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18 分) 1.下 列选项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糖水 C.黄铜 D.粗盐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 分子. 【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A 正确; B、糖水中含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 B 错; C、黄铜中含有铜和锌,属于混合物,故 C 错; D、粗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 错. 故选 A.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 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2.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 C.冰川融化﹣物理变化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据此分析判断.[来源:学|科|网] 【解答】解: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C、冰川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来 源:学科网 ZXXK]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 21% B.干冰可作制冷剂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 78%、氧气大约占 21%、稀有气体大约占 0.94%、二 氧化碳大约占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可用作食品防腐,氧气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解答】解: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 78%、氧气大约占 21%、稀有气体大约占 0.94%、 二氧化碳大约占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故 A 说法正确;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 B 说法正确;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防腐,故 C 说法正确; D、氧气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说明满了,故 D 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 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药品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取用液体药品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考虑;B、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考虑;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考虑;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虑. 【解答】解:A、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故 A 错; B、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先连接装置,将导管浸入水中,用两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说明气密性良好,故 B 正确; C、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先提起胶头,再排空气伸入滴瓶内,故 C 错; D、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 D 错. 故选 B. 【点评】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难度 不大. 5.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大量食用海带 D.向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使其肉质鲜美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 系及摄 取方法;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虽然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进行解答; B、根据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会留下痕迹进行解答; C、根据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适当食用海带进行解 答; D、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进行解答. 【解答】解: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虽然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故 A 错误; B、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会留下痕迹,减少损失,故 B 正确; C、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适当食用海带,而不是大量食用海带,故 C 错误; 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为肉质鲜美而向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生活中化学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与记忆,属一般性基础知识考查题. 6. 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 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宁酸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B.单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单宁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6:23 D.单宁酸是有机化合物[来源:学科网]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A、根据单宁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52):(16×46)=228:13:184,则单宁 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单宁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16×46)=13:184,故选项说法错误. D、单宁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7. 下列选项中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采取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增大 C.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 2:1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硬水的软化方法分析; 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1:8 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 A 错误; B、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了,而水分子本身的体积、质量、数目不变, 故 B 错误;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1:8,体积比是 2:1,故 C 错误; D、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 常见金属 X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3AgNO3═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X 可能是铁 C.金属活动性 X>Ag D.X 表面有固体析出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推断,金属 X 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 R 的活动性比银强;由 生成了 X(NO3)3 可知,X 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 价.
【解答】解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 A 正确; B、由 X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生成了 X(NO3)3,X 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 价,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 硝酸亚铁,故该金属不可能是铁,故 B 错误; C、由金属 X 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 X 的活动性比银强,故 C 正确; D、由金属 X 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X 表面有固体银析出,故 D 正确. 故选 B. 【点评】金属单质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说明组成单质的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元素的活动性强. 9. 物质 X 在 4.8g 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 X+3O2 RO2+2SO2,测得 RO2 和 SO2 的质量分别为 2.2g 和 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X 的质量为 4.3g B.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 C.X 中含有 R 元素、S 元素和 O 元素 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 X+3O2 RO2+2SO2 和质量守恒定律,由恰好完全反应时 O2、RO2 和 SO2 的质量计算出此 时参加反应的 X 物质的质量; B、根据计算所得的各物质的质量得出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利用物质的质量比与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计算 X 的相对分子质量; C、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推断物质 X 的组成元素; D、考虑二氧化硫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但二氧化碳不是. 【解答】解:A、根据 X+3O2 RO2+2SO2 和质量守 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X 的质量=(2.2g+6.4g)﹣ 4.8g=3.8g≠4.3g;故 A 不正确; B、反应中 X、O2、RO2、SO2 四种物质的质量比=3.8g:4.8g:2.2g:6.4g=76:96:44:128,利用参加反应 的 3 个 O2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6,可计算出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故 B 正确; 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中共含有 6 个 O 原子,而反应物的 3 个 O2 中含有 6 个 O 原子,因此,X 物质中不含 O 元素;故 C 不正确;
D、根据 B 的分析,产物为气态时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而二氧化碳不是;故 D 不正确; 故选 B. 【点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及构成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利用反应中的物质质量 求出各物质的质量比是本题解答的一个重点. 10.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B.t3℃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不变 C.t2℃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t1℃时,60g 水中溶解 18g 甲可得到其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 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 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杂质乙,可采 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进行提纯,故 A 正确; B、t3℃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甲溶 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不变,故 B 正确; C、t2℃时,甲、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故 C 错误; 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30g,所以 60g 水中溶解 18g 甲可得到其饱和溶液,故 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 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aO(CaCO3)滴加稀盐酸 B.HCl(H2O)将混合气体通过固体 CaO C.CO2(CO)通入氧气点燃 D.KCl(MnO2)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 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 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aO 和 CaCO3 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H2O 和 HCl 气体均能与氧化钙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 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 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 KCl 易溶于水,MnO2 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 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 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 将 50 克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盐酸越少 B.整个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总质量 22 克 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小 D.反应结束后共生成 55.5 克氯化钙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