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四川西南石油大学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赫伯特·西蒙所创立的管理学原理派被称为()
A.决策理论学派 B.社会系统学派 C.管理过程学派 D.经验学派
2、根据“安东尼结构”,战术计划主要关心的问题是()
A.是否实施 B.何时实施 C.怎样实施 D.怎样做好
3、我国十五规划属于()
A.非程序性决策 B.战略决策
C.战术决策 D.确定性决策
4、在以下组织结构形态中,能够有效结合组织的纵向垂直管理和横向水平管理的组织
机构形式是()
A.直线职能制 B.委员会
C.事业部制 D.矩阵制
5、决策树适合下列哪种类型的决策()
A.确定性决策 B.非确定性决策
C.风险性决策 D.以上都可以
6、美国管理学原理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
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不具备管理技术和能力,
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
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是
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工作者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关键是掌握管理理论,这是成为有效管理者的前提
D.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仅注重管理理论
7、基于公平理论,当员工感到不公平时,会采取以下哪种选择()
A.改变自己的投入与产出 B . 改 变 自 我 认 知 和 对 他 人 的 看 法 C . 离 开 工 作 场 所
D.以上都可以
8、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有()
A.计划、组织、激励、人事、控制 B.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C.计划、指挥、激励、决策、控制 D.计划、组织、人事、协调、控制
9、未来的领导者必须面对多极化世界、多元化文化、多样化下属,这些都要求领导者
应该强调()
A.控制
B.激励
C.沟通
D.组织
10、控制的最基本目的在于( )
A.寻找错误 B.衡量下属绩效 C.确保行为按照计划发展 D.使人们失去自由
11、从管理学原理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对于管理中人的理解的发展过程是(
)
A.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B.从社会人到理性经济人 C.从理性经济人到社会人 D.从理
性经济人到自然人
12、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理论是(
)
A.需求层次论 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
13、对工作性质不同,但是工作繁简难易程度相同或相近的职位的划分是()
A.职位 B.职系 C.职级 D.职等
14、“变熟悉为陌生和变陌生为熟悉”属于下面哪种方法()
A.头脑风暴法 B.哥顿法 C.“零起点”法 D.挑错法
15、下面不属于小组意识特征的有()
A.一致性思维 B.有倾向性的选择信息 C.对群体的过分自信 D.组织缺乏凝聚
力
16、不属于菲德勒权变模型的情境变量的有()
A.职位权力 B.下属的成熟度 C.任务结构 D.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
17、下面有关人性假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典经济学和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是理性社会人假设 B.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
了社会人假设
C.阿吉里斯的个性成熟的人和麦格雷戈的 Y 理论中的人都是社会人
D.沙因提出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有着复杂的动机,不能简单地归为某一种
18、下列不属于公共管理同工商管理区别的有()
A.两者追求的价值不同,前者追求公共利益,后者追求私人利益 B.前者没有创新精
神,后者具有创新精神
C.前者提供公共产品,后者提供私人产品 D.前者行使公共权力,后者行使私人权力
19、领导和管理的关系是()
A.领导者就是管理者,这二者没有区别 B.领导包含管理,领导是比管理更大的范畴 C.管
理包含领导,管理是比领导更大的范畴
D.领导和管理没有关系,领导者和管理者是不同的两类人
20、领导的实质是()
A.权力的行使 B.组织成员的追随和服从 C.管理 D.下达命令
21、将若干分工的职位合并到一起,使之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和职位,这被称为()
A.职位深度拓进设计 B.职位广度扩大设计
C.职位的工作团体设计 D.职位的分类设计
22、在安东尼结构中,下面的表述属于组织高层制定的战略规划的是()
A.主要关心的问题是怎样实施
B.信息的来源易内部为主,外部为辅
C.不确定风险很高
D.信息特征是非常详尽
23、不属于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中的管理层级的是()
A.中央 B.县 C.乡 D.村
24、下面关于管理跨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复杂变化程度大,则管理跨度的设计相应较大 B.组织环境简单而稳定,管理
跨度的设计可以较大
C.工作的计划程度及按计划实施的程度高,管理跨度可以较大 D.下属和上级的能力
高,管理跨度可以较大
25、组织的职能逐步复杂多样化,决策大量由中低层管理者进行,组织结构逐步专业化
和正规化,不同职位和职能的协调要求增加,信息沟通需要专门的正式途径进行。这个阶段
被称为组织的()
A.创业阶段
B.职能扩展和分权阶段 C.参谋激增阶段
D.协调和规范阶段
26、提出博弈理论的是()
A.林布隆 B.詹尼斯
C.冯·诺依曼 D.理查德·施奈德
27、人们在决策活动中根据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系统特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以大局为
着眼点,去认识、分析和处理局部性问题的思维方式被称为()
A.系统思维 B.直觉思维 C.逻辑思维 D.辨证思维
28、给每个备选方案按照偏好次序依次排列打分,然后计算各个方案的总分,分数最高
者胜出。这种公共选择的方法是()
A.孔多塞标准 B.博尔达计数 C.淘汰投票制 D.赞成投票制
29、“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反映了决策中的哪种心理压力()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以上都不是
30、小王想买一辆新车,他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觉得富康车在价格和性能等方面都不错。
正当他准备购买的时候,他的朋友小李告诉他,说他自己才买了一辆富康车,结果没跑多久
就出现了质量问题。小王一听,就改变了注意。这种现象属于决策中的()
A.新闻效应 B.乐队效应 C.反衬效应 D.定型效应
二、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1、请简要陈述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2、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有何区别?
3、企业的创新活动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三、案例题
案例 1
助理工程师黄大佑,一个名牌大学高材生,毕业后工作已 8 年,于 4 年前应聘调到一家
大厂工程部负责技术工作,工作勤恳负责,技术能力强,很快就成为厂里有口皆碑的“四大
金刚”之一,名字仅排在一号种子厂技术部主管陈工之后。然而,工资却同仓管人员不相上
下,夫妻小孩三口尚住在来时住的那间平房。对此,他心中时常有些不平。
黄厂长,一个有名的识才老厂长,“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孙中山
先生名言,在各种公开场合不知被他引述了多少遍,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了。4 年前,黄大
佑调来报到时,门口用红纸写的“热烈欢迎黄大佑工程师到我厂工作”几个不凡的颜体大字,
是黄厂长亲自吩咐人秘部主任落实的,并且交代要把“助理工程师”的“助理”两字去掉。
这确实使黄大估当时春风不少,工作更卖劲。
两年前,厂里有指标申报工程师,黄大佑属有条件申报之列,但名额却让给一个没有文
凭、工作平平的老同志。他想问一下厂长,谁知,他未去找厂长,厂长却先来找他了:“黄
工,你年轻,机会有的是”。去年,他想反映一下工资问题,这问题确实重要,来这里其中
一个目的不就是想得高一点工资,提高一下生活待遇吗?但是几次想开口,都没有勇气讲出
来。因为厂长不仅在生产会上大夸他的成绩,而且,曾记得,有几次外地人来取经,黄厂长
当着客人的面赞扬他:“黄工是我们厂的技术骨干,是一个有创新的……”哪怕厂长再忙,
路上相见时,总会拍拍黄工的肩膀说两句,诸如“黄工,干得不错”,“黄工,你很有前途”。
这的确让黄大佑兴奋,“黄厂长确实是一个伯乐”。此言不假,前段时间,他还把一项开发新
产品的重任交给他呢,大胆起用年轻人,然而……。
最近,厂里新建好了一批职工宿舍,听说数量比较多,黄大估决心要反映一下住房问
题,谁知这次黄厂长又先找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黄工,厂里有
意培养你入党,我当你的介绍人。”他又不好开口了,结果家没有搬成。
深夜,黄大估对着一张报纸招聘栏出神。第二天一早,黄厂长办公台面上压着一张小纸
条:
黄厂长:
您是一个懂得使用人才的好领导,我十分敬佩您,但我决定走了。
黄大佑于深夜
1、根据公平理论,黄大佑比较的对象有()
A.他人 B.自我 C.制度 D.以上都有
2、黄大佑的工资水平很低,这在双因素理论中属于()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3、黄大佑调来报到时,门口用红纸写的“热烈欢迎黄大佑工程师到我厂工作”几个不
凡的颜体大字是双因素理论中的()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黄大佑之所以离去,是因为他的哪种需要未获得满足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会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案例 2
激发员工智慧的办法多种多样,在日本,下班后搞的“非正式讨论会”就是很有效的一
种。在日本,各企业的工作时间为 5 天工作制,即每周上 5 天班,每天工作 7—8 个小时。
每天下班后,每个员工都自愿参加一个非正式的讨论会,这个非正式的讨论会一般是由最低
层的高层经理人才,如工厂里的工头,公司里的课长主持。大家在一起,一面喝着酒,一面
聊起当天的工作心得。讨论会上只要有一个发表他在今天工作中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常常就
会引起大家的讨论。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聊天无形中变成了脑力激荡,很多对工作的好
建议就是在这样的讨论会上提出来的,这对指导明天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都起到了很重
要的作用。
“非正式讨论会”在日本目前已形成了一种风气,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小组的主持人不
能到会,讨论会开不成,员工们宁可集体到酒馆去喝酒聊天,也不直接回家,因为回家太早,
会被太太或邻居误认为不受公司重视,那将没有资格参加公司的非正式讨论会。
我国湖南省株洲市自来水公司于经理也十分善用聊天的方式沟通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
信息和感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公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天下班后,几个员工聚在一起大摆“龙门阵”,于经理凑上去说:“我也来聊聊。”其中一
个员工很不友好地说:“你坐的是人造革的,沙发,我坐的是天然草皮,屁股有贵贱,同你
怎么能聊到一块呢?”他认为这么一说,经理会马上就走。谁知话音没完,于经理已经席地
而坐了。挨在他身边的另一个员工也话中带刺地说:“你想到的是‘一泓碧水沁万家’,我想
的是‘贰两白干暖心头’,还有房子、票子、儿子等方面的问题,摆起来不怕‘抬杠’?”于
经理却接着说;“‘个人’和‘万家’紧紧相连,‘白干”和“碧水’也有联系,就是‘抬杠’
也能合着步子走。”就这样,在有问有答,有高腔,也有和气的气氛,于经理与几个普通的
员工聊起来了,聊得那么融洽、那么投机,从猴子变人聊到自来水公司领导和员工的责任,
从“酒干倘卖无”聊到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关系,从当领导的也有七情六欲谈到如何共同
争取更加美好的明天。经过多次这样的“聊天”,加深了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相互了
解,促进了经理同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
“聊天”产生了效益,昔日株洲喝水难、用水难的问题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
很好的解决,由此说来,“非正式的讨论会”——聊天——的确是一种激励员工的好形式。
5、“非正式讨论会”最初由下列哪位学者进行过类似的研究()A.泰罗 B . 法 约 尔
C.梅奥 D.孔茨
6、“非正式讨论会”满足了工人的下列哪种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会需要 D.自尊需要
7、“非正式讨论会”说明人是()
A.自然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经济人
8、对于上面的案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非正式讨论会”是一种非正式组织,也是一种非正式沟通
B.“非正式讨论会”给员工提供了一个出气的机会,可以极大的鼓励员工的积极性 C.管
理者应该鼓励“非正式讨论会”而不能加以任何限制
D.领导者不能以领导的身份参加“非正式讨论会”,因为它里面的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
四、分析题(共 24 分)
2002 年 1 月 8 日,河北省阜城县芦皇殿村农民曹连升因种植双孢菇赔了本钱,到县委
大院里将一把木板刀刺入自己的腹部,差一点送了性命。县领导怎么也想不到,政府苦心栽
培的种菇大户,竟会以这种方式回报政府。
阜城县是一个较贫困的农业县,1999 年,县委、县政府以空前的声势推动农民种植双
孢菇。曹连升和 3 个兄弟积极响应,建起了 32 个大棚,成为阜城县种植双孢菇面积最大的
农户。县政府为推动双孢菇产业发展,将曹氏兄弟树为全县农民的样板。
曹氏兄弟 1999 年 10 月初建好大棚匆忙上阵,加上种植技术不成熟,一场意想不到的
大风又破坏了一些大棚,头一年他们的双孢菇每平方米产量只有 3 公斤,远远低于 10
公斤的正常产量。第二年曹氏兄弟又满怀希望继续种植,虽然产量上去了,双孢菇价格却急
剧回落,由上年的每公斤 4 元多降至 1 元多,他们赔得更惨了。
曹连升认为他是受政府的鼓动才种双孢菇的,于是隔三岔五地找县领导要钱。
因双孢菇大面积种植两年后没有产生效益,当年几乎所有的种菇户放弃了双孢菇。颇具
戏剧性的是,恰恰是阜城县农民不再种双孢菇以后,双孢菇价格扶摇直上,从每公斤 1.2
元飙升至近 5 元。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政府当初准备好化解市场风险的对策,在当双孢菇价格跌人低谷时
带领农民抵抗市场风浪,这个县的双孢菇产业是会“雨过天晴”的,
请结合本材料,论述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