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江苏无锡锡山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1. 看拼音,写词语。
rǎn
ɡānɡ
tān
fàn
wéi
kǒnɡ
yán
jùn
jiàn
wēi
zhī
zhù
(
) (
) (
) (
) (
)
bō
nònɡ
fánɡ
yù
pái
huái
bō
xuē
fān
xiānɡ
dǎo
ɡuì
(
) (
) (
) (
) (
)
【1 题答案】
【答案】
①. 染缸
②. 摊贩
③. 唯恐
④. 严峻
⑤. 见微知著
⑥.
拨弄
⑦. 防御
⑧. 徘徊
⑨. 剥削
⑩. 翻箱倒柜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染、贩、峻、拨、御、翻”容
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选择。
2. 下列词语的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翡.(fěi)翠
炽.(chì)热
追根求原
司空见惯
B. 獠.(liáo)牙
正.(zhēnɡ)月
无独有偶
声泪俱下
C. 野蛮.(mán)
追悼.(dào)
兴喜若狂
不可思义
D. 侦.(zhēn)探
咔嚓.(cā)
死得其所
不已为然
【2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和字形。
A 项追根求原——追根求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C 项不可思义——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
解。
兴喜若狂——欣喜若狂,高兴得像发了狂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D 项咔嚓.(cā) 应为咔嚓.(chā), 不已为然——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
含轻视意)。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李明同学在短跑比赛中一马当先,其他运动员都过犹不及....。
B. “六一”儿童节这天,五湖四海....的儿童共度这美好的节日。
C. 认准目标,锲而不舍....,就一定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D.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征程,祖国大地万象更新....。
【3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 项错误,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应改为“望尘莫
及”。
B 项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C 项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D 项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4.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
风。
C.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
新。
【4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了对古典诗词句的理解。
分析时要结合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把握所
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
ABD 三项描写的都是春季的景色。
C 项“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荷花
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全诗:荷尽已无擎雨
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描写的是秋末冬初景色。
5. 下面句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高山,读出它
;读流水,读出
它
;读明月,读出它
;读清风,读出它
。
①清幽皎洁的恬淡
②轻柔宜人的温情
③壁立千仞的坚劲
④奔流不息的执着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②④
【5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补充句子能力。解答时,我们要结合上下文分析判断。也要根据日常
口语习惯选择搭配。
结合选项“壁立千仞”这是形容高山的,“月光”我们可与选项“清幽皎洁”相搭配,“奔
流不息”常形容小溪、河流。
6. 下列关于名著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滨逊漂流记》被誉为英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它的作者是丹尼尔·笛福。
B. 《骑鹅旅行记》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在旅行中逐渐改正缺点,变成了一个勇敢善良、乐
于助人的好孩子。
C. 《爱丽丝漫游奇境》描绘了小女孩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展开了一段如梦如幻的旅程。
D. 《汤姆·索亚历险记》塑造了一个调皮又有正义感的小男孩形象,包含着作者对自由的
向往和对社会的赞美。
【6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鲁滨逊在一次航海时,
因船难而漂流到一个海岛上,而后在海岛上生活。在第二十四年救下野人星期五,并帮助被
水手抛弃的船长夺回船只,时隔三十五年重新回到英国的故事。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的童话作品。讲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妖精,
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出发作长途旅
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
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
了一个好孩子。
《爱丽丝漫游奇境》主要讲述了一个非常爱幻想的英国女孩儿爱丽丝,为了追逐一只揣着怀
表,会说话的兔子而不慎掉入了兔子洞。这个兔子洞当中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度,爱丽丝在这
个国度里面经历了一系列的奇幻冒险故事。
《汤姆·索亚历险记》小说的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
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
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
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
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
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故题干说法错误。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有很多的习俗,如守岁寓意着辞旧
岁迎新年。
B.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整体上秀丽柔美,稳健大方。《玄秘塔碑》是其楷
书代表作之一。
C.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发问,不
懈探索,才能找到真理。
D. 习作时,我们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7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国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
B 项错误。《玄秘塔碑》是柳公权楷书代表作之一。
8. 精彩的回忆
(1)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马诗》)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寒食》)
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增广贤文》)
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淮南子》)
(3)《匆匆》一文中写道:“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_________,像__________一
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表达了作者对时光
流逝的__________之情。
(4)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或__________。”张思德同志是为
__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是__________的。(《为人民服务》)
【8 题答案】
【答案】 ①. 何当金络脑
②. 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 今夜月明人尽望
④. 忠
言逆耳利于行
⑤. 不必法古
⑥. 不必循旧
⑩. 无奈、惋惜 ⑪. 重于泰山 ⑫. 轻于鸿毛 ⑬. 为人民
⑦. 从我手中溜去
⑧. 针尖上
⑨. 时间的流里
利益 ⑭. 比泰山还要重
【解析】
【分析】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的识记。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全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全诗: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全诗: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言名句的识记。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摘自《元史·列传·卷五十五》意思是:良药多数
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
点。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于汉朝刘安的《淮南子》意思是:就是
说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
旧有的规矩。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
答案。
全段: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
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4.此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识记理解。
课文原段: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
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9. 综合改错。(一处错别字,一处标点错误,三处语病)
近期,我校开展了《少年儿童心向党》主题活动。活动中,用不同的方式向党的百年华诞献
礼。有的讲述、搜集了感人的革命故事;有的演唱了经典的红色歌曲和优美的舞蹈;还有的
拿起五采缤纷的画笔,描绘出新时代的美好画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题答案】
【答案】
近期,我校开展了“少年儿童心向党”主题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向党的百年
华诞献礼。有的搜集、讲述了感人的革命故事;有的演唱了经典的红色歌曲;有的跳了优美
的舞蹈;还有的拿起五彩缤纷的画笔,描绘出新时代的美好画卷……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出语段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和语病进
行分析。
本题中第一处问题在于主题活动是一个特指,用引号连接,书名号只能用来形容书本和报刊
等。
第二处问题在于错别字的有误,五采缤纷——五彩缤纷,意思是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
十分好看的样子。
第三处问题在于缺少主语,没有说清楚是谁用不同方式进行展示,可以加上“同学们”“大
家”等。
下一处病句在于搭配不当,应该是演唱了红色歌曲,跳了优美的舞蹈。
最后一处病句在于顺序不当,应该是先搜集在讲述。
10. 同学们,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尾声,曾经的
“酸”“甜”“苦”“辣”现在都变得格外珍贵。在这离别之际,让我们在成长册上记录其
中的一种滋味,留下自己的成长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题答案】
【答案】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的
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成长的路上,会经历各种挫折,也会收获各种成功,把自己的感想和领悟表达出来即可,
答案不唯一。
比如:六年的小学生活,回想起来真是甜蜜,但这些也将随着我们的毕业而写下一个完整的
句点。留下一个个永远令人怀念而且独一无二的美好回忆!
阅读理解
多言何益
子禽①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há)蟆②蛙黾(měnɡ)③,日夜恒④鸣,
口干舌敝⑤,然而不听。今观晨鸡,以时⑥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注释】①子禽:人名,墨子的学生。②虾蟆:蛤蟆。③蛙黾:青蛙。④恒:常常。⑤
敝:疲惫、困乏。⑥以时:按时。
11. 墨子为了解答子禽的疑惑,把蛤蟆、青蛙与______的叫声进行对比:前者_________,
叫得口干舌疲,结果___________;后者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人们早早起身。
12. “多言有益乎?”和“多言何益?”这两句问句分别是( )
A. 反问句 疑问句
B. 疑问句 反问句
C. 疑问句 疑问句
13. 文中墨子要说明的观点是( )
A. 多说话有好处。
B. 多说话没有好处。
C. 说话要看准时机,把话说到点子上。
D. 多说鼓励别人的话才有用。
【11~13 题答案】
【答案】11.
①. 雄鸡
②. 白天黑夜叫个不停
③. 没有人听
④. 按时鸣叫
⑤. 天下震动
12. B
13. C
【解析】
【分析】译文: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虾蟆、青蛙,白天
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
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11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筛选能力。
文中““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敝,然而不听。今观晨鸡”墨子将“虾蟆蛙黾”与“雄
鸡”相互对比,“虾蟆蛙黾”叫的口干舌燥,“然而不听”;“今观晨鸡,以时⑥而鸣”则
“天下振动”。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反问句的掌握。
“多言有益乎?”意思是:多说有好处吗?是疑问句。
“多言何益?”意思是:多说有什么好处吗?是反问句。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本的理解能力。
作者在文中要说明的观点是:多说话并没有好处,说话要看准时机。
【材料一】
书是什么?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获取知识、传承经验、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