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四川西华大学工程项目管理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四川西华大学工程项目管理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计 10 分。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开展前期论证,准备阶段开展审批和招标等准备工作,实施阶段提 供必要的条件并协调有关工作,竣工验收阶段对有关资料接收与管理工作的主体是()。 A、建设单位 B、承包商 C、项目咨询单位 D、政府职能部门 2、关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对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B、决策阶段是战略决策的具体化,决定项目实施的成败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 C、实施阶段是在规定的工期、质量、费用范围内,实现项目目标 D、试运行及竣工验收阶段工作量最大,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管理难度最大 3、关于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关注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应尽早提出具体方案 B、应尽量客观反映和分析问题 C、各个设想方案应独立选择 D、应强化项目局部利益 4、按系统工作程序将工程项目范围规定的全部工作分解为较小的、便于管理的独立活动, 并将活动责任赋予相应的部门和人员,建立责任体系,达到控制项目的目的。此工作结果称 为( )。 A、工作分解结构 B、工程系统分解结构
C、目标分解结构 D、组织分解结构 5、设计和施工由不同单位完成,承包商可将项目分包给专业分包商,施工过程中业主在设 计单位协助下或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督,确保承包商按图纸和技术条款施工。此模式 是()。 A、平行发包模式 B、施工总承包模式 C、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 D、设计-施工-釆购交钥匙模式 6、某工程项目部分工作间逻辑关系如下图,则表述正确的是( )。 A、工作 A、B 均完成后同时进行 C、D B、工作 A、B 均完成后进行 D C、工作 A、B、C 均完成后同时进行 D、E D、工作 B、C 完成后进行 E 7、某工程项目的赢得值曲线如下图,关于该项目偏差原因分析与纠偏措施的说法,正确的 是()。
A、效率髙,进度较慢,投入延后 B、效率较高进度较快,投入超前 C、抽出部分人员,放慢进度 E、增加人员投入,加快速度 8、某工业建筑物出现放线定位的偏差,且严重超过规范标准规定,若要纠正会造成重大经 济损失,经过分析、论证其偏差不影响生产工艺和正常使用,则合理的处理方式为( )。 A、返修处理 B、加固处理 C、限制使用 D、不做处理 9、某房屋建筑拆除工程施工中,发生倒塌事故,造成 12 人重伤、6 人死亡,按照事故后果 严重程度分类,该事故属于( )。 A、较大事故 B、特大伤亡事故 C、重大事故 D、重大伤亡事故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根据信息用途进行分类的工程信息是( )。 A、管理类信息 B、质量控制信息 C、业主方信息 D、施工信息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每题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 题意,至少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一体化管理(PLMT)的特点有( )。
A、整体性 B、多元性 C、并行性 D、协调性 E、针对性 2、工程项目工作结构分解的基本作用有( )。 A、确保管理职责的清晰划分 B、保证项目工作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C、使项目的形象透明,便于了然项目范围和组成 D、作为工程项目的工期计划、成本和费用估计的依据 E、用于建立项目目标保证体系 3、对于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组织形式的演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项目构思形成后,宜采用寄生式组织形式 B、提出项目建议书后,宜采用职能式组织形式 C、项目设计阶段,宜采用直线式组织形式 D、项目施工阶段,宜釆用矩阵式组织形式 E、项目交付使用后,宜釆用企业的组织形式 4、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 N 的自由时差为 5 天。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检査发现,工作 N 的 工作时间延后了 3 天,其他工作均正常,此时( )。 A、工作 N 的总时差不变,自由时差减少 3 天 B、总工期不会延长 C、工作 N 的总时差减少 3 天 D、工作 N 的最迟完成时间推迟 3 天
E、工作 N 将会影响紧后工作 5、对施工进度的动态检查方式有( )。 A、定期地、经常地收集有关进度报表资料 B、由驻地人员现场跟踪检查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 C、工程师定期组织现场施工负责人召开现场会议 D、利用实际进度数据与计划进度数据进行比较 E、缩短某些工作持续时间进行检查 6、常用的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方法有( )。 A、挣值法 B、对比法 C、因素分析法 D、差额计算法 F、比率法 7、进行工程质量控制时,通常情可以设置为质量控制点的有( )。 A、对下道工序影响不大的上道工序 B、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C、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 D、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部位 E、用户反馈指出无返工的不良工序 8、施工生产要素是施工质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含义包括( )。 A、作为直接参与施工的管理者、作业者的素质及其组织效果 B、作为劳动对象的建筑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等的质量
C、作为劳动方法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的水平 D、作为劳动手段的施工机械、设备、工具、模具等的技术性能 E、作为资源的资金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 9、订立施工合同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A、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B、满足施工需要的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资料 C、建设资金和建筑材料、设备来源已经落实 D、工程招标过程中评标环节结束 E、合同主体必须是法人 10、关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事故未整改到位不放过 B、事故未及时报告不放过 C、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D、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E、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三、简答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计 24 分) 1、什么是工程项目范围?工程项目范围说明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什么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其基本原则是什么? 3、什么是施工安全控制?简述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 四、计算分析题(4 小题,共计 76 分。其中第 1 小题 16 分,第 2、3、4 每题 20 分。) 1、某建筑公司中标后的项目概况为:总工期 18 个月,总面积为 178000 平方米,框架结构, 总投资 15000 万元。项目经理针对此情况,做出以下决定: (1)采用职能式的项目组织形式进行管理,将其划分为技术部门、现场安全管理部门、造
价部门和协调部门。 (2)依据招标文件和投标报价,承包合同釆取单价合同,约定发包方承担工程量变动风险, 承包方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 问题:(1)项目经理决定釆用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为什么?(8 分) (2)该项目的合同形式是否合理,为什么。(8 分) 2、某建筑公司承包的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工期为 16 周,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 所示(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 工程施工到第 4 周时进行进度检査,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A 工作己经完成(估算工程量 800m3,综合单价 300 元/m3),但因设计图纸局部修改, 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 840 立方米,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 2:B(估算工程量 1200m3,综合单价 320 元/m3')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 造成施工单位施工机械损坏和机上人员窝工,损失 1 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 25%。 事件 3:C(估算工程量 20 次)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 20%。 事件 4: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 D(估算工程量 1600m3,综合单价 280 元/m3)工作尚未 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 4 个台班,台班单价为 300 元/台班、折旧费为 100 元/ 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 1200 元。 问题:(1)根据第 4 周末检查结果,分析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并说明理由。(10 分) (2)分析说明施工单位工期能索赔多少周和事件 2、4 提出费用索赔为多少?(10 分) 3、某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部分工程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为赶工期,采用措施加快施工进度, 造成了质量与进度的矛盾。质量检查员对管道施工质量中的模板进行抽样检查,检查结果统 计如下: 垂直度 8 标高 4 截面尺寸 平面水平度 表面平整度 其他 45 15 75 3 工程施工到第 3 个月时,项目拟完工作计划费用为 13 万元,已完工作计划费用为 10 万元, 已完工作实际费为 11 万元。
工程施工到第 6 个月时,项目拟完工作计划费用为 30 万元,实际完成工作量为计划的 95%,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为 28 万元。 问题:(1)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哪些?(5 分) (2) 根据抽样数据,绘制出质量问题的排列图并说明影响主次因素。(10 分) (3) 请计算第 3 个月和第 6 个月的进度偏差和费用偏差。(5 分) 4、某高层办公楼总建筑面积 137500m2,地下 3 层,地上 25 层。业主与施工总包方签订了总 承包合同,并委托了工程监理单位。施工总包方前段时间完成桩基工程后,将深基坑支护工 程的设计委托给了专业设计单位,并自行决定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工程分包给了一家专业 分包方施工。专业设计单位根据业主提供的勘察报告完成了基坑支护设计后,将设计文件直 接给了专业分包方。专业分包方在收到设计文件后编制了基坑支护工程和降水工程专项施工 组织方案,方案经施工总包方项目经理签字后由专业分包方组织了施工。 专业分包方在施工过程中,由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施工人员兼任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土 方开挖到接近基坑设计标高时,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基坑四周地表出现裂缝,立即向施工总包 方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停止施工并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待査明原因后再恢复施工。但总 包方认为地表裂缝属正常现象未执行通知,不久基坑发生了严重坍塌,造施工人员死亡和重 伤。 事故发生后,专业分包方立即向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了事故情况。调查后造成坍 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地质勘察资料中未表明地下存在古河道,基坑支护设计中未能考虑此情 况。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80 万元,于是专业分包方要求设计单位赔偿事故损失 80 万元。 问题:(1)请指出上述整个事件中有哪些做法不妥,并写出正确的做法。(15 分) (2)这起事故中的主要责任者是谁?请说明理由。(5 分) 五、论述题(20 分) 某大型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业主单位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拟釆用 EPC 模式总承包模式对外进 行发包。根据该模式总承包商的工作范围,论述总承包商面对的风险类别、风险管理流程和 可以釆取的策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