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A 卷(共 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2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蜗行(wō)酝酿(niàng)大彻大悟(chè) B.愧作(zuò)钦佩(qīn)暴风骤雨(zhòu) C.觅食(mì)头衔(xiín)浮光掠影(lüè) D.气概(gài)胆怯(què)深恶痛疾(wù)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着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B.记起家门外曾有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C.她站在十米高台前沿,沉静自若,白云似在她的头顶漂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D.风云变换的季节里,密云来去匆匆,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担当”是什么?冲锋在前是一种担当:医务人员在累得筋疲力尽....时依然奋战在抗疫一 线,教援官兵在大地分崩离析....时勇敢无畏地奔赴灾区。默默坚守也是一种担当:邓稼先在茫茫 戈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衰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而殚精竭虑....…… A.筋疲力尽 B.分崩离析 C.锲而不舍 D.弹精竭虑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承办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不仅成都展示了美育成果,还扩大了城市影响力。 B.5 月 22 日 10 时 40 分,“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到达火星表面,执行一系列巡视探测。 C.经过精心设计的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外形憨态可掬,寓意丰富深刻,深受大家喜 爱。 D.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 5~8 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现冰坚,手指不可属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命,余因 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楚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密精降辞色。余立待左右,接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此出,色念恭,礼意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候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悉,卒获有所 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篮曳展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覆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偿动不能动,滕人持汤沃灌,以案拥覆,久而乃和。富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 味之享。同含生皆被绮绣,戴朱螺宝体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 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子曰:“学而不思则阔,恩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廉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脉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迷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借 B.久而乃和. 和:暖 C.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着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策之.不以其 不敢出一言以.复 全石以.为底 学而不思则罔 濯清涟而不妖 于.我如浮云 皆以美于徐公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富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会多次吃饭,(他)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B.(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C.(我)处在逆境中,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他)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D.(我)处在逆境中,店主人每天会多次吃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8.用甲文的内容来印证乙文的观点,搭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履行深山巨谷中——思而不学则殆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6 分) 三、默写(共 6 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2 分) ①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礼记正义》) ②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③杏花疏影里,__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阔,忆洛中旧游》) (2)请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杜牧的《赤壁》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 默写全诗。(4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0~12 题。 甲 “超五星”的三星堆 ①残缺的黄金面具、彩绘的青铜头像、巨大的青铜神树……2021 年春天,随着一件件神 秘文物的陆续出土,三星堆遗址再次聚焦世人目光。 ②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距今约 5000 至 2800 年。几千年来,它沉睡于成都平 原一隔,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被一位村民“悄然唤醒”。经过数次发掘,其出土文物数量 之惊人,造型之精美,可谓“沉睡教千年,一醒惊天下”。 ③文物众多且精美就能让其“吸睛无数”?事实远非如此。“高颜值”的背后有许多未 解之谜,令我们对其历史文化价值不断叩问——眼睛向前凸出的青铜面具,为什么造型如此奇
特?高耸的青铜神树,是对太阳的崇拜,还是对鸟的崇拜?这些神奇的器物,构建起古蜀人怎 样的精神世界?厖有关专家表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充分体现了古员文明对中华文明的重要 贡献,更体现了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它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 证,足以位居世界顶级考古发现之列。 (摘自三星堆博物馆解说词,有删改) 乙 考古热下的冷思考 ①考古现场拆育金,直播现场问专家,视频平台飞“弹幕”……今年的三星堆考古,真 是“热爆”了。 ②昔日“冷清”的考古,为何突然变得如此“炽热”?除掉文物本身自带的“热能”, 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 ③相较往年,今年网络直播和新闻报道不再“冷清清”。大家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这 场考古互动中,同步知晓许多相关知识。“古蜀先民太土豪了”“青钢器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 考古揭开面纱,网友深度互动。考古不再“冷门”,文物不再“高高在上”。 ④更深层次的原因才是关键。以前,物质条件缺乏,人们忙于生计,漠视了本国文化的 美好。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生活富足,人们注重精神追求,关注传统文化。内心不再“冷冰冰”, 表现就会“热腾腾”。 ⑤三星推“霸屏”是五千年文明应有的热度,我们期待更多有价值的“冷”变成这样的 “热”。 10. 今年的三星堆考古“热”是哪些条件促成的?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加以概括。 (摘自人民网等,有删改)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甲乙两文都以今年同一热点考古事件开头,两文的第一段是否可以交换?请结合 内容,简要分析。(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如果要将这两篇文章编入有关“三星堆”的图书,它们适合一起放入下面哪一章 节?请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3 分) A.诗意三星堆 B.魅力三星堆 C.故事三星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 分) 13.三年前的你,刚刚掀开初中的帷幕,带着稚嫩,怀着憧憬…… 两月后的你,挥别熟稔无比的师友,将要开启新的人生航程……
如果时空可以穿梭,面对“三年前的你”或“两月后的你”,此刻“坐在考场的你”会 说些什么呢?请在两个“自己”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信的对象,结合三年来的初中生活,给自己 写一封信。 请先将题目“写给____(三年前/两月后)的自己”补充完整,然后作文。(60 分)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 600 字;④不 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署名一律用“小语”。 B 卷(共 50 分) 一、诗歌鉴赏(共 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清代诗歌,完成 1~2 题。 锦城竹枝词四首(其三) 彭懋琪 百花潭对百花庄,小小朱楼隐绿杨。 听得门前花担过,隔帘呼买夜来香。 (选自《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十一) 1. 全诗多处提及“花”,有何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2 分) 答:______________ 2. 诗句处处写人却未见其人,下面哪一项表述更符合诗中人物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结合 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 分) A. 避世独居的隐士 B.辛勤劳作的妇人 C.娇羞可爱的女子 答: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 淘渠记 [宋]席益 唐白教中尹①成都,始疏环街大渠。其余小渠,本起无所考,枝分根连,同赴大渠。岁久, 遂懈而壅。 大观丁玄冬,益之先人镇蜀,城中积水满道。或子春,始讲沟渔之政,居人欣然具春铺 待其行。俗子之无识者请于里:“只论开浚,积泥通逵②”,可若何?”先人闻之,不为衰止。 既污泥出果,农氓争取以粪田,道无著留。至秋雨连日,民不告病,士夫交口称叹,多向之议 而谤者也。 后三十年,益悉世官③,以春末视事。夏暴雨,城中渠漫,无所钟泄。城外堤防亦久废, 江水夜泛西门,入城中。两水合,汹涌成涛赖,居人趋高阜地。又春夏之交大疫,居人多死, 众谓污秽熏蒸之咎。嗣岁春首,修戊子之令,邦人知畴昔④便利,无异辞。且补筑大西门外提, 引江水入城,而作三斗门以节之。旧有汗池,积水日深大,行人不戒,误蹈犯,岁有死者。凿 此池,把池之盈,以汇入大渠,筑短短以护池岸,兹患递升。是岁,疫疡不作,夏秋雨过,道 无涂潦,邦人溢喜。 通达沟渎,毋有障塞,此长民之所当务也。邑之有沟渠,犹人之有脉络也,一缕不通, 举体皆病。按图而治之,则纤毫无敢郁滞者矣。益刊图以示后之君子,如有志于民意,诚欲令 信,于斯图也,将有考焉。 (选自《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文满阁四库全书本,有删节) 【注】①尹:治理。②通逵:通畅的道路。③世官:家族内世代担任同样的官职。④畴 昔:往日。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 (2 分) A.始疏.环街大渠 疏:疏导 B.俗子之无识者谤.于里 谤:批评 C.居人趋.高阜地 趋:离开 D.行人不戒. 戒:谨慎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 (1)既污泥出渠,农氓争取以粪田,道无著留。(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图而治之,则纤毫无敢郁滞者矣。(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为“淘渠”,相较文中前两位官员,席益的突出之处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分析作 答。(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6.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 都不惧怕。”下面所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与保尔相关的事件,哪一项最能印证这一 观点?请作出选择并简要分析。(2 分) A.与瓦西里神父作对 B.和队员们筑路 C.对丽达产生误会 答:_________________ 7. 相似的情节设置,常出现在不同小说中。同是女性为了“尊严”的“出走”,《简·爱》 与《儒林外史》中相似的情节分别是什么?请结合阅读体验,加以简要概括。(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 书笺小祭 夏坚勇 ①好久不写信了。 ②写信是一种享受,铺开信纸,听笔尖沙沙地低吟浅唱,恰如红泥火炉,清著对坐;或 漫步林间,半日悠游。写到得意处,忍不住回读一遍,想象着对方看信时会意的神态。此中快 慰,用“如沐春风”“跟翻灌顶”都不足以形容。 ③写最后一封信是在什么时候呢?大约是那个幕春的下午吧。我坐在阳台上给远方的朋 友写信。春阳日暖,空气中浮动着游丝般的飞絮;市声浮躁,阳台内升腾着瞳气和娘热。所有 这些,都化成了一种可以称为情调的东西,在信笺上浸润渲染。写这样的信会有一种全身心的 投入,可电话铃响了,遥远而亲切的声音恰恰来自收信的那一位,欣喜之后是简明扼要的回答, 然后互道“再见”。 ④信,自然是不用寄了。因为说到底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着电话,我一阵赠然。 ⑤电话现在是越来越普及了,而且还在轰轰烈烈地普及下去,它的触角几乎无所不在。于是, 我常常会想起信缀的温馨。
⑥十年前,我在北京进修时,接到一封朋友来信,信中内容早已淡如烟云,但最后两句 话至今难忘:“你走以后,这里越发冷寂,只有园子里的杏花开了几朵,其他一切依然。”北 京城正瑟缩在料峭寒气之中,但南国那几朵杏花传递的温胞却充盈了我的情怀。 ⑦到了秋天,在窗外萧萧的落叶声中给家中写信,随手便流出这样的句子:“秋风渭水, 落叶长安。天气越来越冷了,总念着你和孩子。”妻后来告诉我,她读到这些时,在灯下流泪 了。 ⑧有时会采想,如果电话普及早上半个多世纪,我们今天将不会看到鲁迅和许广平在《两 地书》中鲜为人知的倾述,也不会听到巴金和萧珊在《家书》中深情蕴藉的低语,那将是一种 怎样的缺德!如果电话普及早上几十个世纪,中国文学的绚丽画廊简直将要为之黯然失色,这 里会缺失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传唱千古的杰作是他在中秋之夜写给弟 弟子由的;会缺失李白的“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因为这首诗的标题是“沙丘城下寄杜 甫”;也会缺失白居易那首长达一百韵、一千字的《代书诗》,那是他在苏州刺史任上,代替 书信寄给任越州刺史的好友元慕的。在苏州和越州之间的官道上,异马扬蹄疾驰,负载着挚友 之间生死以之的情谊和魂牵梦萦的思念,也负载着华夏历史上一幅流韵久远的文化景观。 ⑨这样的场景,因为电话铺天盖地而来,慢慢看不到了。人们都在为方兴未艾的电话热 而欢呼,谁也没有想过这种欢呼背后的代价。电话方便,快捷,伸手可及,可失却了情调,失 却了韵味,失却了等待、期盼、憧憬、焦灼,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误解。从根本上讲,电话是一 种快速回撞式的语言系统,它是体育运动中的壁球;而书信却能传递一种更为舒展也更为宽厚 的人类情感,它是________。 ⑩又要说到陈年旧事了。我在北京学习结束前,给家中写了一封信,告诉回去的日期和 车次。可直到快要高京时,我还没买到车票,再写信是来不及了。上苍有眼,最后关头我终于 上了车。二十多个小时,没有座位,没有水喝,极度困顿中,支撑我意志的就是妻在前方车站 深情远跳的身影。晚间十点,从车窗里看到妻孤单的身影,一路的疲惫早已风流云散,赶紧冲 出车门,挽起妻温热的手,在白雪皑能的大地上走出一路久别重逢的浪漫。 ⑪后来妻责怪我,买不到车票,为什么不打电话回来更正呢?我说偏是这样好,有意思。 1993 年初春 (选自《唐朝的释站》,有删改) 8. 作者在第五段说,他“常常会想起信笺的温馨”,这“信笺的温馨”具体指什么?请 联系全文,分条作答。(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