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2024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 1. 2018 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俄罗斯举行,广大球迷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俄罗斯,在南美 洲也有一项著名的国际足球赛事——“南美解放者杯”,“南美解放者”指的是( ) A. 章西女王 B. 圣西门 C. 玻利瓦尔 D. 克莱武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不屈不挠,英勇作战,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 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玻利 瓦尔后来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由此可知,“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命名是为了纪念玻 利瓦尔,C 项正确;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英雄,排除 A 项;圣西门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排除 B 项;克莱武是英国殖民者,殖民地人民眼中罪恶的强盗,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高国务会议最后审定改革方案时说:“诸位请相信,为了保护地 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这说明,1861 年改革( ) A. 不能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 会降低广大农奴的社会地位 C. 有利于巩固沙皇的统治地位 D. 将开启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诸位请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可知, 1861 年改革是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有利于巩固沙皇的统治地位,C 项正确;1861 年改革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排除 A 项;1861 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奴的地 位,排除 B 项;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俄国近代化的历程,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使 2000 多万农民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出现了大批自由的雇佣劳动 力,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农业机器被广泛采用。这表明俄国( ) A. 农奴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B. 农奴制的残余大量存在 C.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D. 国内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861 年农奴制改革使 2000 多万农民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出现了 大批自由的雇佣劳动力,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农业机器被广泛采用。”结合所学可知, 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 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 农业机器被广泛采用。这表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故 C 正确;农奴在法律上有人 身自由,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是要交大量赎金,付出高昂的代价,某种意义上并未获得真 正意义上的自由,故 A 错误;农奴制的残余大量存在说的是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弊端,题 干未体现,故 B 错误;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故 D 错误。综上故选 C。 4. 林肯 1862 年 2 月给霍勒斯·格里利的信中写道:“我将拯救联邦……如果我能通过不解 放一个奴隶就能拯救联邦,我就会这样去做;如果我能通过解放所有奴隶而能拯救联邦,我 也会去做;如果我能通过释放部分奴隶而不管另外一些人而拯救联邦,我还会去做。”这表 明林肯作为总统在内战中的最高目标是( ) A. 维护国家统一 B. 释放部分奴隶 C. 释放所有奴隶 D. 维护自 身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林肯 1862 年”、“拯救联邦”等信息可知,林肯给霍勒斯·格里 利写信表达的观点是要拯救联邦,如果可是不解放奴隶可以拯救联邦,他可以不解放奴隶, 如果要解放所有奴隶去拯救联邦,他会解放所有奴隶,如果需要解放部分奴隶可以拯救联邦, 他可以解放部分奴隶,故林肯的最高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故 A 项正确;BCD 的说法与题意 不符,排除 BCD 项;故选 A。 5. 明治政府利用国家的资金,创办了一批官营的“模范工厂”,目的是把私人资本引向发 展近代工业的道路。这表明明治政府在改革中( ) A. 推行地税改革 C. 注重示范引领 【答案】C 【解析】 B. 提倡“文明开化” D. 实行“废藩置县” 【详解】题干材料“明治政府利用国家的资金,创办了一批官营的‘模范工厂’”描述的是 日本明治维新中经济方面的措施,明治政府在改革中注重示范引领,C 项正确;题干材料未
涉及地税改革,排除 A 项;提倡“文明开化”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排除 B 项;实行“废 藩置县”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 19 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扩展和迅速成熟的关键时期,已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调整中求得 新的发展,又有许多新国家加入资本主义的行列。属于前者的是( ) A. 拉美独立运动 B. 彼得一世改革 C. 美国内战 D. 日本明 治维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 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扩展和迅速成熟的关键时期,已有的资本 主义国家在调整中求得新的发展,又有许多新国家加入资本主义的行列”并结合所学可知, 属于前者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美国独立后的几十年间,领土迅速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同时,南北方矛盾也日益加剧,最终导致内战爆发。19 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存 废问题,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从而引发了美国 内战。南北战争废除了美国的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 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C 项正确;拉美独立运动发生在 19 世纪初,排除 A 项;彼得一 世改革后,俄国仍是封建农奴制国家,排除 B 项;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但与“已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调整中求得新的发展”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 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 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A. 实现了民族独立 C. 摆脱了殖民统治 【答案】D 【解析】 B. 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D. 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俄国进行了 1861 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 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三国采取的应对方式产生的共同作 用是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D 项正确;只有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排除 A 项;只有日本走上了 侵略扩张道路,排除 B 项;只有日本摆脱了殖民统治,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 近年来国内外原油油泄漏事故频频发生,造成大范围的环境污染。石油泄漏事件在历史 上曾多次发生,最早可能出现于
A. 工业革命时期 C. 二战初期 【答案】B 【解析】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 20 世纪 70 年代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汽油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 的发展,石油被大量开采。因此石油泄漏事件最早可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 项正确; 工业革命时期石油还没有被开采,排除 A 项;二战初期和 20 世纪 70 年代,虽然有石油泄漏 的事件,但不是最早泄漏,排除 CD 项。故选 B 项。 9. 在 19 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大发展,并以电灯、电 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 是 A. 科技创新是美国崛起的重要力量 B. 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孪生兄弟” C. 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强大的前提 D. 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美国更多的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起点高,发展快,到 20 世纪初,超过英国、法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选项 A 符合题 意;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孪生兄弟”、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强大的前提、科学技术改 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选项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0. 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 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 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驱动福特式“创新”的原因是 ( ) A. 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 B. 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C. 美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 D. 标准化生产已开始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是流水线的集中作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集中规模生产的 需要,B 项正确;材料与电力技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A 项;材料体现不出劳动力的缺失, 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汽车生产的流水线,看不出标准化生产,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1. 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进步的推动。在 19 世纪 60 年代,欧洲基督教千百年来宣传 的“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被打破,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当时打破“神 创论”的是( ) A. “人间喜剧”揭露的社会现实 B.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C. 欧洲国家开始推广的大众教育 D.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 》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人类也是进 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 起了一场伟大革命,B 项正确;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 的社会图景,揭露了社会现实,与题意不符,排除 A 项;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是为了 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排除 C 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 迈了一大步,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2. 读如图,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A. 城市化进程 B. 殖民扩张步伐 C. 农业的发展 D. 战胜封 建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图示“英国各行各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可以看出, 在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对百年英国各行各业就业人数进行比较,农业就业人数减少非常明显, 而工业从业人数增长明显,服务业也有所增长,说明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A 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三大行业的从业人数的变化,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 B 项;农业的扩展不能反映
材料信息,因为农业从业人数减少,排除 C 项;英国战胜封建主义与就业问题并无直接联系,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国为保证国家安全,结成不同的联盟。一个小事件引发了 它们之间的战争。”材料中“一个小事件”指的是( ) A. 来克星顿枪声 B. 凡尔登战役 C. 萨拉热窝事件 D. 九一八 事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个小事件引发了它们之间的战争’”可知该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 结合所学知识,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C 项正确;来克星顿枪声发生于美国独立战 争期间,排除 A 项;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排除 B 项;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 的侵华事件,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4.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这样的评价:“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 业剥削)的非洲。”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B. 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C. 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 彻底结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 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了中国、印度、埃及、非洲在 未来可能会实现独立,表明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 体现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排除 A 项;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直接导致第二次世 界大战爆发,排除 C 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结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5.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 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凡尔赛和约》的缔结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如果德国 认为 1919 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由此可见,《凡尔 赛条约》最大的问题是( ) A. 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 B. 中国仍未摆脱被列强共同支配的
局面 C. 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D.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 隐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 行为之一’。《凡尔赛和约》……‘如果德国认为 1919 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 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1919 年 1 月巴黎会议召开,战胜国怀着分赃和 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1919 年,战胜国与德国签署《凡尔赛和约》,德国承担了战争的责任, 巴黎和会通过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 患,D 项正确;《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但题干没有 涉及,排除 A 项;“中国仍未摆脱被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与《九国公约》的签署有关,排 除 B 项;三国同盟成立于 1882 年、三国协约成立于 1907 年,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6. 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 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英美态 度发生转变是因为 A. 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 B.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 遏制日本独霸中国 D. 二战即将爆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上,日本指出,如果美英不同意它的要求,则拒绝在条约 上签字。由于英法同日本签订了秘密协约,它们不得不牺牲中国的利益满足日本;而在华盛 顿会议上,列强不满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以及不愿意看到日本过分强大,遂又表示支持中国, 故 C 符合题意;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二战即将爆发与题干无关,故 AB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C。 17. “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各国人民展示了社会主义这样一条崭新的寻求 解放的道路”材料评述的是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 苏联模式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 下的局面,向各国人民展示了社会主义这样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故 A 符合题意;1921 年到 1928 年的新经济政策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排 除 B;1942 年 7 月到 1943 年 1 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与题意无 关,排除 C;苏联模式兴起于 20 世纪 30 年代,此时“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 破,排除 D。故选 A。 18. 20 世纪 20 年代,某位苏俄领导人说:“事情似乎很奇怪,社会主义共和国怎么能依靠 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 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 件。”这一论述意在 A. 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B. 解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C. 推动工业化全面展开 D. 阐明推行苏联模式的必然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1 年,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来推行新经 济政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实行相结合的体 现,B 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建设而不是武装斗争,材料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而不 是用消灭资本主义的方式来建设社会主义,排除 ACD 三项。故选 B 项。 19. 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了 6000 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 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但农业和 轻工业长期落后。由此可知,苏联的工业化( ) A. 沿袭西方的道路 C. 照顾了农民利益 【答案】B 【解析】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协调了经济比例 【详解】据题干“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了 6000 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