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一 2018 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2017 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新闻与传播: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价值
2.新闻线索
3.传播符号
4.议程设置
5.网络传播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鲜性是新闻的灵魂?
2.新闻采访策划的方法和作用。
(三)论述题
1.大数据时代,财经新闻报道的数据如何更形象化和生动化?
2.媒介融合下新闻真实性的形态如何变化?
大学语文部分:
一、简答题
1.孟子《好乐何如》的说理特点
2.前人说王维《汉江临泛》“气格雄浑,盛唐本色”,谈谈你的体会
3.请简述舒婷《双桅船》的象征意义
二、论述题
1.袁宏道《徐文长传》的艺术特色
2.戴望舒《雨巷》的主题意蕴
三、作文题
以“论创新”写一篇作文 800~1000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法律经济部分:
一、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我国公民有哪些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有哪些方式
三、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新闻学部分:
一、给出一段关于新闻框架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材料内容是新闻框架的内涵,
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方式)
二、结合一段关于新闻生产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材料内容大体是简单,直白,
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事件更容易被新闻选择。但是情况也并不是这样的,英国一个调查发现,
一个复杂的模棱两可的事件也能写的容易理解。于是就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新闻生产者往
往消减,缩小复杂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使新闻变得更易理解,更直白,更容易被消费。)
三、结合一段材料,阐释把关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并给出你的理解。(材料大体
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越来越成为一个渠道而不是把关人。以往的原则,记者能够提供
真实有效的信息,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虚假信息也越来越泛滥。但是这个原则却是社会关
系的基础,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重建媒介正当性的基础。)
四、结合一小段新媒体的材料,运用理论分析。(材料大体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新闻
传播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意见新闻,也称观点新闻越来越多。)
传播学部分:
一、辨析题
1.人类传播的目的就是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沟通与了解,因此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
是信息的无国界传播。
2.人们往往由于需要,态度,情感等种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对信息有不同的反应。
二、论述题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试分析。
三、分析题
给出一段材料,大体是新媒体报告显示,2016 年广告营销渠道投放增长呈现互联网>
电视>广播的趋势,请对这种趋势阐述你的理解。
2018 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30 分)
1.大数据技术对于新间报道的帮助有哪些?
2.简述广播电视新闻声音语言形态。
3.微信群的传播特点有哪些?
二、论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计 40 分)
1.试论互联网的互动和表达。
2 试论社会化媒体的核心要素及社会化营销的特征。
三、分析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计 40 分)
宗志标:微信公号谈不上对新闻有什丛贡献,相比报纸还算“自由运动”的时期,公
号现在所为不值一提。对微信公号的作用不必高估,它在性质上只是消息源而已更多的传
播工作还需要专业媒体介入,提供更全面的新间场景与信息增量。但它的启发是,在社交
网络下媒体垄断消息源及整个事件表达的历史宣告结束。试评论这些话。
四、实务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计 40 分)
以“关爱下一代”为主题写一篇时长 2 分钟的公益广告策划。
五、业务题
1.围绕一则关于北京电信诈骗的材料,写一篇 500 字的评论。
2.将上述材料改写成消息。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辨析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计 40 分)
1、公共领域能够把私人问题排除在公共讨论之外。
2、由于个体意识的相互隔绝.真正的交流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传播的意义并非
在于传递的内容,而是传播活动本身。
二、简答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计 60 分)
1.试阐述准社会关系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关系。
2.试从创新与扩散理论的角度,阐述知乎大 V 的形成特点。
三、分析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计 50 分)
一段脸谱网的材料。学者认为,脸谱网对全球新闻业的冲击是一场新闻业的主导权从
跨国媒体集团向互联网技术巨头-即从“舰队街“向“硅谷-权力转移。分析社交媒体的新闻
产品对传统媒体新闻产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