴日本考察 1907 年赴德国访问 1912 年赴德国菜比锡大学留学 1910 年赴美国留学 1913 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