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吉林长春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2.“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
C.唐朝
D.清朝
B.隋朝
A
B
C
D
B.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的完成
B.迁都定天下之本
D.变法成天下之治
B.领导南昌起义
D.任北伐军总司令
3.“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出版(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4.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了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应是( )
A.下诏鼓天下之气
C.练兵强天下之势
5.一百年前,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 )
A.黄花岗起义 B.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五四运动 D. 一二九运动
6.周恩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重要经历是( )
A.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C.协商解决西安事变
7.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8.右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它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9.设立于 1990 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
A.广东深圳
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11.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
A.消除了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C.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2.下列有关华盛顿和拿破仑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发动政变上台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3.“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
会了”,材料出自( )
A.《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14.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15. 下列有关明治维新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D.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B.《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致力于法制建设
D.打击了本国封建势力
B.上海浦东
C.福建厦门
D. 辽宁大连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B.1861 年农奴制改革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B.拉斐尔
C.米开朗琪罗
C.提出杜鲁门主义
B.战争的过程 C.战争的残酷
D.战争的结果
B.由明治政府推行
D.实行废藩置县
A.开始于 1868 年
C.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16.历时 10 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是第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共 70 多万人,因而
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材料旨在强调( )
A.战争的规模
17.创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作品的画家是( )
A.达芬奇
D.梵高
18.为应对右图中的严峻形势,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宅地法》 B.实施罗斯福新政
D. 推行马歇尔计划
19.“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
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
和约”,材料反映了(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20.当今世界,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是( )
A.国际联盟
二、非选择题(3 小题,共 40 分)
21.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涂“√”,错误的涂“×”。(5 分)
B.三国协约的建立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B.欧洲联盟
图一 帕特农神庙遗址
图二 圆明园遗址
图三 凡尔赛宫
(1)图一中的遗址是研究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重要史料之一。
(2)图二中皇家园林的遭遇暴露出侵略者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劫掠珍宝。
(3)图三中的建筑见证了华盛顿会议上大国间尔虞我诈的勾结与争夺。
(4)对遗址和历史建筑等实物史料的研究,有助于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
(5)遗址和历史建筑承载着人类的记忆,珍爱和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 分)
材料一 进人古典文明时代后, 世界上有两个文明地区特别值得关注,一个是东亚文明,一个是地中海
文明。公元前后,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国家都发展出光辉的古典文明,其发展程度旗鼓相当,在生
产力水平、社会状态、文化创造等方面都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这个时候的世界格局,呈现出东、西双方
平衡的态势。
(1)依据材料指出,东西方两个国家在哪些方面“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此时的“世界格局”呈现出
怎样的态势?写出当时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3 分)
材料二 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乱局, 迅速进入新的辉煌时期。公元 7 世纪,唐帝国在东方崛起。而差不
多就在这个时候,欧洲却进入封建时代,社会高度分裂,失去凝聚力,东西方就此拉开了距离,“东方先
进、西方落后”的态势几乎 1000 年不变……“东方”其他地区,如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都创造出
辉煌的文明。
(2)依据材料,对比分析唐帝国崛起和欧洲落后的原因。(2 分)
(3)列举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创造的文明成果各一例。结合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说明它
们在东西方文明之间扮演的角色。(4 分)
材料三 大约在公元 15、 16 世纪,人类开始进入新时代,它以西方的崛起为标志,翻转了“东方先进、
西方落后”的局面……百年的变化完全改变了西方的面……变化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方方面面,
因此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让西方在世界力量对比中后来居上,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整个世界都被西方掌控。当西方霸权登峰造极、其他文明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全世界掀起了向西方学习、
努力追求(近)现代化的浪潮。
(4)材料中的“新时代”指什么时代?以英国为例,写出在“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使其“崛起”
的重大事件。( 4 分)
(5)以中国为例,举出 20 世纪初“被西方掌控”和“向西方学习”的相关史实各一例。(2 分)
材料四 时至今日,现代化在很多国家已经取得重大成就,而其中成就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几乎都是人
类古老文明的核心区,如埃及、印度、中国……曾经被西方霸权压抑的文明全面复苏,形成了世界文明共
同繁荣的局面。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 《四条线交汇催生百年大变局》》
(6)材料中呈现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2 分)
材料五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
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
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
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摘自习近平主席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7)依据材料,谈谈你对文明的理解。(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 分)
23.观察下列图示,撰写历史短文。(16 分)
要求:(1)题目自拟。
(2)文中需包含图示所反映的六个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并写出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3)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 260 字左右。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参考答案
1、【解答】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故
选:A。
2、【解答】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的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
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B 是筒车。 故选:B。
3、【解答】“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反映
的是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史实。1842 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故选:A。
4、【解答】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了四项建议,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
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最根本的应该是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即变法成天下之治。 故选:D。
5、【解答】1919 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 月 4 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
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 故选:C。
6、【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在中共与苏俄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
部主任,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故周恩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重要经历是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
任。 故选:A。
7、【解答】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 年 10 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
略转移。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8、【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今年是 70 周年。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
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A
符合题意。 故选:A。
9、【解答】1990 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开发与开放了上海浦东开发区,我
国的对外开放区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浦东的开放,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
带动了长江地区经济发展。 故选:B。
10、【解答】1982 年邓小平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87 年邓小平思想系统地论述了“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载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 故选:A。
11、【解答】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 年,周恩来率代表团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并
取得成功;这些成就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故选:D。
12、【解答】有关华盛顿和拿破仑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致力于法制建设。拿破仑是通过发动政变上台
的,华盛顿不是;华盛顿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拿破仑则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打击了本
国封建势力,美国不存在封建势力。 故选:B。
13、【解答】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
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据“资产阶级再不
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及所学知识可
知,材料出自《共产党宣言》。 故选:B。
14、【解答】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
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8 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
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彼得一世改革。 故选:A。
15、【解答】据所学知,1868 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大力向西方学习,通过改革使日本从一个闭关
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论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点。ABD 是对历史史实的陈述,C 是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 故选:C。
16、【解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 年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被称为“凡
尔登绞肉机”,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此役德军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材料‘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旨在强调战争的残酷。 故选:C。
17、【解答】梵高是荷兰伟大画家,《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他以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
表达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他眼里,向日葵是阳光和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他情感之火的体现,是他苦难生
命的缩影。梵高是创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作品的画家。 故选:D。
18、【解答】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
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
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故选:B。
19、【解答】据题干“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
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可知,材料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1942 年 1
月 1 日,中美英苏等 26 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
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故选:C。
20、【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
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实现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联
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 1945 年 10 月 24 日,用以取代国际联盟,去阻止战争并为各国提供
对话平台。欧佩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经济组织。 故
选:D。
二、非选择题(3 小题,共 40 分)
21、【解答】(1)据所学知,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主体建筑,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
帕特农神庙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故“图一中的遗址是研究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重要史料之
一”的叙述是正确的。 (2)据所学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60 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最
后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图
二中皇家园林的遭遇暴露出侵略者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劫掠珍宝”的叙述是错误的。 (3)据所学知,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郊外,1919 年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召开,故“图三中的建筑见证了华盛顿会议上大
国间尔虞我诈的勾结与争夺”的叙述是错误的。 (4)“对遗址和历史建筑等实物史料的研究,有助于弥
补文献史料的不足”的叙述是正确的。 (5)“遗址和历史建筑承载着人类的记忆,珍爱和保护是我们共
同的责任”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 (2)×。 (3)×。 (4)√。 (5)√。
22、【解答】(1)据材料一“进入古典文明时代后,世界上有两个文明地区特别值得关注,一个是东亚文
明,一个是地中海文明。公元前后,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国家都发展出光辉的古典文明,其发展程
度旗鼓相当,在生产力水平、社会状态、文化创造等方面都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这个时候的世界格局,
呈现出东、西双方平衡的态势”可知,东西方两个国家在生产力水平、社会状态、文化创造等方面“达到
古代文明的巅峰”,此时的“世界格局”呈现出东、西双方平衡的态势;当时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
是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乱局,迅速进入新的辉煌时期。公元 7 世纪,唐帝国在东方崛起。
而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欧洲却进入封建时代,社会高度分裂,失去凝聚力,东西方就此拉开了距离,‘东
方先进、西方落后’的态势几乎 1000 年不变……‘东方’其他地区,如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囯,都创
造出辉煌的文明”可知,唐帝国崛起的原因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欧洲落后的原因是社会高
度分裂,失去凝聚力。
(3)拜占庭帝国融合罗马帝国的政治传统、希腊文化和东正教,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拜占庭文化。拜
占庭帝国所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文艺复兴运动起了一定的作用。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
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故印度人从 0 到 9 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都处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必经之地,在东西
方文明交流中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 (4)据材料三“大约在公元 15、16 世纪,人类开始进入新时代,
它以西方的崛起为标志,翻转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几百年的变化完全改变了西方的面
貌……变化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方方面面,因此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让西方在
世界力量对比中后来居上,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整个世界都被西方掌控。当西方霸权登峰造极、其他
文明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全世界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努力追求(近)现代化的浪潮”可知,材料中的“新
时代”指资本主义时代;在“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使英国“崛起”的重大事件分别是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5)20 世纪初中国“被西方掌控”是指 1901 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向西方学习”的史实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6)据材料四“时至今日,现代化在很多国家已经取得大成就,而其中成就
故答案为: (1)生产力水平、社会状态、文化创造等方面;东、西双方平衡的态势;丝绸之路。 (2)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高度分裂,失去凝聚力。 (3)拜占庭帝国融合罗马帝国的政治传
统、希腊文化和东正教,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拜占庭文化。拜占庭帝国所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对文艺复兴运动起了一定的作用。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故印度
人从 0 到 9 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传播者的角色。 (4)资本主义时代;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5)1901 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6)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7)各种文
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
23、【解答】示意图反映的是主题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为反抗秦的秦政,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
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605 年,为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集数万民工,开凿了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
化交流;1927 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1931 年-1945 年,
中国人民经过 14 年的艰苦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
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954 年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确立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
了农业的大发展,由以上六个事件,可以看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
故答案为: 题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论述:为反抗秦的秦政,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605 年,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
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集数万民工,开凿了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1927
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
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1931 年-1945 年,中国人民经过
14 年的艰苦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
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
基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954 年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确立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
由以上六个事件,可以看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