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年湖省株洲市攸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年湖省株洲市攸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 案(部编版) (时量 100 钟,总分 100 分) 一、积累运用(40 分) 1. 下面带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石蕊..(ruǐ) 腊八粥.(zhāo) B. 清脆.(cuì) 摆摊.(tān)儿 C. 避.(bì)免 司马迁.(qiān) D. 晃.(huàn)动. 赤裸裸.(luǒ)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 腊八粥(zhāo)——zhōu。 故选 A。 2. 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惊皇 油腻 万不得已 B. 严峻 倾覆 焉知非福 C. 浪漫 依畏 无独有偶 D. 沉郁 占据 司空见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 A.惊皇——惊惶。 C.依畏——依偎。 D. 司空见贯——司空见惯。 故选 B。 3. 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对下列成语中带点字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 破涕.为笑(鼻涕) C. 走马观花....(奔跑) 【答案】A 【解析】 B. 声泪俱.下(一起) D. 过犹不及.(达到)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含义。 A.破涕为笑:停止哭泣而笑了起来。指转悲为喜。涕:眼泪。
故选 A。 4. 下列诗句的书写没有错的一组是(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门前流水尚能西,须将白发唱黄 鸡。 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 春有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句默写。 B.“门前流水尚能西,须将白发唱黄鸡”应改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应改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有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应改为: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故选 A。 5. 下列诗句中带点的字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但是) B. 最是一年春好处.。(地方) C.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奔驰) D. 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词解释。 A.句意: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但:只。 B.句意: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处:时。 D.句意: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任:任凭。 故选 C。 6. 对下列句中带点的文言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打架) C. 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D. 孰为汝多知.乎?(智慧)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 B.句意:有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斗:争论。 故选 B。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__________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散步;就可以 __________失败的阴影,在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__________冷漠的坚冰,在广阔的海洋 里扬帆远航。 A. 驱散 融化 摆脱 B. 摆脱 融化 驱散 C. 摆脱 驱散 融化 D. 驱散 摆脱 融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驱散:赶走,使散开。 融化:指冰或者是雪由于温度或者是太阳光的照射使它化成水。 摆脱:脱离困苦、束缚、控制等, 首先确定第三个空,冰可以融化成水,所以第三个空填融化。驱散的意思是使散开,阴影是 可以一点点散去的,所以第二个空填驱散。摆脱的意思是脱离困苦、束缚、控制等。枷锁是 一种控制,所以第一个空填摆脱。 8. 下列关联词语,按顺序填入句中,正确的一组是( )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改正。( )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A. 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B. 因为 所以 只要 就 如果 就 不 管 都 C. 如果 就 只要 就 不管 都 因为 所以 D. 只要 就 因为 所以 不管 都 如 果 就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第一个分句与后面内容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 “有缺点”与“不怕别人批评指正”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 “什么人”与“向我们指出行”是条件关系,可以用“不管……都……”相连。 最后一句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 故选 A。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把今天的报纸仔细地浏览了一遍。 B. 《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写 的。 C. 公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D. 我很喜欢这本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A.前后矛盾,将“仔细”改为“大略”; B.重复啰嗦,将“写的”删去; C.前后矛盾,将“红”删去。 故选 D。 10. 古诗中不少千古名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下面这些诗句不属于这一类的一项是( ) 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D.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句寓意。 A.选自宋苏轼《题西林壁》。这两句诗蕴含的道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 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 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B.选自唐白居易《草》。这两句诗蕴含的道理是新事物的产生是不可阻挡的。 C.选自唐罗隐《蜂》。这两句诗蕴含的道理是赞扬那种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高 尚情操。 D.选自《迢迢牵牛星》。意思是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 此句写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写出了织 女整体形象的娇美姿态,流露出织女思念牛郎的忧怀深情。 故选 D。 11. 下列诗句所对应的传统节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节) B.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C.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节) D.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对传统节日的识记。 C.诗句出自【唐】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写的是寒食节。 故选 C。 12. 小明上课总是不认真,作业也不做。用下面哪句名言警句劝说他最恰当。( ) A.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 时。 C.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 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日子好了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 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意思是谦虚会使人进步,骄傲自满会让人落后。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年轻时不努力发奋,上了年纪一事无成,就只有白 白地悲伤,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结合语境,小明上课总是不认真,作业也不做。可以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说。 故选 D。 13.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年纪。 B. 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C.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D. 而立:指人三十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及文学常识。 A.有误,“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岁。 故选 A。 14.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其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古时候有个财主,请秀 才为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财主 看了大夸好,因为他是这样读的: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可 围观的人们看了都大笑,秀才那是借对联嘲讽他。那人们是怎么读这首对联的呢?请你在上 下联的句中分别加上合适的标点,从而读出人们的嘲讽之意。 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答案】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 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因为秀才是借对联嘲讽他,因此上联应在“养猪大如山老鼠”后停顿,下联应在“酿酒缸缸 好造醋”后停顿。 即: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15. 下面对句子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 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 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B.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借竹子,表达了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 拔的精神品格。 C. “弈秋,通国之善意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D.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好友远行酒别,场景凄凉,情感悲伤。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句子翻译。 D.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表达诗 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场景凄凉,情感悲伤理解错误。 故选 D。 1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水是自然界的产物, , 。 , 。 ①然而,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②此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正在不断逼近 ③千变万化,雕塑出美丽的湖泊,创造出宝贵的湿地资源 ④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A. ④①②③ B. ④③①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 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接着写“水千变万化, 雕塑出美丽的湖泊,创造出宝贵的湿地资源”“然而,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 重要性”;最后写“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正在不断逼近”。 故选:B。 17. 默写填空。 ①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里过去;默默 时,便从( )的双眼前过去…… ②( ③( )出深山,( )若等闲。 )一水间,( )不得语。 ④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 ),思援弓缴而( )。 【答案】 ①. 饭碗 ②. 凝然 ③. 千锤万凿 ④. 烈火焚烧 ⑤. 盈盈 ⑥. 脉脉 ⑦. 将至 ⑧. 射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 (1)出自朱自清《匆匆》。注意“碗”“凝”的正确书写。 (2)出自于谦《石灰吟》。全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 留清白在人间。注意“锤”“凿”“焚”的正确书写。 (3)出自《迢迢牵牛星》。全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 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注意 “盈”“脉”的正确书写。 (4)出自《学弈》。注意“将”“射”的正确书写。 二、阅读理解(30 分)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后面的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8. 中秋佳节,望月思亲,情真意切。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两句也是通过描写月亮,来表 达诗人思念故乡,期待团圆的诗句。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19. 下面对于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组是( ) A. 这是唐朝诗人王建写的一首描写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 B. “中庭地白树栖鸦”是写那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C. “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通过委婉的语气,道出了心中入骨的相思之情。 D. 这首诗写得很美,但没有体现“诗中有画”的艺术魅力。 【答案】18. ①.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9. D 【解析】 【18 题详解】 考查了古诗积累。 描写月亮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描写月亮的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9 题详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