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 ll 卷两部分,共 l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建
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
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第 1 卷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32 题,每题 2 分,共 64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合题目要求的。
天津近代以来逐渐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回答 1--3 题。
1.中国近代史上将天津开辟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2.1984 年 l2 月 6 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天津已成为
A.经济特区
C.沿海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D.沿江开放港 El 城市
3.欧洲空中客车公司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飞机制造跨国公司之一。2008 年 9 月 28 日,该
公司与中国合作的 A320 飞机天津总装公司投产典礼在天津举行。这体现了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C.西方国家对中国援助的加强
D.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被削弱
一个国家的外交与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回答 4~6 题。
4.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统治
C.青年学生要求民主自由
B.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5.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6.右图为 l972 年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两国从此消除分歧达成一致
D.两极格局从此结束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挽救国家危亡进行了不懈抗争。回答 7~9 题。
7.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C.广州起义
B.辛亥革命
D.南昌起义
8.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召开
C.北伐战争开始
B.国民党一大召开
D.中共“八七会议”召开
9.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C.华北事变
B.一·二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0.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是
①国家元首 ②政府首脑 ③军队总司令 ④国会领袖
A.①③④
C.①②③
B.①②④
D.②③④
11.欧洲联盟成立后,欧盟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
的发展趋势是
A.美国已独霸世界
C.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2.15 世纪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最先到达非洲最南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C.哥伦布
B.达·伽马
D.麦哲伦
13.右图是早期发明的白炽灯,它的发明者是
A.瓦特
C.贝尔
B.爱迪生
D.莱特兄弟
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回答 l4—15 题。
14.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
D.刀耕火种
15.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
A.保护农业生产
B.保护小农经济
C.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D.巩固封建统治
16.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
C.扬州
B.苏州
D.洛阳
中国从 19 世纪六十年代起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回答 l7—18 题。
17.下列各图所反映的内容,由洋务派举办的是
①汉阳铁厂
③福州船政局制造的铁甲舰 ④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A.①②④
C.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③④
②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
图略
1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发展迅速,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
外部条件是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D.欧洲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19.1956 年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其依据是
A.国民经济开始恢复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D.中共八大召开
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
义。回答 20~21 题。
20.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囚为它
A.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C.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C.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反腐倡廉
B.促进祖国统一,推行一国两制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2.2008 年 ll 月,胡锦涛主席赴秘鲁首都利马参加国际会议,与会的有美国、阿
根廷、澳大利亚、韩国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次国际会议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C.联合国大会
B.欧洲联盟大会
D.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会议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回答 23~24 题。
23.战国时期进一步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倡导“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A.苟子
C.庄子
B.孟子
D.墨子
24.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思想流派是
A.儒家
C.墨家
B.道家
D.法家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回答 25—26 题。
25.文艺复兴的核心是
A.复兴古代文化
C.提倡人文主义
B.崇尚理性主义
D.追求民主自由
26.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其学说是
A.“天赋人权,,
C.“三权分立”
B.“人民主权”
D.“社会契约”
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回答 27~28 题。
27.右图是在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早期的纸,它被制造于
A.战国
C.宋朝
B.西汉
D.明朝
28.春秋末年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尚书》
C.《离骚》
B.《春秋》
D.《诗经》
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回答 29~32 题。
29.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
C.梁启超
B.魏源
D.严复
30.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变法思想的领袖,他主张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实行君主立宪
D.实行民主共和
31.李大钊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他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敬告青年》
C.《文学革命论》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文学改良刍议》
32.右图为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后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是指
A.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图略
注意事项:
第 11 卷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3 题,共 36 分。
33.(12 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发展到顶峰。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三项制度。(3 分)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
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一一《权利法案》
(2)材料二是哪一国家颁布的法律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3 分)
(3)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次会议制定的?它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
度是什么?(4 分)
(4)通过以上内容,指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2 分)
34.(12 分)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美国面对国内危机各自采取相应措施。阅读
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
和政治危机。l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
粮收集制》的决议,……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
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
配制。
(1)材料一反映了苏俄面对危机实行了什么政策?依据材料一指出其主要内容是什
么?(4 分)
材料二:新政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政通过法律形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
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开创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是什么?二战后
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什么新变化?(6 分)
(3)苏俄与美国在应对危机时采取的措施有何借鉴意义?(2 分)
35.(12 分)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时期。鉴于
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
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
明方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所确定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毛泽东思
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 分)
材料二:l978 年底,邓小平发表讲话,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l982 年,在
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2)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依据材料一、二, 分
析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共同思想路线是什么?(4 分)
材料三: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
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什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
要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4 分)
2009 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各题均按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
2.若考生的非选择题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
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4.D
5.B
6.A
9.D
2.B
3.A
1 卷共 32 题,每题 2 分,共 64 分。
1.C
10.C ll.D l2.A l3.B l4.B l5.D l6.A l7.C l8.D
19.C 20.C 21.A 22.A 23.B 24.D 25.C 26.C 27.B
28.D
11 卷共 3 题,共 36 分。
32.A
29.A
7.B
8.B
30.C
31.D
33.(12 分)
(1)皇帝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军机处等(凡符合题目要求,答
出三项即可得分)(3 分)
(2)英国;(1 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或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权力)。(2 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分)
(4)从专制到民主(或从人治到法治)。(2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4.(12 分)
(1)新经济政策;(2 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部分企业让外国
资本家经营: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答出两项即可得 2 分)
(2)国家干预经济发展。(2 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
起:“新经济”出现。(4 分)
(3)从国情出发,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发挥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 分,言之有
理即可得分)
35.(12 分)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 分)中共七大。(2 分)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 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实事求是。(2 分)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
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 分)继承与发展。(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