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1月云南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 1 月云南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l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答案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二战后,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之一是普通教育与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 A.职业教育 B.特殊教育 C.义务教育 D.社会教育 2.我国早在 4000 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教育的形态。( ) A.家庭 B.学校 C.氏族 D.社会 3.教育可以民主。( ) A.促进 B.干扰 C.决定 D.带来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 A.父母期望 B.社会文化
C.外部环境 D.遗传条件 5.从法治角度讲,学生是的社会个体。( ) A.特殊 B.独立 C.“边际” D.从属 6.师生关系在道德上是的关系。( ) A.授受服从 B.民主集中 C.矛盾排斥 D.相互促进 7.教学是由两方面活动组成的。( ) A. 听课和考试 B.讲和背 C.教和学 D.记和练 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过程。( ) A.练习训练 B.情感体验般 C.认识 D.实践 9.上课是教学诸环节中的环节。() A.中心 B.重要 C.一般 D.前提 10.学生的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 A.德、智、体、美 B.知、情、意、行 C.德、才、个性
D.胸襟见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 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 得分。 11.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程度为依据,教育方面,可以分为四种目的层次( ) A.教育目的(总目标)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职业目标 E.教学目标 12.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有( ) A.通识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13.从功能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和( ) A.国家课程 B.知识性课程 C.技能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E.初中课程 14.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进程的阶段)中,在引起学习动机之后,就是( )
A.领会知识 B.背记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15.不同层次的教学文件有教学计划和( ) A.教学说明书 B.教学大纲 C.考试纲要 D.教科书 E.复习资料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70 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10 个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 填、未填均不得分。 1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备强制性、______和______的特征。 17.教师承担了多种角色职能,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示范者、朋友,又是______者和______ 者。 18.中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_____、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劳动、_______活动和班主任工作。 19.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______、_______和实验法。 20.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和研究学生、_______和_______。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2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 22.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
23.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绝对前提。( ) 24.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33%。( ) 25.校园文化是一种完全自发形成的、无组织的文化。( ) 26.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 27.素质教育是面向精英学生的教育。( 28.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 ) 29.备课不重要,关键在上课时发挥得好。( ) 30.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31.课程(广义的) 32.德育原则 33.因材施教原则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34.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有什么作用? 35.怎样贯彻启发性原则? 36.德育工作中,怎样用好奖励和处分?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4 分) 37.结合自己实际说说怎样优化教师人格特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A 2.B 3.A 4.C 5.B 6.D 7.C 8.C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 O 分)
11.ABCE 12.BCDE 13.BCD 14.ACDE 15.BC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6.普遍性基础性(普遍性应为“普及性”) 学科教学 教育力量 共青团 19.练习法演示法 17.管理 18.政治课和其他 2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 研究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21.√ 22.√ 23.x 24.√ 25.x 26.√ 27.x 28.√29.x 30.√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31.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3 分)及其进程安排(1 分)。 32.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1 分)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 要求(3 分)。 3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个别差异出发(1 分),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 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3 分)。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34.【答题要点】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3 分) 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1 分) ⑧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2 分) 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的功能。(2 分) 35.【答题要点】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 分) ②启发学生思考,发展逻辑思维。(2 分) ⑧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 分) ④发扬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2 分)
36.【答题要点】 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3 分) 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2 分) ⑧注意宣传与教育。(3 分)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37.【答题要点】 ①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2 分)它对教 师工作有重要影响。(1 分) ②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如热情善交、乐于助人、友善合群、有责任心、公平客观、耐心周到、 有幽默感等。(3 分) ③不良品质:冷漠木讷、主观偏心、过分挑剔、无耐心、爱训人、嘲讽学生等。(3 分) ②③点可用不同方式表述,也不一定都说到。 ④应自觉扬长避短,完善教师人格。(2 分) ⑤联系自己实际。(3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