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一2013年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一 2013 年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2012 年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异体字 疑问句 韵 如字 二、简答 1、同义词 2、繁体字与简化字的几种情况 3、试用许慎所定的名称,班固定的次序简述六书 4、语气词哉的两种用法 5、写出唐宋三十六字母 三、加标点 《秦晋鞍之战》蹇叔哭师一段 四、古文阅读 《史记陈与张耳列传》 1、为和之的用法总结 2、标记两个说和数的读音 3、解释加点词的词义词性 现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线条性 直接成分 词根 类义词 音位 二、操作题 1、描述声母发音 qi(七)ze(则)si(思) 2、描述韵母发音 he(何)ju(居)lu(路) 3、按词的语法功能,分析词性野生,善于,冬至 4、构词法婴儿 三、简答题 1、分析社会属性为什么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汉字的特征 3、举例分析主语的语义类型 四、论述题 什么是语义场?举例说明其类型。 文学史: 1、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征 2、论述曹禺的《雷雨》的艺术特征 3、论述朱熹的文学观念及对文学的影响 4、论述艾青抗战时期诗歌中的土地意象
5、从小说和戏曲的角度,论述中国文学史中雅与俗的关系 6、以鲁迅小说《在酒楼上》(或者《孤独者》,《祝福》等作品》和钱锺书的《围城》 中的具体人物形象,论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2013 年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现代 汉民族 共同语 音位 词缀 歇后语 句子 二、简答题 1、g、k、h、j、q、x 与 n、l 分别能与那些韵母相拼,请举例说明。 2、举例说明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别 3、简析形声字中形旁和声旁的作用及局限 4、简要分析“同学们同意他当班长”、“同学们选他当班长”两个句子的不同论述题: (1)某某一身好拳脚。 (2)“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 烈的咳嗽。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偏义
复词之为言 连绵词 叙述句 交韵 二、简答题 1、如何分析词的本义 2、许慎对于“转注”是如何定义的 3、举例说明叙述句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4、上古阳声韵和阴声韵的区别 5、“谓”和“谓之”两个术语的区别 三、给古文加标点 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 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太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 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 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 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四、古文阅读 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环画邑三十里无入”,以王蠋之故。已而使 人谓蠋曰:“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蠋固谢。燕人曰:“子不听,吾引 三军而屠画邑。”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 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齐亡大夫闻之,曰:“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 在位食禄者乎!”乃相聚如莒,求诸子,立为襄王。 1、解释划横线的词
(1)无(2)以(3)已而(4)高(5)固(6)谢(7)引(8)亡(9)事(10)北面 2、按要求找文例 (1)找出意念上的被动句 (2)找出形容词用作意动的句子 (3)找出判断句 (4)表示选择关系的两个句子 (5)找出指示代词做主语的句子 3、王蠋不接受进爵的原因的是什么?请在原文中找出这两个句子并翻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