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重庆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姓名:
考号:
得分:
(满分 100 分,90 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是(
)
A.氛.(fēn)围
C.嫉.(jí)妒
2、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钢琴.(qíng)
倔.(jué)强
B.给.( gěi )予
D.埋.(mái)怨
)
水藻.(zhǎo)
逮.(dǎi)捕
A.神采奕奕 鹤发童颜 视死如归 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 忐忑不安 骨瘦如柴 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 疲惫不堪 提心吊胆 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 闻鸡起舞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3、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时间一去不复反,我们不能让年华虚渡过。
B.宜宾的春天姗姗来迟,新生的一切为这一刻做足了铺垫。
C.转眼就盛夏,热浪滚滚,蒸茏一般,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
D.苍海桑田,故乡的一切发展迅速,让久别的游子由忠惊叹。
4、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 )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
以( )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 )沙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
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 融化 摆脱
C.摆脱 驱散 融化
B.摆脱 融化 驱散
D.驱散 摆脱 融化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学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蜀锦以其用料的讲究,工艺的精湛,悠久的历史遐迩闻名....。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发射火箭,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他仍是同学们眼中遵守纪律的好伙伴,是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6、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B.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及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和生活中学语文。
C.经过车辆尾号限行措施,使成都的交通状况改观了很多。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7、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他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B.读书之余,我喜欢养些易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C.幸亏红领巾帮助了我,要不然我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
D.雪后的原野上,梅花点点,每一朵都是一首精美的诗。
8、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一个句子是(
)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9、梅尧臣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
A.任何人和任何事物 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所爱
10、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二、古诗文知识积累(7 分)
1、古诗以它精练简洁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填上适当的诗句。
(1)即将小学毕业,面对将要分别的老师和同学,你会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面 对 万 物 复 苏 , 春 光 宜 人 , 你 会 不 由 地 赞 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写出下列诗句歌咏的是什么花。
①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
(
三、阅读(33 分)
)
)
)
(一)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结合实际谈谈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感受。(50 字左右)(5 分)
小船第一次下水,看着眼前茫茫的大海,不解地问:“大海呀,你的路在哪儿呢?”
“你躺着不动,我便没有路,但当你迈开步子,我便四处都是路。”大海说。
“大海呀,你的暗礁在哪儿呢?”小船问。
“就在你触礁的地方。”大海说。
“难道不可以在我触礁前,就预先告诉我暗礁在哪儿吗?”
“世上没有预先的成功,也没有预先的失败,只有亲身经历过、实践过,才能总结出
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如果我被一个浪头打翻了,怎么办呢?”小船问。
“去准备迎接下一个浪头,在下一个浪头中,努力把自己扳转过来。”大海说。
“大海呀,岸在哪儿呢?”小船问。
“岸就在远方。”大海说。
“远方又在哪儿呢?”
“在你不懈的追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16 分)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
①在 19 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
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
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________
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
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
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
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
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 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 年后普遍
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
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
吉尔。
⑤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
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
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菜明
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
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________(3 分)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E.施比受更有福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3 分)
示例:农夫: 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绅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段的横线上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
的焦急。(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从整篇文章的阅读效果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
吉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12 分)
真实的高度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
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说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
或许情况就好多了。”
小仲马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膀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
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
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冷酷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在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
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
编辑。这位知名编辑曾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
马的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的迥然不同。带着这
种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作品,
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签您的真实姓名呢?”
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1、文中“碰壁”的意思是
2、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6 分)
(3 分)
①小仲马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膀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②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3、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3 分)
四、作文(30 分)
请以“昨天的____________”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立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 500 字。
小升初语文参考答案
一、
1.C(试卷不是很清晰,拼音音调不易辨认)
解析:采用排除法做题。A.氛.围(fēn),钢琴.(qín),B 选项给.予(jǐ),水藻.(zǎo),D
选项埋.怨(mán),逮.捕(dài)
2.D
3.B
解析:A 选项应为“复返”,C 选项应为“蒸笼”,D 选项应为“沧海桑田”、“由衷”,采用排
除法,正确答案应为 B。
4.C
解析:这道选词填空主要考查了词语的搭配问题,第三个空是突破口,坚冰只能“融化”,
不能“摆脱”,也不能“驱散”,由此排除 A、B,其次是第一个空中枷锁只能“摆脱”,而不
能“驱散”,故只能选 C。
5.B
解析:不能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是成语题做错的关键因素。A 选项中“萍水相逢”指如浮萍
漂浮在水中一样,偶然遇到。C 选项中“轩然大波”指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严重的纠纷或
乱子,与前面的“强烈的”语意重复。D 选项“不耻下问”指的是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能
力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羞耻,句子意思是向老师请教,不是向不如自己的人,用错对象。
6.B
解析:A 选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即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两面,后面也应该是两
面,即能够取的好成绩。C 选项缺少主语,应该去掉“使”。D 选项“纠正”、“指出”应该
调换顺序。
7.D
解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
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A 选项虽然使用了“仿佛”,但是没有本体、喻体。B 选项使用了拟人的
修辞手法,将花草比作人。C 选项“红领巾”指代了少先队员,运用了借代而非比喻。
8.C
解析:依照题意其中三句应表示同一个意思。A、B、D 三项表达的意思都是“他肯定知道这
件事”,只有 C 选项认为“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所以选 C。
9.A
解析:“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
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说明雪花、梅花各有优缺点,长处、短处,故选 A。
10.B
解析:做排序题一定要重点关注代词、关联词这些具有提示作用的词。⑤中出现代词“这”,
说明这句一定不会排在第一句,排除 C 选项。③中提到“教科书”,那么紧接着的几句必然
会围绕这个新生的概念来谈,②句开始就提到了“读教科书”,所以应该排在③后面,排除
D 选项。④开始出现了“只有”,后面一句势必要有“才”出现,组成“只有……才”,所以
①应该紧跟在后面,排除 A 选项,选择 B。
二、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游城南晚春》)
2、①菊花
解析:出自李清照《醉花阴》,写了赏菊的情景。
②梅花
解析:出自王安石的《梅》。
③莲花
解析:出自周敦颐《爱莲说》。
三、
(一)抓住“经历”、“实践”、“不懈追求”作答即可。
(二)1.ACE
解析:题干中要选出的是含有“帮助”意思的选项,B 选项谈的是“尊敬”,D 选项谈的是
“信念”、“志向”。
2.知恩图报 诚实守信
解析:紧扣“守信”、“报恩”回答即可。
3.绅士纵身跳下马车,急的满头大汗,逢人就打听,见人就询问是否见过儿子。直到他气
喘吁吁地看到儿子和农夫的时候,他才放下了心中的这块大石,嘴角有了一丝笑容。
解析:抓住“焦急”,详细描写即可。
4.不好。原文这样的设计设置了悬念,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解析: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就揭晓答案的话,整篇文章就没有了悬念,可读性减弱。
5.“第一次”指的是农夫救了丘吉尔。因为在弗莱明看来,正是因为丘吉尔父亲资助了自
己,才有了后来青霉素的成功发明,才有丘吉尔最终被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次,
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三)1,碰壁意思:比喻遇到阻碍或遭到拒绝,行不通;
①答:靠别人的帮助的来的成功是没有味道,不是自己的,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得不到
磨练。
②只有靠自己努力,不依赖他人,才能知道自己的真正水平。
2、本文讲的是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不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不露
声色地、百折不挠地写作,结果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的故事。
四、作文
解析: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详细叙述;其次还要谈到对现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