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客观题)(本部分 34 小题,共 34 分) 本大题共 34 小题,其中 1--15 小题为道德与法治部分,16--30 小题为历史部分,31--34 小题为美术部分。 各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每小题 1 分,共 34 分。 1.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 A. 红船精神 B. 延安精神 C. 伟大抗疫精神 D. 伟大建党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民族精神的正确认识。 D:题文中描述的内容体现的是伟大的建党精神,D 说法正确; ABC:红船精神、延安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也是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但题文中没有体现,A、B、 C 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 D。 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 A. 党中央的核心指导地位 B. 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指导地位 C. 党中央的核心历史地位 D. 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历史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时事题,解析略。 3. 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对于他人的评价,正确的态度是() A. 虚心听取,全盘接受 C. 保持独立,全盘否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B. 认同他人所有的评价 D. 冷静分析,正确对待 ABCD:依据教材知识,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故 ABC 说法错误;D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以下体现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是() A.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爱国主义精神。 A:体现了坚强的意志,故 A 不符合题意; B:体现了战争期间,家书的重要性,故 B 不符合题意; C: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故 C 符合题意; D:是对友谊的描写,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5. 下面时事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B.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C. 完善创新制度体系 D.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 A: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 见》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科技创新大会指出的内容体现了国家对科技的重视;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 主题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A 正确; BCD:题干没有体现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创新制度体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排除 BCD; 故本题选 A。 6. 请人指导,要说“赐教”;麻烦别人,要说“打扰”。这些用语启示我们生活中要() A. 谦虚谨慎 B. 信守承诺 C. 关爱他人 D. 礼貌待人 【答案】D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 ABCD:依据教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语文明,礼貌待人,比如请人指导,要说“赐教”;麻烦 别人,要说“打扰”,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7. 2021 年 10 月 23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的表决通过,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 B. 立法权 C. 任免权 D. 监督权 A. 决定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职权。 B: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题干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 育促进法》,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立法权,故 B 正确; ACD:题干未涉及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故排除 ACD; 故本题选 B。 8. 下列一组图片宣传的主题可能是() A. 珍惜粮食 B. 为劳动喝彩 C. 创新与生活 D. 尊重生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劳动的认识。 ACD:珍惜粮食,创新与生活,尊重生命都不是四幅图片的共同体现,故排除; B:依据教材知识,增产增收、组装施工、攻关创新、护航生命等,都体现了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故 B 符合 题意; 故本题选 B。 9. 依照法律规定,襄阳市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的机关是() B. 襄阳市人民政府 D. 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A. 襄阳市监察委员会 C. 襄阳市人民检察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监察委员会的职权。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依据教材知识,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全覆盖,故 A 说法正确; B: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故 B 不符合题意; C: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故 C 不符合题意; D: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10. 根据所学知识,小林同学绘制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图(图 1),老师对此图略作调整(见图 2)。 老师做这样的调整,想要告诉我们() ①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根本一致 ③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家利益至上。 ①③: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老师对关系图的调整,表明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国家利益 为重,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④:观点虽然正确,但都不是老师调整关系图的目的,故排除; 故本题选 B。 11. 2022 年 3 月 28 日是第 27 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们要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下列做法正 确的是() ①上下学结伴而行,不走偏僻小道②发现有人触电,跑过去将他拉开 ③炒菜油锅起火,立即往锅里浇水④传染病多发季节,戴口罩勤洗手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守护生命的正确认识。 ①:上下学结伴而行,不走偏僻小道是自我保护意识强的表现,做到了守护生命,①说法正确; ②:发现有人触电,跑过去将他拉开有可能导致自己也会发生触电危险,②说法错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③:炒菜油锅起火,应该用锅盖把锅盖上,而不能立即往锅里浇水,容易发生火灾,③说法错误; ④: 传染病多发季节,戴口罩勤洗手是自我保护意识强的表现,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A。 12. 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概念之间所属关系的是() A. C. 【答案】C 【解析】 B. D. 【详解】本题考查概念关系,涉及诉讼、民主形式,犯罪行为,公有制经济。 C: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其中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 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故 C 说法符合题意; A:诉讼和和解都是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二者不是包含关系,故 A 说法错误; B: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都是我国民主形式,二者不是包含关系,故 B 说法错误; D:犯罪就是严重违法行为,二者不是包含关系,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3. 伟大的目标在召唤,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再到 2050 年,中华民族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图中,2035 年上 面的方框中应该填() A.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全面建成科技创新强国 【答案】A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两个阶段”。 A:依据教材知识,到 2035 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故 A 说法正确; BD:共同富裕和科技创新强国不是 2035 年的目标,故 BD 不符合题意;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故 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14.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路”。这里的“中国路”是指( ) A. 改革开放的道路 B. 自我创新的道路 C. 民族复兴的道路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 说法正确;其余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 D。 【点睛】本题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深度挖掘,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延伸,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考 查学生的理解力。 15. 习近平主席在 2022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 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里的“初心”是指()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建设成现代化强国 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④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党的初心。 ①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现代化强国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故①②不 符合题意; ③④:依据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二、非选择题(主观题)(本部分 13 题,共 96 分) 16. 【学会认识自己培养优良品质】 回望三年成长路,我们记录了难忘的青春印记。根据下列成长印记,写出你的体会和行动。 ★印记一疫情期间,网课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学习,学习,点亮生命。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记二遇到挫折,我们会产生一些负面感受,但还是学会了面对。 (2)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记三“止于至善”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3)我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记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 拒绝食品浪费,人人有责。 (4)我养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 料。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③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2)人生路漫漫,有喜也有悲。该喜则喜,该悲则悲,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何种情绪感受。保持积 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 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3)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 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弘扬艰苦奋斗的中华传统美德等。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学习的重要性、负面情绪、止于至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能力考查:分析和描述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中途为中学生,需要调用学习的有关知识,从是什么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学习,点亮生命。→联系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2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调用负面情绪的有关知识,从是什么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我们要学会面对负面感受→联系正确对待负面情绪。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3 详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调用止于至善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止于至善”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联系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4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调用节约资源和传统美德的有关知识,从是什么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拒绝食品浪费,人人有责→联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艰苦奋斗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 【学会沟通交往不负青春时光】 【感悟师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 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 (1)在众多老师中,哪些学科的老师让你受到哪些益处? 【感恩父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意 思是“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 因为他们不求回报的呵护,我们才能恣意生长,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因为他们坚实的臂膀,我们才 能飞得更高、更远,追求梦想。无论何时,都要记得,在那个梦开始的地方,还他们一份爱的守望… (2)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分析“欲报之德”“还他们一份爱的守望”这样做的道理。 (3)“在那个梦开始的地方”,你打算采取哪些措施与父母共同努力创建和谐家庭? (4)如何做更好的自己,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答案】(1)如:语文老师让我们懂得我国文化之美;地理老师让我懂得祖国大好河山;历史老师让我懂 得我国历史悠久。 (2)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 民的法律义务。 (3)①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 冲突;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 (4)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 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老师的重要性、孝敬父母的原因、构建和谐家庭、做更好的自己 能力考查:分析和描述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法治观念、道德修养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